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打发朱允炆,马爷爷不见你
朱允炆满脸为难。
“他的罪行如此深重,我们为何还要冒险,卷入这场纷争?”
吕氏摇头。
“江夏侯在应天拥有庞大的势力,他的存在对你极为有利!”
“只要他还在,他的关系网就不会断裂,我们就能通过他,联络到众多人士,因此他绝不能死!”
“也绝对不能让他死!”
吕氏并非要救周德兴,而是周德兴背后有一批人是可以争取的,但这些人脉只忠于周德兴。
因此吕氏必须确保周德兴活着。
只要他活着,他背后的这些人,吕氏就能让朱允炆去利用和收服。
就像老大和蓝玉之间的那种关系一样。
朱允炆目前的交际圈过于狭窄,仅限于那些陈腐的文人,而朱元璋显然对这些文人不予重视。
这正是周德兴让周家的管家联络吕氏的原因,因为他确信吕氏会出手相助。
朱允炆神色严肃,他看着吕氏,一脸忧虑的点了点头。
“好!”
看着朱允炆远去的身影,吕氏手捂胸口,忧心忡忡。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定会的!”
“我儿的大业,绝不能毁在你们手上!”
朱允炆踏着轻柔的雪花,向奉天殿走去。
他仰望天空,确信此刻皇爷爷仍在处理奏章。
一路上,朱允坟心中构思了许多说辞,思考着究竟该如何为周德兴辩护,又该如何劝说朱元璋等等。
待他抵达奉天殿时,他却如遭雷击般,怔愣在了原地。
皇爷爷竟然又不在宫中!
朱允炆沉思片刻,转身向皇城北镇抚司的方向走去。
何广义会见了朱允炆。
“皇孙殿下,重犯正在诏狱接受审讯,还请回!”
“你!”
朱允炆指着何广义说道。
“我是皇嫡长孙!你竟敢拦我?”
何广义挡在朱允炆面前,语气冷淡地回答道。
“请不要让在下为难,还望皇孙谅解。”
“皇爷爷去哪儿了?”
“告诉我皇爷爷去哪儿了!”
朱允炆大声质问。
何广义叹了口气,答道。
“在外面。”
朱允炆突然感到一阵无力,但很快,他的目光就变得锐利了起来。
“我要去见皇爷爷!”
“殿下,这案件并非由圣上亲自处理,您还是不要打扰他了。”
朱允炆顿感震惊无比。
“不是皇爷爷?那是谁?谁还有权力能缉拿大明的王侯?”
何广义面无表情地答道。
“是朱郎君。”
“朱郎君?”
朱允炆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红晕也随之慢慢散开。
朱小宝!
皇爷爷,竟然让他动手!
他有什么资格!
朱允炆沉默不语,转身离开后,直接出了宫门!
夜幕降临。
朱元璋泡完脚后,便准备就寝。
“对了!”
朱元璋突然冒出一句话来,让朱小宝有些不解。
“什么啊?”
朱元璋这才又道。
“待会儿会有人来求咱,你帮咱打发掉他们!”
朱小宝点了点头。
“哦,好!”
朱元璋继续说道。
“人情归人情,咱不想在人情与律法之间做出选择,所以干脆就不见了。”
老朱的神情显得有些忧伤,甚至还带着一丝痛苦。
朱小宝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似乎能够体会到老爷子的心情。
尽管白天老爷子表现得十分坚决无情,但朱小宝明白,在处理周德兴的事情时,老爷子还是有所迟疑的。
既然老爷子也是淮西人,那么他与周德兴之间应该也有交情,因此人情与法理的抉择,并非只有朱小宝一人难以抉择。
老爷子亦然。
只是老爷子具备此等魄力,而朱小宝的魄力还尚显不足。
朱小宝颔首。
“明白了。”
他为老爷子整理好被褥,又照例端来一碗羊奶,等老爷子喝完,才轻轻掩门离开。
刚离开不久,马三宝便匆匆赶了过来。
“少爷,有人试图闯入,已被我拦下。”
朱小宝点了点头。
“我这就去看看。”
不久,朱小宝便悠然来到门前。
朱允炆见到朱小宝,面露疑惑。
“我爷爷是否在此?”
朱小宝冷漠地注视着居高临下的朱允炆。
“爷爷已经休息了,你还是回去吧。”
朱允炆的眼中似要喷火,他一把抓住朱小宝的衣领,质问道。
“是你下令捉拿的周德兴?!”
马三宝见状,准备冲上前去,朱小宝回头瞥了马三宝一眼,他这才不情愿地退到一旁,恭敬地站着。
朱小宝背着手,任由朱允炆抓着自己的衣领。
就凭自己日益勤奋苦练的武艺,对付朱允炆这样的文弱书生,绰绰有余。
但朱小宝没有动手,他也不会动手。
因为他知道这是老爷子的亲孙子。
他担心伤了老爷子的亲孙子,老爷子会伤心。
因此即便朱允炆如此无礼,朱小宝也都忍住了。
朱小宝平静地答道。
“没错,是我。”
朱允炆大声斥责道。
“你知道他是江夏侯吗知道他是我爷爷当年并肩作战的兄弟吗!”
朱小宝仍旧面无表情地答道。
“知道。”
“爷爷!”
朱允炆突然高声呼喊。
“您连亲孙儿都不愿见一面了吗”
“爷爷!我是您的半边儿啊!”
朱允炆出生之际,额头上有些凹陷,仿佛是缺少了一部分,朱元璋见状,便心痛地称呼他为半边儿。
当然,这些宫闱中的秘密,朱小宝是不知情的。
因此,他也不明白朱允炆这番话的含义。
朱小宝摇了摇头。
“回去吧,老爷子也有他的难处,只是这件事必须得这么办。”
这件事是洪武皇帝交代的任务,朱小宝不过是遵循命令而已。
朱小宝是这样想的。
朱允炆大声吼道:
“你懂什么!你什么都不懂!别拦着我!”
朱小宝觉得这种语气很不妥,因为对方的语调始终显得有些傲慢。
但考虑到他是老爷子的亲孙儿,朱小宝还是忍了下来。
“请回吧。”
朱小宝站在门前,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任凭朱允炆如何推搡,他都纹丝不动。
在漆黑的夜幕下,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朱允炆的每一次呼喊,都如同石沉大海。
庭院中寂静无声,空旷而黑暗。
朱允炆脸上的失望之情愈发浓重,目光中对朱小宝的怨恨也越来越深。
他咆哮了许久,最终逐渐平息,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