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 第九十四章 小鸡不撒尿 各有各的道

第九十四章 小鸡不撒尿 各有各的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麦已经种到土壤里,前期的工作比较简单。

    无非是每天检查一下发育情况,间隔一天喷一些水,再确保光照就可以了。

    这活不累,但是比较耗费时间。

    索性,就交给周晴来做。

    而陈东现在抓紧要做的,就是修建蓄水池。

    在阳光房前,陈东先挖了一个盆口大小的洞。

    这洞口不大,但是特别深。

    陈东要做土壤取样,通过土壤样本确定山体内部结构,方便制定下一步计划。

    北方的地貌相对简单,一旦过了长江以南,地貌就会很复杂。

    这山地构造比较简单,最外层是黑土地,再往下挖便是黄泥层,还有零星的碎石。

    挖到最后,便是坚不可摧的岩石层。

    简单来说,整个山体大概只有三层。

    岩石层是山的骨头,要是把这破坏了,雨季很容易泥石流。

    所以陈东绝对不会触碰这个地方。

    陈东现在要做的事儿,就是在不破坏地基的情况下,把阳光房下面挖空,给蓄水池留出位置。

    而且,这必须经过精密的勘测。

    要精密到0失误!

    其实,以陈东的经验,判断地形不算难。

    可凡事都有万一,但凡失误一点,都非常容易毁了土地的承重力。

    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阳光房塌方。

    那里可种着小麦呢,这是度过大灾之年的资本,陈东赌不起!

    麻烦一点,也比冒险强!

    ……

    陈东在家里画图纸的时候,正好被周晴看见。

    一听这事儿,周晴只觉得大胆又刺激。

    还没听过谁把蓄水修在地下!

    震惊归震惊,周晴还是给出自己的建议,让陈东参考之前的地下室。

    毕竟,原理是一样的。

    的确。

    这两件事看着很像。

    可山地和平地完全不同。

    当初的地下室来说,无论怎么挖,地下都是平整的,承重性自然不用担心。

    而山地下面则是不规则地貌,在必须用勘测洞来定点,然后再找平,使其形成一个平稳的矩形。

    周晴立马面露疑惑:“道理我懂,可只有省里才有这种勘测器,你总不能靠人力把山坡挖成平地吧?”

    “据说,那机器要好几百人才能推动呢!”

    陈东不免有些震惊。

    他知道周晴的背景不简单,否则当初不会画出毛子的防空建造图。

    可她说的那种钻井式的勘测仪,在这年头属于保密性的设备。

    不光能勘测地貌,挖石油,找铁矿全靠它。

    能接触到勘测仪的人,那级别绝对是相当高的。

    对于周晴的背景,陈东已经不敢猜了……

    陈东当然搞不来这种机器。

    可他有脑子啊!

    陈东找来一根麻绳,在绳子底端放下石头,再用黑炭画出刻度,当作标尺用。

    随即围着阳光房开始挖勘测洞,每个洞口间隔五米。

    由于天气转暖,地面的土壤已经变得松软,加上每个洞口直径不大,挖起来并不费力。

    这种大型建造必须有严格的标准。

    陈东只要挖到岩石层,就立马停手,然后把绳子顺到洞口里。

    绳子的长度是4米,这是基坑的数值。

    地貌虽然不同,但绳子是标准的。

    由于绳子下面有石头,所以每次碰到岩石层都会发出闷响。

    这就是最原始的报警器。

    只要听到石头的撞击,陈东立马让周晴记录刻度。

    “一号坑,3米。”

    “二号坑,2米。”

    ……

    勘测的速度很快,一天的时间,俩人已经把所有坑道都测量好。

    看着草纸上的数字,周晴有些不解。

    “这数字能代表什么?”

    陈东笑着把草纸接了过来,趴在地上写写画画。

    每个数值代表着地面到岩石层的距离。

    通过高低不一的数字,可以测绘出整个地貌。

    去除最高和最低两个点,只取中段。

    十几分钟后,草纸上已经出现一个45°角的三角形。

    “这就是阳光房下面的样子。”

    陈东把草纸递给周晴的一瞬间,周晴瞬间愣在原地。

    “你、你这测得准吗?”

    “不准我吃屎。”

    “不是,你……”

    周晴呆呆地看着陈东,大脑被震惊的一片空白。

    勘测地形的机器属于保密类器械,其珍贵运转的时候需要几百人在场。

    陈东就靠一根麻绳和一把铁锹,就把这事办了?

    这绝对不可思议!

    如果陈东的测量准确,她一定想办法要告诉她父亲!

    这正是他们需要的先进同志啊!

    陈东不知道周晴在想什么,一心扑在图纸上。

    这地形属于左高右低。

    这个地形并不乐观,陈东在庆幸自己没偷懒,做了详细的勘测。

    就眼前这个地形,挖不好必然坍塌。

    ……

    连续几天,陈东都没急着上山,而是在家专心烧砖。

    烧砖这么久,周晴早就学会了,能帮上陈东不少,这也就让速度直线上升。

    五天的时间,陈东攒了三百块砖。

    有了这些砖,陈东就能在挖土的时候建造承重。

    对于这种地下结构,单纯的地基或者承重梁已经不起作用了,四面墙必须都承重。

    另外,每间隔三米,都要立一根混凝柱。

    水的张力很大,即便处于静止的状态,也在时时刻刻对周围产生压迫。

    这些混凝柱相当于一把刀,把完整的水面切割开,从而减弱水面带来的压迫。

    以后建造的水库,用的基本都是这个原理。

    可现在问题来了。

    混凝柱的材料必须是水泥,否则长期在水里泡着,早晚会土崩瓦解。

    而陈东目前能搞到的材料,只有黄泥。

    这绝对是不行的!

    现在摆在陈东面前只有一条路。

    要么去找石膏矿,提取出来石膏以后,再做成水泥。

    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