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红色仕途:官道无疆 > 第428章 故人之后

第428章 故人之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会议室内。

    显然没有人料到周扬会突然向张刘平提问。

    作为校党委书记,于三连原本耷拉着的眼皮更是被一下子惊醒似地朝这位张校长看了一眼。

    随即心里也在暗暗揣测。

    不过很快他就肯定,最近确实没有什么关于张刘平的问题爆发出来。

    老实说张刘平虽然是学校党委班子里的成员。

    但是无论是自身的地位还是影响力都只能说是微乎其微。

    这位张校长与其说是分管领导。

    其实更像是一个吉祥物。

    当然。

    出现这种情况不无有人推波助澜的原因。

    “是的,周书记,我确实在体育部门工作过。”

    而此刻。

    听到周扬的话。

    张刘平自己也是一愣。

    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随即赶紧站起来回答道。

    点了点头。

    周扬抬手虚按了几下。

    张刘平这才坐下来。

    整个会议前后持续还不到一个钟头。

    随即周扬就在于三连等人的陪同下在师大的校园里参观了约莫半个小时。

    等到领导视察的车队缓缓离开。

    众人当即也是神色各异地各自回自己的办公室。

    然而在上楼的走廊里。

    校党委书记于三连却是异常罕见地主动拍了拍张刘平的肩膀。

    “老张,我看你这是要时来运转了哟!”

    久在官场。

    于三连的眼光还是比较毒辣的。

    在他看来,领导的任何一个举动都不可能是做无用功。

    尤其是到了周扬的那种层次。

    绝对不可能会没有任何目的地点一点张刘平的名字。

    自己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心领神会的话,那自然别谈更进一步了。

    只不过张刘平确实是好运气。

    如果真的能得到这一位的赏识。

    那恐怕比什么都强。

    “于书记说笑了。”

    “我这个运气啊,可是从来就没好过。”

    “不过今天领导一句话弄得我自己都有点莫名其妙云里雾里啊。”

    于三连当然看得出来张刘平脸上的表情并不像是在故作姿态。

    不过越是如此。

    他心底的疑惑反而越大。

    当年张刘平调任师大。

    于三连是专门跟领导谈过话的。

    虽然话说的十分隐晦。

    但是字里行间的意思他当然清楚。

    只不过现在看来,于三连已经有些怀疑当初是不是错会了。

    今天来视察的那一位身份非比寻常。

    按理说张刘平一个普通的厅级干部是很难进入他的视线的。

    偏偏领导刻意点了他的名字。

    摇了摇头,于三连也想不清楚其中到底有什么深意。

    不过3天后。

    也就是中秋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一则人事任免通知却突然出现在了组织部的官网上。

    按照通知内容。

    免去马少华同志体育总局副局长、机关党组副书记的职务,改任京城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免去蒋莹莹办公厅副主任的职务,任命其为苏东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

    免去张春来办公厅副主任的职务,任命其为资产监督与管理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任命王琳琳为办公厅副主任。

    免去陈先森淮东市委书记的职务,任命其为体育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与此同时。

    在南江省委组织部的官网上。

    几乎是片刻后也发布了一条信息。

    任命张刘平为淮东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

    京城师范大学。

    以往的张刘平在一众校领导班子里面自然是谈不上什么风光无限。

    但是今天一大早。

    张刘平来到学校后。

    自然就发现仿佛是换了一个天地。

    这一次关于他的工作岗位的调整,严格地说也就是一次平级调动。

    然而身在体制内。

    又有几个人不知道。

    淮东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尽管在行政级别上仍然是正厅级。

    但是一个京城师范大学的副校长所具备的地位和影响力。

    又怎么可能跟一个年生产总值过万亿的地级市委书记相比。

    在很多人看来。

    张刘平这一步无异于彻底一扫过去的阴霾翻身了。

    而后的路子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毕竟论年龄。

    这位曾经的张副校长,现在的淮东张书记才刚刚过完47周岁的生日。

    就算是省部级也并非是不可企及。

    当然。

    在明眼人眼里。

    张刘平有如此人生际遇自然不可能只是单纯的运气好,这期间必然是有原因的。

    而其中就包括师大校党委书记于三连。

    ……

    “于书记,我要是说真不清楚这里面的情况,你是不是不太相信?”

