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红色仕途:官道无疆 > 第449章 豫南没有问题

第449章 豫南没有问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其实周扬也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来豫南了。

    最近的一次。

    应该是当年他担任甘南书记的时候。

    那一年他曾经作为调查组的负责人,前往豫南调查经济运行工作的问题。

    也正是那一次。

    萧万年跟路文秀折戟豫南。

    而王学兵则撑势崛起,一举拿下了中原的局面。

    如今的豫南。

    虽说花费了足足十余年的时间,总算是抹平了因为当初房地产投资过热过多引发的财政赤字和社会危机问题。

    但是当下豫南的局面也不见得有多好。

    这一次红河集团的投资项目北移陕南,刘启红已经在私底下跟他谈过多次。

    按照刘启红的意思。

    豫南的发展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如果再这么按下去的话,不管是豫南干部群众的情绪还是豫南的社会问题恐怕都会纷纷冒出来。

    作为豫南的书记。

    他刘启红有责任,也有必要向上面反馈这些问题。

    但是如何解决,他个人还是希望上面有领导到豫南去走一走看一看。

    但是萧林升忙于主持大局。

    不仅仅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而且还要主持开展三地融合的各项工作。

    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周扬头上。

    所以1月6号。

    在书记办公室书记谭超然,郭耀东,发改主任高松敏以及办公厅副主任王琳琳等人的陪同下。

    周扬带队前往豫南开展工作视察。

    豫南省城。

    位于豫州国际机场的绿色通道出入口上。

    刘启红,黄鋆贵等人早就已经在此等候。

    随着专机缓缓滑行并停靠在停机坪上,这两位立马就一马当先朝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舷梯走过去。

    这次视察豫南的工作。

    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此刻四周却并没有多少媒体人士存在,仅仅只有几家官媒的记者在一侧等着。

    而这些记者也只是简单地对整个迎接仪式拍了一些照片,并没有大声的喧哗。

    “行了,就不要过多的寒暄了。”

    “这样吧,我们就不去省里了,直接转道去你安排的几个地方。”

    停机坪上。

    周扬走下舷梯后。

    跟刘启红和黄鋆贵握了握手。

    随即等众人见过面,直接就开口道。

    早就有所准备的刘启红虽然知道这一位的做事风格。

    但是听到这句话仍然有些诧异。

    不去省里。

    直接去地方视察工作?

    “周书记,是不是太仓促了?”

    “您看要不要先让领导们到落脚的酒店略作休息,我们顺便也汇报一下整体的工作情况。”

    当年周扬出任政研室主任的时候。

    刘启红就是政研室的办公室主任。

    对这位老领导,刘启红碍事很熟悉的。

    不过闻言周扬却直接摆了摆手。

    “不用了。”

    “直接去地方吧。”

    “报告平时听得太多了,这一次就不听了。”

    “先到基层去看看情况,回头再听你们的报告。”

    说着周扬立马就扭头朝前来迎接的豫南班子其他成员走过去。

    闻言刘启红也没辙。

    只能朝周扬身后的谭超然和郭耀东看过去。

    眼里的意思很明显。

    无非就是希望这两位能从中协调一下。

    然而令刘启红尴尬的是。

    这一次不仅仅郭耀东没有说什么。

    甚至就连一向口直心快的谭超然居然也是一副弥勒佛的样子。

    只是笑呵呵地盯着他看了两眼。

    随即就直接开口道:

    “老刘啊,我看你就不要犹豫了。”

    “直接出发吧。”

    “你们豫南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这个书记最清楚,有什么事情我们路上再说。”

    闻言刘启红自然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对于谭超然。

    他的了解并不陌生。

    毕竟当年谭超然同样在政研室担任过领导职务。

    实际上。

    作为豫南书记。

    刘启红虽然没能迈出那一步,也不可能有机会再迈出那一步。

    但是身在仕途,官场的这门学问钻研得越久,他就越明白一个道理。

    在各位领导心里,其实对于绝大多数问题的考虑都是偏向于保守的,哪怕是周扬这种坚定的改革型领导。

    当然。

    这种保守跟普通人认为的保守不一样。

    他们所谓的保守更多的是一种从大局出发的考虑,总体上就是确保大方向不受到影响。

    并不只是普通人认为的那种强不强硬,敢不敢做的保守。

    实事求是地说。

    到了他们那个层次。

    有多少事情是不敢拍板不敢做的?

    不要说他们了。

    就算是他刘启红,贵为书记,又有几个事情是不敢做的?

    说难听的话。

    胆量在他们这里已经不是衡量敢不敢的标准了。

    豫南的问题怎么解决?

