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183章老朱:老十七是个机智的人

第183章老朱:老十七是个机智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到朱元璋的声音,朱小宝愣了愣。

    “老爷子?”

    “您啥时候来的?”

    朱元璋笑道。

    “刚采了些新鲜蔬菜,正准备让厨师炒一下,你就回来了。”

    “发生什么事了?”

    朱小宝带着无奈去扶朱元璋,将装有绿菜的篮子交给了马三宝。

    “老爷子,您被骗了!”

    “啊?”

    朱元璋眼中满是困惑。

    朱小宝解释道。

    “那宁王分明是个不折不扣的傻瓜!”

    “你这孩子,怎么能这么说话,太难听了!”

    朱元璋显得很是不高兴。

    毕竟他是咱的儿子,你的叔叔啊!

    怎么能说人家是傻瓜呢,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朱小宝无奈地耸了耸肩。

    “我今天和宁王一起出去了。”

    朱元璋听后应了一声。

    “然后呢?去了哪里?”

    朱小宝回答道。

    “我们去了三清山,紫清道观。”

    朱元璋回忆起什么,点头道。

    “那里有我们皇帝题写的对联呢!”

    说着,他似笑非笑地看着朱小宝。

    “你这小子,不是挺有才华的吗?怎么样?难住你了吗?”

    朱元璋显得有些自得。

    那副对联,可是他一生中最为自豪的作品,至今无人能解。

    朱小宝随口答道。

    “解出来了。”

    “你是怎么解出来的?怎么就解出来了?赶快说来听听!”

    朱元璋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打断道。

    “地做琵琶路当丝,哪人能弹。”

    “老爷子,您可知宁王带我前往紫清道观的用意?”

    “你肯定没料到这个人带我去干嘛……”

    嗯

    为何四下突然变得如此安静了

    朱小宝疑惑地抬头。

    朱元璋的面容显得有些疲惫。

    他自诩得意的对联,竟被如此轻易地对了出来,而且对方似乎还满不在乎。

    就仿佛在告诉朱元璋,这对联无足轻重,我们还是谈谈正事吧。

    朱小宝越是漠不关心,朱元璋就越感到受挫。

    从一个草根跃升为帝王后,朱元璋花费了二十多年时间学习治国之道,钻研学问。

    二十多年的努力,在朱小宝面前似乎毫无价值!

    这谁能忍受得了!

    实在是太侮辱人了!

    “老爷子,这并非什么深奥之事,您何必如此介怀?”

    朱元璋的脸颊微微抽搐,面色更加阴沉了。

    “哦,是吗”

    朱小宝却毫不在意这件事。

    “您知道他今天做了什么吗?”

    朱元璋凝视着朱小宝,越是看到他对对联的轻视,朱元璋就越是颓废,随口答道。

    “做了什么?”

    朱小宝皱着眉,龇牙咧嘴的道。

    “他领我走了五里路,结果就是为了在三清神像前小解!”

    朱元璋顿时惊愕万分。

    “又来?”

    “更糟糕的是,他还被两位道家前辈当场逮住,扬言要教训他呢!”

    朱小宝继续讲述着。

    “我真是服了!”

    “神明在上,不可亵渎啊!”

    朱元璋静默片刻,步至院中石桌旁,端起茶杯,旋开盖子,独自品了一口温茶。

    “这臭小子!”

    朱元璋突然醒悟,似乎领悟了老十七的意图。

    这臭小子,自幼便爱拉着你去做些胆大妄为的事,他确实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主。

    “哈哈。”

    朱元璋含笑望向朱小宝道。

    “老十七是个机智之人。”

    卧槽!

    朱小宝凝视着朱元璋道。

    “老爷子,此话怎讲”

    “机智之人会做这种事”

    朱元璋反问道。

    “或许他是在帮你呢”

    朱小宝怔了怔,这话,宁王似乎也对他讲过。

    两人言谈的语调,更是如出一辙。

    朱小宝看着朱元璋。

    “老爷子,为何你与宁王的语调如此相似”

    “难道他这么做,真的别有深意,只是我未曾察觉到”

    等等!

    朱小宝冷静下来,随后突然一惊。

    “宁王不断问我是否想起了什么,难道他认识我”

    朱元璋放声大笑。

    小子,你现在才明白过来吗

    在这些儿子中,若论有英雄气概的,非朱棣即朱权!

    十七尚还年轻,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他深知咱在背后默默栽培你,故而不愿向你揭露其身份。

    他之所以未言,非不愿耳,实不能也。

    然而,他虽未言,却可诱你自行忆起。

    你俩自幼情深,若你能记起他,他日必能一飞冲天。

    十七宁愿自污以激你,小小年纪便已如此能忍。

    你视他为傻子,我却认为这小子大有文章。

    当然,十七此举,绝非仅为了唤起你的记忆。

    朱元璋凝视着朱小宝,对朱小宝的提问避而不答,轻描淡写地反问道。

    “如此一来,你是否对宁王的记忆更深了”

    朱小宝答道。

    “岂止是记忆更深,简直是刻骨铭心!”

    “三清神像前的不敬之举,我此生难忘!”

    朱元璋继续说道。

    “你是否觉得他与你的关系更近了”

    啊

    朱小宝愕然,怔怔地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的思考角度,朱小宝倒确实未曾想到。

    “但他为何如此”

    “他贵为王爷,是洪武皇帝的亲儿子,为何要与我亲近”

    朱元璋反问道。

    “为何不如此”

    “你与蓝玉等淮西武将关系密切。”

    “如此庞大的关系网,宁王讨好你也不足为奇,即便是燕王,若他如今在应天,恐怕也得忌惮你三分!”

    朱元璋言毕,自己也愕然了。

    数月前,这个少年还尚如初生之苗。

    转眼间,他就已然成长为了参天大树!

    即便是朱元璋,亦需重视!

    嘶!

    还真是令人震惊啊!

    若非今日亲口道出,连他自己都难以置信!

    朱元璋眼中流露出一丝满意,这是他亲自培育的参天大树,这种成就感,让他感到无比自豪。

    朱小宝仿佛被猛然惊醒,突然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轻声叹息。

    “皇室的后代,谁会是真正的愚笨之人”

    “换个思路想想,宁王都愿意自贬身份来亲近你,这样的人,你认为他真的简单吗”

    朱小宝缓缓闭上双眼,陷入了沉默。

    过了一会儿,他吞了吞口水,望向目光深邃的老爷子,失落的低下了头。

    “我确实考虑得太简单了!”

    朱元璋轻轻拍了拍朱小宝的肩膀。

    “宁王对你并无恶意。”

    “大明的北方边疆,设有九重防御线,皇帝派遣了九位皇子前往镇守,外界皆言这九位塞王将确保大明永世安宁。”

    “但咱明白,凡事初始布局时,总是难以面面俱到。”

    “把宁王安置在大宁都司,也是为了预防未来的风险。”

    “让他驻守在九大塞镇之一,至少能有一道保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