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不要叫我院士,叫我宗主大人! > 第353章 太过超前

第353章 太过超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实验控制室内。

    国内经济领域的分歧和整个社会吵闹的沸沸扬扬的资本论调,并没有打扰到实验室内凝重的氛围。

    随着激光通信实验首轮在轨测试,实现了星地距离1000公里以上,低仰角(20度左右)情况下,下行单路激光通信速率512gbps,信息的接收让整个实验室内一片沸腾。

    已经年过六十,扎根激光领域几十年的彭师兄和量子计算领域的墨师兄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这还是他们两个第一次展开合作。

    等激动地心情宣泄后,彭师兄回过神,他整了整身上有些凌乱的白大褂,激动的走到了宋寒跟前。

    “师弟,我们成功了!

    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技术的完善,基本上可以让我们实现广域空间内的高通道信息交换,不受干扰的光通信模式。

    鹊桥中继卫星和玉兔二号添加激光通信模块后,也不会在受到星体引力的干扰。

    它们可以发射了!”

    宋寒看着激动的彭师兄,笑着拱了拱手;

    “恭喜师兄,这次实验通过后,南天门计划,空天通信,承影于白帝都有了实现的基础。

    今年的院士评选,你跑不掉了。”

    彭师兄咧嘴一笑,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个剑匣,双手递给了宋寒。

    “打开看看?”

    宋寒见状好奇的打开剑匣,里面是一一把已经开刃的三尺青峰,闪烁着寒光。

    剑身上两个篆体赤霄两字篆刻的格外凌然。

    “剑名赤霄,重五斤六两,剑身由高速钢混合钛合金复级旋锻,夹钢烧刃,硬度达到了六十。

    当年你送我一把剑,给了我启发,今日师兄也送你一把剑,以表心意。”

    宋寒见状将赤霄拿了出来,看着二十多公分上的剑把眉头一皱。

    “双手剑?”

    彭师兄挑了挑眉道;

    “别急,把电池装上。”

    宋寒看着盒子内四节有些不一样的一号电池,神情一愣:

    “莫非?”

    “石墨烯双电层法拉第准电容,配合凝聚态固体电池,就是飞机它都能一剑砍下来!”

    宋寒将电池装好后,单手挽了一个剑花,青锋指向,一道湛青色的剑气一闪而过。

    宋寒看着地面上还在冒着青烟的一丝剑痕,倒吸了一口凉气。

    关键自己都还没有加持。

    宋寒的动作也让实验室内不少研究员都围了过来。

    彭师兄在众人的惊艳目光下傲然道:

    “瞬时功率800mw,加上激光干涉凝聚器,理论上可以当做手持激光炮用,只是它的凝聚度太高了,让激光受力面过于狭窄,体积问题也限制了它的威力。”

    “这不就是激光枪么?”

    听到了宋寒说出了当年在拜师宴上,自己接到宋寒赠剑时曾经发出的感慨,彭师兄笑的更开心了。

    “小型手持激光武器在星球表面没有传统枪械方便。

    在太空中,因为体积的问题,能量密度无法提高,也并没有那么大的用处。

    现在我们小型激光武器在军用上的思路采用的是车载武器站的形式,和开展承影等大型载运平台的武器项目。

    在小型化方面,只有在地面特种作战中研制了一批,如果你喜欢,我可以载给你专门做一把。”

    宋寒轻抚着剑刃笑着摇了摇头;

    “不用了,这样挺好,就是感觉剑气的颜色有些不够喜庆。”

    一旁墨师兄闻言急忙道;

    “师弟,师弟,不喜欢给我,给我!”

    彭师兄摸了摸下巴;

    “我看电影里剑气都是青色的,我还以为你会喜欢,要不我给你在换个颜色?”

    宋寒扭头看了看眼神都从赤霄剑上挪不开的墨师兄,连忙将剑装回了剑匣。

    “这把不行,墨师兄喜欢再让彭师兄给你做一把。”

    说着宋寒搂着剑匣连忙跑出了研究所。

    宋寒走后,彭林看着墨师兄投来的目光,挠了挠头;

    “五百万一把,你确定要么?”

    彭林的话让墨师兄傻眼了;

    “你这剑就是金子做的也要不了五百万吧?”

    彭林闻言撇嘴道;

    “剑不是金子做的,但里面的导线是魔角石墨烯线材,一共用了两米。”

    彭林的话让墨师兄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打造的量子计算机内也广泛使用了这种线材,受限于实验室人工合成的加工工艺,价格贵的离谱。

    “你为了巴结小师弟还真舍得下血本!”

    彭林闻言嫌弃道;

    “小师弟能给我批经费,你能么?”

    抱着赤霄剑,一路上宋寒爱不释手,等返回富市的时候,半天也没舍得放下来。

    等徐贵生从省市赶来的时候,宋寒正站在天台挥舞着长剑,一时间剑气纵横寒光四射,等看到徐贵生下飞机后,宋寒才将手中的赤霄剑丢给了大罡。

    “你怎么来了?

    你不是在安排集团战略改组的问题么?”

    徐贵生将手中的文件交给宋寒后无奈道;

    “宗主,咱们改组的进程和目标定的是不是太远了?”

    这两年因为月球背面那艘飞船的发现,让国内航天事业开始突飞猛进,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想赶紧冲上月球。

    虽然之前航天局局长提出增加一百亿预算的事情没有通过,但事后还是增加了五十亿预算,将他们航天局本年度的预算给翻倍了。

    对比国内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西方各国因为工业衰退腿和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使得他们各国航天工业却在不断萎缩。

    作为应对,他们拿出了自己的传统艺能,扶持私人航天集团,持续推进航天事业上与华国的竞争,还真有种重新支棱起来的感觉。

    国内因为航天体系的发展膨胀也出现了内部僵化,组织混乱的问题,看见对岸航天工业私有化所带来的促进作用后,有样学样,也开放了民营航天限制。

    宋寒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徐贵生,对他们青云宗产业进行梳理,全面梭哈航天工业。

    只是与国内航天领域,依靠着当年老院长所着作的星际航空概论,以火箭的形式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完整的地外航天工业不同。

    宋寒让徐贵生组建的航天事业部,一开始就着重于宏观大一统理论下的曲率结合等离子发动机方向,打算直接从亚光速飞船开始研究,最后一猛子扎到了能源,核聚变反应堆的研发上。

    只是现在看起来,好像整个设计有些太过超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