    京城师范大学。

    书记办公室里。

    看着身侧一脸笑意的于三连。

    张刘平也是十分的坦诚。

    对于三连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这些年在京城师范大学,于三连这个校党委书记虽然迫于某些原因不敢轻易调整领导班子的分工。

    但是总体上对他张刘平还是比较关照的。

    否则如果真的是完全充当一个吉祥物的话。

    他张刘平恐怕连能不能分管学校体育学院的工作都要打个问号。

    见于三连没说话。

    张刘平点了根烟也没说什么。

    ……

    实际上。

    关于张刘平的任用,自然还犯不上让周扬亲自去操心。

    只能说这位张副校长的运气确实很不错。

    就在两天前。

    从京城师范大学视察结束回去之后。

    周扬立马就参加了人事专题工作会议。

    在会上。

    肖巍然再一次提出了关于若干个重要岗位的调整问题。

    这一次的调整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的。

    一方面。

    周扬掌握人事大权,这是必然的趋势。

    随着萧林升的那句话说出口,组织内部再不明白这两位是在逐步开始过渡工作,那就太缺乏眼力见和敏锐度了。

    而且这一次权力的过渡跟以往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包括萧林升在内。

    以往的人事权力过渡,基本上是缓慢而行,最起码也要等会议召开之后的两三年内才会渐渐开启这个过程。

    但是周扬不一样。

    这一位并不是由谁选定的人选。

    而是走了一条几乎不可能成功的道路攀登到了现在的这个位置。

    道路虽难。

    但是收获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无与伦比的。

    另一方面。

    肖巍然接任季长安的位置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时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很难有额外的因素能够干扰这个进程了。

    这一位改任新职。

    在担任组织部长的最后一年中必然会有大动作。

    这个时候跟肖巍然对着干显然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

    “这段时间沉下心来没有?”

    办公室里。

    王琳琳一袭米黄色的开衫,里面是一件立领的白衬衫。

    一头短发让整个人看起来都十分干净利落。

    跟半年多以前的那一次见面相比。

    此时的王琳琳俨然已经精神了不少。

    不过尽管已经年过五旬了。

    但是在周扬面前。

    王琳琳仍然没有什么省部级干部的气度。

    一如当年在东海跟在周扬后面喊“扬哥”一样。

    听到周扬的话。

    王琳琳放下手上的茶杯。

    抬手捋了捋耳侧短发。

    “也不算沉下心了吧。”

    “不过把这些年的事情都想了一遍,总之多少还是有些感触的。”

    “有感触是好事。”

    “如果没有感触的话,那你这一次停职就算是无用功。”

    笑了笑。

    周扬对王琳琳终究还是不同的。

    他周扬这大半辈子。

    朋友多。

    下属更多。

    哪怕是当初的黄烨。

    其实比之眼前的王琳琳终究还是有所不如的。

    自己踏出校园迈入社会,走进仕途,起点就是在东海大学教育学院的党政办公室。

    王琳琳就是办公室里的科员。

    两人在漫长的办公室工作中,年龄相仿,地位相差。

    一起打闹过。

    一起熬过朝九晚五。

    一起扛过领导的批评。

    一起经历过事业中最平淡的岁月。

    这种经历是很难去体会的。

    如今能跟着他的脚步走到现在这个地位的,除了王琳琳以外就别无他人。

    “你呀你。”

    “我怎么说你好。”

    “我有时候也在想,当年要是没把你从学校里调出来,你现在又会是个什么样子。”

