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披麻戴孝入京城!

第一百二十九章 披麻戴孝入京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山海关到永平府,再到顺天府,最后抵达京城。

    全程六百余里,张璟川一行足足走了十余天,若不是中间换乘舟船,花费的时间还得再久一些。

    一路上,

    各府县的官吏,无不热情款待,若不是不便收礼,恐怕他收到的礼物能堆积如山。

    也许,

    各府县的官吏们知道他张侯爷迟早是要入关的,所以尽皆过来示好。

    而张璟川心里也清楚,

    朝廷被川陕两地的流寇搞得焦头烂额,急需自己率军入关剿寇,所以提前和这些官吏打好关系,也方便辽东兵马入关后,方便就地筹粮。

    另外,

    也方便金州商会把更多的产业带到关内来。

    只是这一路上,让张侯爷唯一觉得别扭的,就是当地士族豪绅的态度。

    毕竟,

    他张璟川在辽东搞土改,使得辽东的士族豪绅大受影响,一些与金州商会有所交集,依靠一些生意上的往来,还能够立足。

    可那些纯粹依靠侵吞土地,压榨农户而生存的士族劣绅,就只能拖家带口的往关内跑。

    也正是在与这些官吏豪绅们的应酬里,

    他张璟川才意识到,自己想要入关,真正的敌人或许不是来自朝廷,而是这些像地头蛇一样的士族豪绅。

    自己还耕于民的政策,以民为本的思想,不仅动了人家赖以生存的利益,更是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这就像是你让那些以肉为食的野兽,让他们改素一样,几无可能。

    要么,

    把他们斩尽杀绝,只留下食草动物,但这并不符合自然规律。

    所以只剩下最后一条路,那就是开创一条符合国情的特色道路,那就是主动孵化资本主义的萌芽。

    就像是金州商会一样。

    如果把金州商会比作国有制,那么在国有制的基础之上,再催生出大量的私有制。

    让那些原本依靠吞并土地、压榨农民的地主豪绅,转型为工商业。

    鼓励他们雇工建厂,把过剩的产能向外输出,高丽、倭国、蒙地、奴儿干都司,甚至沙俄和西方诸国,那都是待倾销的市场。

    将国内大量的产品外销,促使白银、黄金回流,以实现贸易顺差。

    如此,

    既能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也能增加国家收入。

    与此同时,也能够增强综合国力,促进技术发展。

    ……

    崇祯十六年,九月。

    张璟川一行,顺利抵达京师。

    京城的东城门,大大敞开着。

    平虏侯爷今日进京的消息,在昨日就有快马送入宫中。

    虽说京城里的朝臣等高级品官员没有出城相迎,但中腰部以下的官吏已经早早的出城做迎接准备了。

    当然,

    像张璟川这样的军功侯,又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若是没有一个身份极高之人坐镇,恐怕也是有失礼数。

    所以,朱由检便让皇太子朱慈烺代父迎接平虏侯爷。

    而且张璟川的头上还顶着一个太子太保的官职,名义上有教习太子之责。

    所以,

    皇太子朱慈烺代父迎接大明的军功侯进京,不仅解决了皇帝不方便亲至的苦恼,也可让太子城外迎师成为一段佳话。

    按理来说,

    若只是一个军功侯入京,是没资格受百官相迎的这份礼遇的,

    但奈何张璟川这个军功侯不同以往,其脑袋上顶着的光环,实在是太多了,随便拿出一样都是普通勋贵子弟一辈子无法企及的。

    在城外十里的位置,禁军组成的队伍以及礼部筹办的仪仗皆在此地等候。

    远处的马车,

    缓缓行驶而来,马车的后面是亲卫营的甲士,他们在进入山海关时便穿上了甲胄,以彰显平虏侯府的威仪。

    张侯爷下了马车,

    有甲士上前送上黄金锁子山文甲。

    这锁子山文甲当然不是黄金铸造,之所以带黄金两个字,一是鎏金纹路,二是带黄金两字显得尊贵。

    张侯爷一边在护卫的帮助下着甲,一边朝远处的迎接队伍努了努嘴,

    道:

    “一个高级官员都没来,至于整这种百官相迎的场面么?”

    一旁的高公公赔笑道:“大家都知道朝廷和辽东貌合神离,朝里的臣公在这个档口更得小心谨慎一些。”

    “来的是皇太子?”

    高公公点头哈腰道:“侯爷身上挂着太子太保一职,是东宫官职。”

    太子太保一职,品级是高,但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和近臣。

    所以,

    有这个职位在身上,让皇太子亲自出城相迎,也算是较高的礼数了。

    “如此说来,在名义上,本侯也算是太子的老师了?”

    “算是吧。”

    “那就好,既然是老师,那自然不用下马行礼了。”

    “可人家毕竟是皇太子……”高公公为难道。

    “呵呵呵,皇太子而已,他今日是太子,不代表明日还是,”张侯爷唏嘘道:“就算以后由他继承皇位,若无本侯认可,他那皇位恐怕也坐不稳。”

    “…………”高公公浑身一紧,吓得腿肚子转筋。

    毕竟,

    这里不是辽东,他平虏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如今来到京城,

    自家侯爷的兵马都在关外,若再口无遮拦,后果可不堪设想!

    或许是看出高公公那惶恐的神色,张侯爷不禁咧嘴一笑,道:“咱们这个陛下,属于那种又菜又爱玩儿的主儿,疑心病还重。

    对于这样的人,咱得把饭喂到嘴边,

    否则,

    他不知道你想做什么。

    他不知道,就只能去猜,可每次还猜错。”

    高公公愣住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家侯爷到底想说什么,但他又不好意思去问。

    一旁的千代子看不下去了,用蹩脚的汉话说道:

    “侯爷想入关,但又不想自己主动进来,所以就想让你们大明皇帝亲自请侯爷入关,可侯爷又不想这么轻易的被请进来……”

    说到这里,

    千代子看向张侯爷,皱眉思索道:“这应该叫……矫情!”

    张侯爷嘴角一咧,宠溺的捏了捏千代子婴儿肥的脸,嘿笑道:“你这小鬼子,学聪明了呢。”

    千代子嘟囔着嘴,捂着自己被掐疼的脸,别过脸去,

    低声啐了一口道:

    “八嘎!”

    ……

    接下来,

    东城门外准备迎接平虏侯大驾的皇太子等一众官员和百姓看到了令他们震惊的一幕。

    平虏侯爷身着金甲,

    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

    后面的亲卫骑士,手里拿着什么东西骑马走到了前面。

    接着,

    竟当众撑起了白幡。

    随后,

    兵甲挂白,

    马车裹素。

    崇祯十六年九月,平虏侯身着金甲,披麻戴孝入京城。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