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9章 你这真是瞎胡闹

第9章 你这真是瞎胡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瓦数低了伤眼睛,两个娃还小,明年妮妮还要上学,还得在家做功课,眼睛得保护好。”陈浩道。

    光线太亮,光线太暗,对眼睛伤害都挺大。

    “那也用不着装2个灯泡,厨房也不经常用。”童倩在头皮上磨了磨针。

    做的是布鞋,过冬穿的,比较厚。

    针才穿了一半,就卡住了,童倩用顶针戒指借力,穿了过去。

    很熟练。

    “厨房后面得加个门。”陈浩思索着,“两个娃都大了,晓得事了,一些事得避着她俩。”

    ???

    童倩抬头,看着自己男人。

    一会儿后,她反应了过来,脸刷的就红了,啐了一口。

    “我明天就要上学了,爸爸还说了,要给我买书包。”妮妮跟童倩说道。

    “你明年就7岁了,是该上学了。”童倩点头。

    “我也要上学,也要书包。”小朵走了过来。

    小脸上满是不服气。

    “等你有姐姐那么高,就能上学了,要多吃饭。”童倩说道。

    为了保证妇女出工出勤,各大队都设有幼儿园,只不过这会儿叫育红班。

    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教学质量很差,说是学前教育,不如说是带着娃玩。

    一家人在屋里说了会儿话,童倩便去厨房,炒菜做饭。

    3个菜,一个猪油白菜,一个是猪油渣,还有一个是青椒炒鸡蛋。

    “好香。”

    “吃饭饭,我要吃饭饭,长高高。”

    两个娃坐在小板凳上,高兴的很。

    就在这个时候,外头传来说话声,“家里这就装好电灯了?看着就是亮堂。”

    有邻居过来串门了。

    是刘桂兰。

    五十多岁,不过按照辈分,陈浩和童倩得喊声三婆。

    “三婆,进屋坐。”童倩打着招呼。

    正是饭点,刘桂兰也端着碗,不过碗里却是稀饭,面上就只有几片白菜,一点油水都瞧不见。

    进了屋。

    先是看了看头顶的灯泡,又看到了木桌上摆的饭菜。

    很惊讶。

    都是干饭,菜居然有3盘,白菜就不说了,这个月份,各家各户都差不多,不是白菜就是萝卜,再要么是冬瓜。

    可让她惊讶的是,陈浩家里却还有猪油渣和青椒炒鸡蛋!

    就是白菜,也是用猪油炒的。

    她狠狠的吞了口唾沫。

    真香啊。

    “三婆,来,尝尝这猪油渣,还热乎着。”陈浩说道。

    推辞了两句,刘桂兰夹了3块猪油渣,又说了几句话,这才离开。

    走了没多远,遇见村里其他的一些妇人。

    老太太,老嫂子,小媳妇,都有。

    女人就是喜欢聊,干活聊,闲下来也聊,一张嘴就不带停的。

    “怎么样,问了没有,陈浩白天说的是不是真的,2分的自留地给他种,就给50块钱?”一个老嫂子见刘桂兰过来,立刻问道。

    其他人也都看着刘桂兰。

    方才刘桂兰去陈浩家里,不是别的事,是为了打探白天陈浩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胡话。

    “肯定是假的,陈浩的话你们也信?”王红梅也在这些人中。

    她脸有些浮肿,“我们红旗生产队没什么副业,一个工分才5分钱,一年到头,就是壮劳力,也不过三四千个工分。”

    “50块钱啊,值1000个工分了,2分地给他种一年,就给这么多钱,他家是有金窟,还是怎么的?”

    她气的厉害,两边的脸被陈浩扇了后,没几个小时就肿了起来,说话都不敢大声,太过大声就扯着疼。

    最气人的是,回家找自家男人,想要让自己男人帮着出口气,可自家男人是个窝囊废,不敢去找陈浩的麻烦。

    “我忘了问。”刘桂兰道,“不过我觉得不太像是假的,他家也正好在吃饭,3个菜,一盘猪油炒白菜,一盘猪油渣,还有一盘青椒炒鸡蛋。”

    “吃的还是干饭,满满一大碗,看着就顶饿。”

    说着,刘桂兰在自己碗里扒拉了几下,从碗底将2个猪油渣给扒拉了出来。

    “我吃了一个,味道是真不错,这还有2个,等会儿带回家给孙子吃。”

    就是3个猪油渣,她都舍不得一次吃光。

    “不就是猪油渣吗?好像谁没吃过似的。”王红梅说道。

    “吃过是吃过,但这哪能一样?多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猪油渣,分量还不多,陈浩家里那猪油渣多啊,怕是有半斤。”刘桂兰表情很夸张。

    “还有那青椒炒鸡蛋,肯定放了2个鸡蛋,一个鸡蛋能卖3分钱呢。”

    有些村民家里养了鸡鸭。

    但下的鸡蛋和鸭蛋却舍不得自家吃,顶多是家里有孙子的,给留一个,余下的多是攒起来,在集上卖掉,贴补家用。

    就是孙女都吃不到。

    陈浩家里却用青椒炒鸡蛋,还放2个鸡蛋,奢侈!

    刘桂兰描述的绘声绘色,不少端着碗的村民听的直吞口水。

    这年月,村民肚子里最缺的就是油水。

    “他还找队长,让队长联系大队的电工,给他家拉电,,你去的时候,他家用上电灯泡了吗?”一个小媳妇问道。

    “用上了,2个灯泡,房间里一个,厨房也挂了一个灯泡,瓦数还不小,得有25瓦。”刘桂兰说道。

    “他一家还去赶集,买了不少东西,自留地给他种,就能有50块钱的事,说不定是真的。”有人又说道。

    家里能通上电,伙食见荤腥,用上铁皮桶,日子就算相当不错。

    好多村民都不一定见过大团结。

    “先前不是说他游手好闲,工不好好上,家里还欠着队里的钱,怎么突然手上就有钱了?”有人好奇的问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肯定是童倩给的,她不是知青吗?虽是在队里落了户,嫁给了陈浩,但家毕竟是在城里,多半是城里的父母亲戚接济的。”王红梅愤愤的道。

    “有什么了不起的,城里人怎么了,还不是嫁到农村了?回不去城里了,只能在村里结婚生子。”

    “接济一两次有什么用?也就这几天显摆显摆,过些好日子,等一段时间,还是会打回原形。”

    其他人听了她这个话,都觉得有道理。

    多半是童倩娘家接济了,一家人日子才会稍微好过些。

    只是两三天的时间,自留地给陈浩种,就给50块钱这事,在生产队里传了开。

    只是让陈浩意外的是,过来旁敲侧击打听的有不少,最终愿意将自留地给自己种的,却只有1家。

    这家是五保户,家里3口人,两个老夫妻,再有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儿子,一个壮劳力都没有。

    陈浩和这家户主陈天福在队长家里签了字,摁了手印,又当着队长的面,给了20块钱陈天福。

    这2分的自留地,就归陈浩种了。

    “你要的那些东西,明天队里去供销社,我让人用牛车给你拉回来。”陈自强说道,“你这真是瞎胡闹,天越来越冷,黄瓜哪种的出来。”

    “就是种出来,也抵不上你给出去的50块钱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