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 第七十六章 大明有句古话!

第七十六章 大明有句古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随着崇祯十五年六月,大明平虏伯领兵登陆倭国肥前藩长崎城后,

    德川幕府家主德川家光,正式向大明宣战。

    同月,德川家光开始组织幕府联军,意图对占领肥前藩的郑芝龙部发起攻势。

    郑芝龙以郑森为将率领近两万海盗前往佐贺城一带与幕府联军展开激战。

    交战期间,筑前藩和筑后藩的倭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幕府联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

    郑森的海盗兵所到之处,无不遭到当地人民的抗击。

    然而,

    幕府联军因为内部矛盾和各藩主之间各怀心思,始终无法对郑森的海盗兵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反而被其攻占了福冈和久留米两座藩城。

    但由于当地倭民自动组织起来,袭击海盗兵,迫使郑森不得不退守福冈。

    七月初,

    德川家光指挥幕府联军,对郑森驻守的福冈发起进攻。

    郑森带着海盗兵坚守三日后,开始对幕府联军进行反攻,幕府联军溃退。

    两日后,

    郑森再次带领海盗兵对筑后藩藩城久留米发起进攻。

    中路在久留米城外牵制幕府联军,左右两路深入筑后藩腹地烧杀劫掠。

    德川家光率众突围,撤往肥厚藩熊本城,并让萨摩、大隅、日向三藩藩主领兵驰援。

    七月中,

    德川家光得到驰援后,兵力已足,决定对佐贺城和久留米的郑森部发起反击。

    肥后藩主加藤忠广、丰后藩主中川久盛、丰前藩主细川忠兴及五千藩兵战死,郑森的海盗兵也损失惨重。

    就在德川家光得知中部和北部各藩的援军即将到来,胜利的天平正在偏向于倭国之际。

    七月底,

    徐安国带着辽东第二军,登陆石见藩,以迅雷之势攻占了石见银山,并继续朝外围扩张。

    仅用了二十日,便陆续攻占了南边周防和安芸二藩,东边的出雲藩以及西边的长门藩。

    此时的长门藩主毛利秀元,正领着中部和北部各藩援军驰援佐贺城。

    却没想到敌军从石见藩登陆,并很快攻占了周边三藩之地,且正往长门藩来。

    毛利秀元震惊之下,赶紧领着一万两千各藩兵马回援,打算与部下打算死守藩城。

    结果被徐安国的第二军,用红衣大炮轰塌了城墙,致使城墙上的藩兵损失惨重。

    情急之下毛利秀元率军出击,又遭到火枪营的围歼。

    徐安国的第二军阵亡了一千八百人,而倭军全军覆没,毛利秀元回到藩城切腹自尽。

    八月底,

    得知大明平虏伯的两万辽东兵马攻占石见藩在内的五藩之地,并且全歼了自己期盼已久的援军后,

    德川家光彻底丧失了抵抗下去的意志,随即派出使者前往石见藩,与大明平虏伯议和。

    ……

    崇祯十五年,九月初。

    大明平虏侯,辽东经略张璟川,带着亲卫营在金州卫登船,前往倭国。

    九月十一日,

    张侯爷在石见藩藩城大森,见到了德川幕府这一任家主,德川家光。

    本来德川家光是不愿意亲自过来的,但无奈于张侯爷的硬性要求,他才不得不来到了这里。

    不过,

    好在人家大明的平虏侯也是不远万里的渡海而来,自己在面子上,倒也说得过去。

    就算传扬出去,

    那也可以说是,大明对此次和谈相当重视,让堂堂一个侯爷远道而来,可见大明对于倭国,对于德川幕府的重视。

    为了此次议和,

    张璟川特地让徐安国现打了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和相配的椅子。

    这是大森城内最大的一个房间,

    房间中央摆着长桌和十把椅子,周围则是三十个圆凳。

    房间里坐满了人。

    张璟川坐在长桌的一边中间的位置,

    左一是郑芝龙,左二锅岛胜茂,右一是徐安国,右二是李大牛。

    而对面,则是德川家光和他的四位家臣。

    至于周围坐着的,皆是双方随行人员。

    郑森、施琅、林庆业、以及辽东第二军的一些将领等赫然在列。

    在翻译的协助下,

    张璟川和德川家光只是客套性的寒暄了一下。

    首先便是德川家光的家臣将议和条件给呈了上来,上面有汉字和倭文。

    张璟川打开一看,便知道德川家光一定是联络过锅岛胜茂,然后锅岛胜茂自然也征求过郑芝龙的意见。

    德川家光开出的议和条件还是很诱人的。

    首先就是割让肥前藩和石见藩给大明,前者是给郑芝龙,后者是给平虏侯。

    一个长崎作为倭国与大明的贸易出海口,按照之前指定的与大明单边独家的章程来走。

    而石见银山的开采所得,德川幕府得占五成,剩下五成归大明所有。

    军事方面,

    德川幕府同意大明在倭国招募倭兵前往辽东和高丽作战。

    至于倭国劳工和倭女,则由德川幕府来招募,以劳务派遣的名义送往大明,但大明需要支付银钱给德川幕府。

    最后,就是每年向大明进贡。

    张璟川看完后,笑了笑。

    然后从怀里摸出铁盒,从盒子里抽出雪茄。

    施琅赶紧上前,替侯爷掐头,然后吹燃火折子递了过去。

    张璟川不紧不慢的将雪茄放在火折子上灼烧,使得德川家光不由皱了皱眉。

    然而,

    没有人注意到,坐在施琅身边的郑森,看向张侯爷的目光中,竟带着几分崇敬和灼热。

    ……这就是父亲时常与自己提到的大明百年来第一位军功侯么,看起来竟如此年轻。

    德川家光先是看了一眼锅岛胜茂,然后才将目光落在张璟川的身上,

    低声询问道:“大明侯爷可是不满意?”

    张璟川将雪茄放在嘴里咬住,然后猛嘬了两口,

    开口道:

    “有没有搞错?

    就这么一点点,当我要饭的!?

    本侯好歹也是大明的军功侯,在辽东还有数万精兵,你个倭猪,就拿这点儿东西来糊弄老子?

    让隔壁荷兰人看见,还以为本侯在辽东混得多惨呢,被你这点儿东西就打发了。

    拿走拿走,把这破纸拿走,

    傻啦吧唧的!”

    德川家光听着翻译的转达,脸色被气得铁青,但又敢怒不敢言。

    只能用剧烈的喘息和颤抖的嘴唇以表达自己的抗议。

    “那大明侯爷到底想要什么?”

    张侯爷吐出一口白烟,嘴角一扬,

    模仿着德川家光的腔调,

    开口道:

    “大明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想你也不想让德川幕府在你手里被终结吧!”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