    现在就碰到了这个问题。

    因为解决豫南现在的情况,就需要从大方向上来考虑。

    ……

    车子里。

    周扬自从上车之后就没有停止过说话。

    就连坐在他身侧的谭超然都觉得很奇怪。

    他是了解周扬的。

    知道他不是一个在言辞上会过多地袒露自己的心声的人。

    更不是一个多嘴的人,往往是一言中的。

    然而今天周扬表现出来的姿态确实不一样。

    而此刻。

    坐在他身侧的郭耀东和刘启红等人,也是不停地搭着话。

    周扬说的话内容很杂,说是家长里短也不错,但是又涉及到方方面面。

    比如,从某条路延伸到历史上豫南的道路问题,扩展到现在的交通出行问题。

    又比如。

    看到一块农田的时候。

    竟然还谈起了菜怎么种的问题。

    总而言之。

    一路上周扬显得兴致很高,浑然没有因为要想办法解决豫南的问题而皱眉。

    本来在谭超然看来。

    这一路上,周扬很可能会利用在路途上的时间找刘启红和黄鋆贵了解豫南的总体工作情况。

    再不济,也要听一下两人的工作报告。

    但是事实却完全相反。

    甚至一直到车队抵达了第一个要视察的地点之后,周扬在下车前仍然拍了拍刘启红的肩膀。

    说等会再接着聊。

    这一下子别说是谭超然,就连一路上陪着周扬胡天海地地畅聊的郭耀东心底都满是疑惑。

    然而。

    只有紧跟着几位领导下车的王琳琳似乎若有所悟。

    在她看来。

    周扬聊的这些内容的确很多很杂,而且大多数都跟工作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却无一不是在说明一个情况。

    那就是豫南的整体印象。

    因为就在刚刚。

    通过这一路上的聊天,她竟然发现自己脑海中居然形成了一个从历史到现在,从人文到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关于豫南的一个初步印象。

    最关键的是。

    这个印象并不好。

    如果是不了解的人。

    通过这一番将近两个小时的谈话内容,肯定会把豫南勾勒成为一个人口众多、落后,不发达,甚至还停留在农业时代的地方。

    有了这个印象。

    那事情就很严重了。

    如果豫南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豫南的工作做得并不好。

    或者说。

    是完全跟上面的政策背道而驰的?

    脑海中。

    王琳琳也是思绪万千。

    不过她尽管有所猜测,但是也没多言。

    而接下来的两天。

    正如王琳琳所料。

    周扬几乎每到一处,从来不听取报告。

    而是同样的风格。

    找当地的领导干部聊天,找企业的负责人聊天,找当地的普通工作人员和民众聊天。

    简而言之。

    两天的时间里。

    除了必要的参观活动以外,周扬几乎都是在聊天。

    而且还是没有谈及任何理论,任何政策的那种几位宽泛式的聊天。

    实际上。

    王琳琳此时已经渐渐猜到周扬的用意了。

    这一位恐怕视察工作是假。

    真正在做,也想做的,是给豫南的社会形象做一个初步的勾勒。

    果不其然。

    11月8号。

    在视察了两天,然后回到豫州之后。

    周扬总算是吩咐下去要召开工作会议了。

    会上。

    周扬同样没有听取刘启红和黄鋆贵的报告。

    而是早扫视了一圈之后,率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两天大家都辛苦了。”

    “不过这两天走访的地方也多,接触的人也不少。”

    “今天这个会议我们就总结一下两天的视察工作到底怎么样。”

    “我今天不想长篇大论,就谈一个问题,豫南这个地方到底怎么样?”

    “耀东同志,你是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你说说你的看法吧?”

    会议室里。

    听到周扬的话。

    郭耀东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

    其实何止是王琳琳。

    早在第一天视察工作的时候,郭耀东等人其实也看出来周扬的用意了。

    所以这几天。

    尽管陪同视察工作的豫南班子成员一头雾水。

    但是他们几个主要的领导仍然表现的一切如常,并没有对此感到意外。

    甚至极为配合地采用了周扬同样的方式在开展调查。

    至于周扬到底想干什么。

    郭耀东的猜测很简单。

    周扬可能要对豫南动手了。

    当然。

    不是对豫南的班子动手。

    而是要对豫南这个地方有所动作了。

    既然有了这种判断。

    郭耀东自然知道该怎么接话。

    只不过随着这一位一开口,整个会议室里顿时就变得一片寂寂。

    “呵呵。”

    “我听到不少人说豫南有问题。”

    “但是依我看,豫南没有什么问题嘛!”

    (求发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