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卖杏子村的家产了
木老爹等人皆是有这样的想法。
“是啊,融都任何东西都得买,还比咱们村要贵不少。”
“要是在村里,随便都能有一块地,至少不用愁菜和鸡鸭蛋吃,在这里是没有地的,也不能喂鸡鸭。”
木老二搓着手,“娘,要不等程先生明天来拿山货,问问程先生,能不能在宅子里种菜,喂鸡鸭?”
朱氏道,“怎么也得等,咱们租下这个宅子再问,现在哪里好问。”
木老爹嗨一声,“早晚都得问。”
“况且咱们刚就说好了,要问程先生这件事的,倒不如明天问问。”
他早就看宅院里那些花花草草不顺眼了。
好好的地,栽种花花草草做什么,用来种点儿菜,喂点儿鸡鸭多好啊。
朱氏应了下来,“那行,明天等程先生来了后,我问问程先生。”
“若是程先生同意,咱们便在宅子里种一些蔬菜,喂点儿鸡鸭。”
说到这件事,家里人都有干劲。
“可惜宅子里没有合适的地方,不然我还想喂两头猪呢,这样过年便不用买猪肉了。”
“咱们多种点儿蔬菜,再种点儿水果,这样便不用买菜了。”
“可惜,怎么都要等一段时间,蔬菜才能收获。这段时间,咱们都得买菜吃。”
朱氏咬了咬牙,“明天下午,咱们去多采一些野菜回来,坚持一段时间。”
木老爹无奈,“倒不用这么节约。”
“家里的孩子们都在长身体,得吃好点儿的。”
“这样,明天我们去转转,看看哪里买菜便宜。”
他们还没熟悉融都,等熟悉了,便会知道哪里买菜便宜了。
家里人商量好买菜等等的事,便说起了木平平几个孩子上国子监的事。
“老婆子,用家里的棉布,给平平他们分别做一身新衣裳。”木老爹抽着旱烟。
“国子监不比其他地方,孩子们得穿得好点儿。”
换做是以前,家里能有棉麻做的衣裳,那已是很不错的了。
哪里能像现在这样,还能有棉布的衣裳。
“爷爷,不用了……”木平平刚开口。
就被木老爹打断了,“要的。”
“你们是跟着程先生去的国子监,代表的不单单是你们的面子,还有程先生的面子。”
“在家里的能力范围内,给你们穿得好点儿,你们也没那么容易受欺负。”
这个世道便是如此,很多人会从一个人的外表和穿着来判断对方。
木平平说不出反对的话,他亲眼见过那些大户人家的真实面目,知道爷爷说的是对的。
可是,棉布衣裳啊,那可是极好的布。
“做吧。”朱氏倒不心疼,“你们都大了,总归是要给你们做一身好的衣裳。”
“这两天,我和你们娘她们赶工赶出来。”
孩子们终究是进了国子监,他们当大人的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木平平抿了抿唇,心中越发坚定要出人头地。
只有出人头地了,他才能对得起家里人的付出。
木老爹带着三兄弟到厨房收拾山货。
朱氏带着三个儿媳妇忙着做书包,做衣裳这些。
木平平几人在收拾自己的东西,看哪些要带到国子监。
唯独木宝宝是无所事事的。
不用上国子监的她,双手托腮坐在门槛上,看着家里人忙忙碌碌,一点儿也不觉得无聊。
家里要留在融都,那她就见不到村里后山的动物们了。
好舍不得它们啊。
“宝宝,正好你在。”朱氏快步走了过来,“你爷爷说,要写信回村里,问你要不要将小白和小花带来。”
小白和小花是放养状态的,两个天天往山里跑。
特别是不下雪后,更是一钻进山里就不回来了。
这次他们来融都,因着不确定是否会留下来,便没带小白和小花来。
木宝宝唔了一声,“奶,看小白和小花愿不愿意来吧。”
“若是它们想留在山里,便让它们留在山里好了。”
她看小白和小花在山里开心得不行,成天成天得不着家。
朱氏说了声“好”,便去让木平平写信了。
木宝宝还真有点儿想小白和小花了,以小白和小花的能力,它俩肯定在山里生活得很好。
邓家,正厅。
邓大夫瞥了眼跪在那的上官全,面无表情道:“你来做什么?”
他回来才知,这小子站在大门口几个时辰了。
上官全磕了个响头,十分诚恳地说道,“师父,徒儿知道错了。”
“我已是真明白,自己错在哪儿。”
“这些年我仗着是家中的嫡三子,只顾自己,不顾家里人和家族,闹出了很多的事。”
邓大夫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副样子,以往每次上官全认错道歉,都是嬉皮笑脸的,从未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
“你真的知道错了?”
上官全苦笑一声,“我已是知道我家里人对我的真正态度了。”
“我和家母说好了,等我成亲后便离开家族,专心在师父这里学习医术。”
邓大夫并不同情他。
俗话说得好,自作孽不可活,上官全自己做了那么多孽,活该他这样。
“既然你想好了,等你成亲后,便分家过吧。”
他提了个建议,“以你做的那些孽,你的妻子在上官全不会有多好的日子过,倒不如你们分出来过。”
“虽然日子不如现在的好,至少不会担心遭受暗算和磋磨。”
这些年上官全很少在家,因此那些阴谋诡计也落不到他的头上。
但他成亲后就不一样了,他的妻子是不可能常常外出的,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待在后院。
要算计一个女人的方法,简直不要太多。
上官全带着鼻音嗯了一声,“我听师父的。”
“等我成亲后,便会向父亲提出分家,带着妻子另外过的。”
邓大夫见状,脸色才稍微好点儿了,“你分家后,便到你二师兄花韵的药铺里做事。”
“好好地做事,好好地学,以后总能凭着手艺吃饭的。”
花韵家里是皇商,他靠着自己和家里开了多个药铺。
上官全强忍着没哭,“师父对不起,我这些年让你操心了!”
邓大夫长长地叹了口气,“算不得操心,我和你见得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