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 第四十四章 好东西

第四十四章 好东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原材料的稀缺,让陈东变得格外谨慎。

    中碳钢是他误打误撞搞出来的,下一次可能就没这么好运气。

    也就是说,在锻造连弩这件事上,他的容错率为零。

    思来想去,陈东放弃锻打,改为更复杂的铸打。

    锻打的金属器更加耐造,但每一步都要格外小心,哪怕偏倚半寸,所有都要推翻重来。

    而铸打则是先塑出模型,把铁水灌到模具里,最后再脱模。

    以后用的3d打印技术,就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

    陈东罕见地面露严肃,让所有人都上楼,自己在工作台上慢慢来。

    工作台前。

    陈东盯着图纸,回头取来一方黄泥,又在黄泥里掺上一些盐,增加其韧性。

    弩最关键的部件是弩机,前面连着弓弦和弓臂,下面挂着扳机。

    可以说,整套击发配置都在其中。

    陈东两手盯着图纸,两手捧着泥团,先按图纸的样子塑出粗形,再用尺子量出每个细微的差距。

    机壳比较好做,只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

    弩机中的核心是“牙”,是一个月牙形的挂钩,刚性必须大,否则经受不住反复发射带来的冲击力。

    另外,就是其中韧性弹簧。

    弹簧韧性不够,弩就非常容易卡壳。

    陈东只能用最细的木棍,在泥坯内部一点点雕刻。

    只是这一个结构,就耗费了陈东一整天的时间。

    终于到了晚上,弩机的模型终于完成!

    此时陈东才注意到,自己眼睛的酸胀,和灯光有很大的关系。

    地下室几乎没什么通风设施,用火把照明会加剧氧气消耗,唯一能用的就是半截洋蜡。

    而且,洋蜡也所剩不多了,要不是陈东做东西,平时也不舍得用。

    这照明的事儿也得解决!

    ……

    终于熬到第二天,陈东略带忐忑,又满心期待的拿出窑里的泥坯。

    因为加了盐,所以黄泥坯子变得格外坚硬,这算是简单的硬化处理。

    现在只盼着,坯子能抗住上千度的钢水!

    一切准备就绪,陈东把烧好的钢水倒进模具。

    “咔哒。”

    泥坯表面出现轻微的裂纹,陈东登时心头一慌。

    别说是他,就算是身经百战的老师傅,也会有坯子开裂的时候。

    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慢速度,间接减轻泥坯压力。

    小小一坩埚的钢水,足足倒了半个小时。

    而泥坯表面已经布满网状裂纹……

    等待!

    这种等待让陈东有一些心焦,眼皮都不敢眨,生怕下一秒就前功尽弃。

    就这么一直熬到下午,坯子表面已彻底变凉。

    陈东拿着锤子,小心翼翼的敲碎泥坯。

    陈东只觉得眼前闪过一抹蓝光,再定睛一看,锃光瓦亮的连弩正躺在一堆泥渣里。

    卧槽!

    陈东满眼惊骇,这比预期可要好太多了!

    这蓝色在光亮的反射下,呈现一种七彩状,有一种不规则的美。

    因为是一体浇铸,各个零部件只是没有缝隙,每个位置都井然有序。

    最让他惊喜的是手感,单手拎着正合适,即便是举起来瞄准,也不会觉得沉重。

    陈东早就忍不住了,赶紧挂上制好的狍子筋,又拿来之前用树枝做的箭。

    “啪!”

    陈东屏息凝神,朝着前方扣动扳机。

    “咔!”

    刚从箭道弹出的木箭竟凌空折断!

    陈东不由到抽一口凉气,这是因为弓的力道太大,箭承受不了,才会从中间弯折!

    那可是白杨木,硬度也是数一数二!

    陈东立马重新塑出一个箭矢模具。

    60厘米长,箭镞改为四角形,不但能增加箭的平衡力,还能提升杀伤力。

    相比之下,做箭矢简直太轻松了。

    一上午的时间,烧出了四支成品。

    陈东躲在地下室,把四支箭矢先后放进箭匣,随即上弦瞄准。

    “啪!”

    破风声凌空响起,箭矢扎向墙面,泥砖瞬间土崩瓦解。

    再凑上前一看,箭头全根没入,拔都拔不出来!

    陈东连忙退后几步,重新瞄准。、

    “啪啪啪!”

    三箭连发,极其丝滑!

    这完全得益于弩箭的顶发装置,上一根箭一旦发射,第二根箭自动滑进箭道。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相当于自动装填。

    不得了啊!

    有了这东西,陈东不但能光明正大地进山,还能震慑那些想搞事情的王八犊子!

    陈东反复摩挲着钢弩,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袄子的料子不够,照明的洋蜡也用光了。

    东北昼长夜短,四点左右就黑天,全家躺在草甸子上没事干。

    这个年代没啥娱乐设施,躺着又睡不着,翻来覆去的烙饼,其实是很折磨人的。

    时间久了,人就难免有些扭曲。

    先解决蜡烛的事儿吧!

    最简单的蜡烛就是油脂,不过,这年头吃的都不够,用来照明实在太浪费了。

    想了半天,陈东突然想到之前在亚马逊的雨林用的办法……

    转天。

    陈东喊上周晴,各自背起箩筐,大步流星地往河边走。

    河边一望无际,厚厚的积雪淹没一切生机,偶有几只野鸟低空飞过,只留下阵阵嚎鸣。

    陈东紧了紧身上的箩筐,呵出一口热气,四下观察起来。

    这种冰面很厚,想打鱼必须找水流相对平稳的位置。

    很快,陈东找到河面的低洼处,先扫去积雪,再用锤子凿出巴掌大的冰窟窿。

    冬钓的冰窟窿必须小,越小鱼越往上抢,这才好钓。

    至于钓鱼的工具更简单,连杆子都不需要,只是把洋钉子弯成鱼钩形,再把狍子肉的边角料挂在上面。

    整整一个冬天都没人来钓鱼,水里的氧气十分稀缺,鱼在下面憋得很难受。

    如今陈东打开一个口子,附近的鱼立马感受到氧气,一个个拼了命地往上挤。

    这时候的鱼还不好抓,必须先用碎肉遛一遛。

    陈东一手拎着线,每次都是在鱼快吃到的时候迅速上提。

    反复几次,鱼明显变得暴躁。

    这次,陈东放开了让它们咬!

    钩子再次落下,陈东只觉得手上重量猛增。

    没有趁手的鱼竿,必须速战速决。

    陈东靠着膀子上的寸劲儿,猛然拎起绳子,一条乱蹦的草鱼被拎出水面。

    这时候的鱼不用特意处理,扔在雪地里,一会儿就凉透了。

    陈东还是挺满意,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大丰收!

    只不过,周晴很诧异,做洋蜡和钓鱼有什么关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