    听到周扬责骂中又带着一丝偏瘫的话。

    王琳琳脸上也是露出一丝难言之色。

    “扬哥,你真要是没把我从学校里调出来。”

    “说不定我现在也会在学校里天天传你的八卦。”

    一时间周扬也是哑然无语。

    这个事情他是相信的。

    当年在教育学院的办公室里。

    就她跟办公室主任刘梅最喜欢八卦。

    学校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上到班子领导的调整,下到学生的恋情,几乎是无所不包。

    而且王琳琳最喜欢跑到周扬这边来抢他的凳子,一坐就是一下午。

    聊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好几次都被院领导当场抓包。

    周扬因为是后进。

    虽然后来做了副主任,但是仍然要硬着头皮擦屁股。

    说是他请教问题来着。

    “这人啊还是会变的。”

    “你说你当年怎么那么喜欢八卦,现在嘛倒是没看出来。”

    “不过刘主任那边也是很久没见到了,你还跟她联系吗?”

    说起来。

    对于刘梅周扬心里还是有一丝愧疚的。

    刘梅是72的人。

    当年他进教育学院的时候,刘梅就已经36。

    自己调任天东的那两年,刘梅正好退休了。

    退休前是东海大学的校党委委员、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正处级干部。

    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

    不过周扬仍然清楚地记得。

    当年如果不是刘梅一力争取,自己说不定还真留不下来,自然也就没有后面的那么多人生经历。

    只是可惜。

    刘梅这个人既没什么大的志向。

    自身的能力也只能算是中人。

    最关键的就是懒散。

    只想过着比较清闲的生活,并不愿意在事业上有多么大的成就。

    一直到退休也没有出过校园。

    而且。

    在退休前的那十几年里。

    基本上都是干一些很轻松的岗位。

    譬如学校的工会副主席。

    图书馆的馆长。

    国际交流中心的主任。

    最称得上繁忙的,估计就是两年不到的校办副主任经历。

    否则以他的地位,还不至于连自己的伯乐都安排不了。

    “还联系,而且这几年她退休之后联系的还是比较多的。”

    “梅姐这个人你知道。”

    “她性子懒散,从来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好几次回东海请她出来聚一聚,她都推脱了。”

    “不过她前些年早就离婚了,一直都没有再婚。”

    点了点头。

    这个事情周扬倒是知道。

    当年自己还在教育学院工作的时候。

    刘梅跟她老公的感情就不怎么好。

    其实这也不稀奇。

    刘梅跟她老公属于那种东海本地人结婚。

    以前周扬自己都开玩笑说他们夫妻俩是强强联合。

    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一人家里三四套房子,结合在一起谁也不吃亏。

    偏偏刘梅是那种典型的精致小资女性。

    喜欢玩。

    喜欢有情调的东西。

    音乐,歌剧,舞蹈,绘画这些。

    工作嘛又是在单位里。

    而她老公则属于那种比较粗糙的男人。

    做的工作是工程管理,常年在全国各地跑,人也比较粗线条。

    夫妻俩爱好不同。

    性格不同。

    就连放假出去旅游都是各走各的。

    两人过不到一起也不稀罕。

    “那严瑶呢?现在在干什么?”

    严瑶是刘梅的独生女。

    当年周扬在学校工作的时候,小家伙才10岁。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也到四十三四了。

    “这个我倒是清楚,听梅姐说过几次。”

    “瑶瑶那孩子之前不是一直学舞蹈吗,后来大学没考上就去读了艺术学校。”

    “找了一个男孩子结婚,没几年就离婚了。”

    “后来听说学校的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个老师,现在应该是一直在家里。”

    嗯了一声。

    周扬也就没再说什么。

    在他看来。

    严瑶还是受父母的影响太大了。

    婚姻不幸福,也只能说是命。

    “对了,扬哥。”

    “梅姐的孙女儿好像在这边上学。”

    闻言周扬也是一愣。

    孙女?

    “你是说严瑶的女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