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一把扔了朱允炆的奏疏,让他少操心国事
朱元璋自认心坚硬如磐石,却终究还是栽在了孙子这一关。
娃儿说的对,明明是咱让他说的,说完咱又怨恨起他来,这算个啥事?
就在这时,黄狗儿捧来了朱允炆的《增加刊印宝钞》奏疏。
朱元璋看后,火气腾的一下又上来了,伸手将奏疏甩给了黄狗儿。
“让他好生念读,这政事还轮不到他来瞎操心!”
朱元璋本就心生懊恼,又看到《增加刊印宝钞》的奏疏,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黄狗儿被吓得脸色惨白,慌忙捡起奏疏道。
“奴……奴婢告退!”
说完,黄狗儿便胆战心惊的离开了奉天殿。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闭目沉思许久后,这才对外道。
“来人!”
“召户部侍郎傅友文进谏!”
朱允炆今日心情大好,一早便来了学堂。
昨晚他连夜写的《增加刊印宝钞》奏疏,想来今日已经被皇爷爷看到了。
“见过皇孙殿下。”
黄子澄和齐泰见到朱允炆后,恭敬行礼。
今日两人的心情也是格外的好。
皇孙朱允炆能为国忧思,而他们又有幸能参与其中,这简直就是无上荣耀。
待有朝一日朱允炆登基,那他们二人定会受朱允炆重用,发达指日可待。
“允炆见过二位老师。”
朱允炆礼貌行礼后,又道。
“昨日我同二位老师商订的法子,允炆已经写好奏疏递交给了皇爷爷,愿能解皇爷爷之忧!”
闻言,两位翰林院学士眼中,皆露出欣慰之色。
“皇孙贤,乃陛下之福,天下之福也!”
“而能为皇孙效力,实乃吾二人之幸!”
见两人拱手行礼,朱允炆连忙伸手去扶。
“能得两位贤师相助,乃允炆之幸!”
恰逢此时,刘三吾走进了学堂。
“见过皇孙殿下。”
朱允炆象征性的打了招呼,眼中也多了几分戒备。
他对刘三吾,自是没有黄子澄和齐泰那么信任的。
“该上课了!”
刘三吾也不自讨没趣,提醒一声后,便打算离开。
就在这时,黄狗儿慌忙朝朱允炆走来。
“皇孙殿下!”
见是黄狗儿,朱允炆笑道。
“黄公公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着急?”
黄狗儿面露苦涩。
“皇爷命奴婢将奏疏归还给您,还让奴婢给您带话,说让您好生念读,莫要操心政事。”
说完,黄狗儿又提醒道。
“今日皇爷可是发了好大的火呢……”
朱允炆还没开口,黄子澄便愠怒道。
“皇孙为大明百姓呕心沥血,为陛下鞠躬尽瘁,陛下焉何如此?”
齐泰频频点头。
那封奏疏,同样也是黄子澄和齐泰的心血,没想到居然会被朱元璋如此贬低。
见两位老师为自己说话,朱允炆心中一暖。
朱允炆眉头微皱,看向黄狗儿道。
“皇爷爷可还说了些旁的?”
黄狗儿摇头。
黄子澄和齐泰哼声道。
“皇孙知晓国库空虚,不顾辛劳连夜上奏,只为替陛下分忧,陛下此举,就不怕凉了皇孙的心?”
刘三吾看向黄子澄和齐泰二人,眉宇紧壁。
“住口!陛下怎可被你二人如此编排?”
黄子澄和齐泰根本就没将刘三吾这个名义上的上官放在眼里。
他俩拉着朱允炆,又道。
“吾等乃皇孙之师,此事事关国运,切不可马虎,吾等定要找陛下讨个公道!”
黄狗儿连忙出声。
“皇爷正在气头上,二位夫子若是贸然前往,恐……”
两人根本不听劝阻,拉着朱允炆便朝奉天殿走去。
“二位老师,皇爷爷今日发怒,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周全,要不……”
没等朱允炆将话说完,黄子澄便又哼道。
“皇孙放心,吾与齐学士思虑许久,此策绝无漏洞!”
奉天殿。
朱元璋对户部侍郎傅友文,开门见山道。
“你身为户部抗鼎者,如今国库空虚,你且说说看,如何才能丰盈国库?”
傅友文低垂着头,不发一言。
身为户部侍郞,国库有多少银两,傅友文一清二楚。
现在又恰逢天灾,国库的银子更是捉襟见肘。
朱元璋见状,冷哼道。
“你这户部侍郞,咱是白养的吗?要你拿主意,你垂着头做什么?”
“若是连你户部都没法解决,那咱还能指着谁?”
傅友文赶紧道。
“微臣知罪。”
朱元璋怒气滔天,大骂道。
“知罪!知罪!你知个屁的罪!”
“咱是要钱,不是要你认罪!不论如何,你都必须给咱个法子。”
傅友文冷汗直冒。
“这……”
面对朱元璋的雷霆之怒,他能做的也只有缄默,任凭朱元璋指责。
毕竟这一时间,他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来。
只是,也不知今日是谁得罪了老爷子,这脾气似乎比以往要更加火爆些。
朱元璋宣泄完怒气,平静下来,这才又道。
“咱这有个法子,你且看该如何执行。”
傅友文赶紧拱手。
“是!微臣聆听圣言。”
朱元璋目光如炬,盯着傅友文道。
“抬商税。”
朱元璋前面那一系列的铺垫,为的就是引出这句话。
是的,他还是服软了。
傅友文刚想反驳,却突然意识到,这分明就是老爷子给他铺的路。
刚刚的大发雷霆,不过就是为了让自己服软,好达到抬商税的目的。
但他斟酌片刻后,还是硬着头皮道。
“陛下,若行此策,无异于告知天下,朝廷欲抬高商贾地位。”
“这上有所好,下必从焉,臣恐……”
朱元璋摆手。
“咱会不知这些?咱是让你拿出抬商税合理的法子来,不是让你在这给咱说后果的!”
看老爷子这态度,定是对抬商税势在必行了。
但这商税也不是想抬就能抬的,必要得找个合理合法的借口才行。
傅友文跳躇良久后,突然开口。
“陛下,眼下朝廷征西大胜,以此事来推行政策丰盈国库,或许可行。”
朱元璋当机立断。
“准了!咱命你现在就去办!”
都不用傅友文明言,朱元璋便知道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借由征西大胜,举国同庆之事。
皇帝法外开恩,抬高商税与国同休。
如此一来,便不是朝廷重视商贾,而是赏赐给他们的恩德。
当然,这商税还不能抬高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