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110章石锤,陛下让查的官府都贪污了

第110章石锤,陛下让查的官府都贪污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小宝看着这群战斗力爆表的将军们现场飙脏话,顿时抽了抽嘴角。

    天哪!

    这些家伙,反应是不是太激烈了些?

    这样与人为敌真的好吗?

    我甚至都还没弄清楚对方是谁呢!

    朱小宝不认得对方,但蓝玉等人却认识。

    孔讷,字言伯,孔门的继承者,明洪武十七年继承衍圣公之位,正一品,位居群臣之首。

    自然,这只不过是个虚衔。

    孔讷被气得胡须乱颤,周围的几位老夫子们也个个义愤填膺!

    然而,面对蓝玉这些粗鲁武将们的讥讽与辱骂,他们却找不到任何反击的机会!

    你想跟他们讲理,可他们却满口飙的都是脏话,这该如何是好

    此时,这些个夫子也只能恶狠狠地瞪着蓝玉,同时怨恨地瞥了一眼被蓝玉护在身后的朱小宝。

    这副面容,他们定会铭记在心!

    “粗鄙之人!”

    孔讷轻蔑地哼了一句,随后便气愤的拂袖而去!

    户部。

    这几日,傅友文忙得不可开交。

    自从蓝玉等勋贵的财产和金银被上缴国库后,他便接连数日都在指挥户部的官吏们进行清点。

    短短三天,他们便清点出了十五万八千多两白银,以及一千多顷的田产!

    傅友文在看到这些数字时,也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这么多的钱财和土地,一旦老爷子想要追究蓝玉等人的责任,他们怕是全都难逃一死!

    同时,傅友文也感到十分好奇。

    蓝玉等人平日里可是骄横跋扈得很,为何会此次凯旋归来后突然醒悟,巧妙地为自己脱身呢

    金银财宝本就诱人,不论落入谁的口袋,再想拿出来都是难上加难!

    不知是谁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竟能让这些淮西武将全都改变了主意。

    正当傅友文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户部主事送来了一封加急奏疏。

    傅友文有些疑惑,因为奏疏通常都是先送到殿阁的,可为何这次却直接送到了户部

    “究竟发生了何事?”

    傅友文皱了皱眉,开口询问道。

    户部主事连忙答道。

    “回禀大人,这是巡视淳安左佥都御史的账目,需您核查无误后再呈递给圣上。”

    淳安

    傅友文心中微微一震,这个县名听起来好生熟悉,似乎前几日刚刚听到过。

    他还没来得及多想,又一位户部主事匆匆走来。

    “大人,这是来自宁波右佥都御史的账目册。”

    傅友文如遭雷击,身子猛得一震。

    “也是要本官核对账目,然后呈交给圣上的?”

    “没错!”

    户部主事应声道。

    啪嗒!

    傅友文的手顿时一松,两本账册同时落地。

    他这才回过神来,慌忙弯腰去拾。

    淳安来的奏章上记载着。

    经调查,淳安新安江工程登记在册的百姓总共一千二百人,人工费四万一千两,材料费如大石、夯土、木材等总计六万二千余两。

    然而,实际参与工程的百姓仅有三百六十三人,且所用大石、夯土、木材等材料均以次充好。

    啊?!

    虚报人数不说,还偷工减料!

    傅友文双目圆瞪。

    这些人还真是胆大包天啊!

    真以为离京城远,就不会被圣上发觉?

    慢着!

    傅友文突然感到一阵寒意!

    老爷子当初特意挑出了淳安县的账目,命令都察院进行审查……

    不,不单是淳安县,还有宁波卫!

    傅友文急忙又翻开另一本账目,上面也清晰地记载着宁波卫的腐败!

    这两处的账目都存在着严重造假,真正切合实际的支出却寥寥无几。

    傅友文越想越觉得头皮发麻!

    他原本以为老爷子是随机抽查的账簿。

    可若真的是随机抽查,那为何老爷子挑出的两个账簿都出现了问题?

    哪有这么巧的事

    可若不是巧合,那老爷子……

    我的天!

    老爷子的洞察力何时变得如此锐利了

    仅仅是一瞥,就能察觉到这两个地方的账目有问题

    傅友文的呼吸,不由自主的急促了起来,神色间更是写满了震撼!

    这可是即便派户部十名官员,日夜不停地审查,都要一两个月才能发现的问题啊!

    究竟是何种神奇的道法,竟能让老爷子一眼便识破虚假的账目

    傅友文连忙拿起两本账册,迅速向皇宫的方向奔去。

    朱元璋正眉头紧锁的批阅着奏疏。

    随着冬季的到来,各地的灾害也似乎愈发的严重了。

    初冬已是如此,若到了深冬时节,不知将有多少百姓会因寒冷而丧命,又有多少百姓将遭受雪灾的折磨。

    尽管从蓝玉等人手中收缴了十几万两白银。

    但这些钱财,也未必足以度过整个冬季!

    作为大明的统治者,朱元璋肩上承担着国家的重担。

    此时,朱元璋似是想起了些什么,嘴角突然微微上扬。

    这重担,现在也并非咱一人在承担了!

    那小家伙也能帮咱不少忙呐!

    一想到朱小宝,朱元璋的脸上便露出了愉悦的笑容。

    他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酸痛的四肢。

    正当他准备继续坐下批阅奏疏时,便见到傅友文顶着风雪赶了过来。

    朱元璋朝大殿门前走去。

    因为室内火盆燃烧得很旺,所以他并不觉得寒冷。

    “陛下!陛下!”

    傅友文似是急得不行,还差点一个踉跄摔倒。

    朱元璋皱眉。

    “年纪都一大把了,也不知道稳重些,何事让你如此慌张?”

    微臣倒是想稳重啊!

    您要是知道了这事儿,怕是也难以保持冷静了!

    傅友文急忙答道。

    “臣罪该万死。”

    朱元璋面露疑惑之色。

    “究竟发生了何事”

    傅友文声音颤抖地说道。

    “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的奏疏到了,微臣刚刚核查完。”

    “什么?”

    这事儿,朱元璋差点都要忘了。

    他每日要批阅的奏疏繁多,至于朱小宝告知的查假法则,他其实也并未放在心上。

    傅友文开口道。

    “宁波和淳安的调查结果……都已经出来了!”

    朱元璋沉默片刻后,才逐渐回忆起此事。

    “讲!”

    傅友文继续说道。

    “淳安……淳安在新安江的修建上,雇佣了超过一千二百名百姓,但实际上,真正参与修建新安江的百姓仅三百多人,其余近千余人皆为官府虚报,他们的薪酬也全被侵吞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