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 > 第471章 番外,后世评价1

第471章 番外,后世评价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元宝,这趟去金陵,咱们要去哪些景点?我可太喜欢金陵了。”

    “古萃时遇阁是必去打卡的景点,第一站去那吧。”

    “行,我也很想去。听说这个博物馆,是我男神卫砚南家的。”

    “不是吧,知道男神富有,没想到这么富有。”

    “听说不是他个人的,里面的东西都是他妈妈宋舒茜先生私人提供的。

    具体的不太清楚,博物馆有讲解人员,听他们讲吧。”

    “好期待呀,我最喜欢的书法家就是宋舒茜先生了。

    早些年,大家只知道她的画,近些年,才慢慢流出她的书法作品,众人这才知道,她在书法上的造诣更高。

    每一件都是珍品。”

    “对对,我之前看过一个报道,说是先生八十岁时,举办了她的最后一个展览,里面都是她的作品。

    有国画、有油画、有摄影作品、有书法作品,最让人意外的是,会场放的音乐是她亲自谱曲,并弹奏的。

    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先生如此多才多艺。”

    “真不知道那时候的人都是怎么想的,先生的儿子,卫沐阳先生不是早就说过自己的一身本事,全部师承于自己的母亲。

    他们不相信,错过了,还说先生藏的深。”

    两个小姑娘的聊天声越来越小,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两人是2050年,最普通的女大学生。

    如果问这些学生最佩服的近代画家是谁,答案一定是宋舒茜。

    原本,她只在书画圈出名,走红,实在是个意外。

    网上有个活动,晒晒家里老人年轻时的照片,让大家看看在那个没有美颜的时代,存在的颜值天花板。

    宋舒茜的重孙女极爱美,她晒了宋舒茜年轻时的照片。

    绝美的容貌,脱俗的气质,一下脱颖而出。

    见状,不少美术生也参与进来,分享他们父母爷奶的毕业照,每张照片中都有宋舒茜。

    网友们来了兴趣,就开始扒宋舒茜的背景,然后就发现,她参加了第一届春晚,还坐在前排。

    之后又在很多年的春晚中发现她的身影,连带着坐在她旁边的卫建国也被扒出来。

    以及卫建国胸前挂着的满当当的勋章。

    国人崇拜英雄,尤其是那个年代过来的英雄。

    但卫建国那种级别的人,各种信息都是保密的。

    他们就将一腔热情都用在宋舒茜身上。

    然后就发现,英雄的妻子,很不一般。他们最喜欢的几部电视剧,居然是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

    那些小说,三观超级正,思想特别超前。

    又发现,他们看的很多书籍,都是她翻译的,而且都是专业书籍。

    紧接着注意到,他们小时候看的启蒙读物,也是她写的。

    越查越觉得她是个宝藏。

    古萃时遇阁门口,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

    元宝和好友排在最前面,很是兴奋。

    “听我的没错吧,这个博物馆特别火,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

    “我以为这种收费的博物馆,来的人不会很多。”

    “啧,你想错啦,你看这个建筑,这可是我男神亲自设计的,听说还请来他的老师帮忙。

    这是他们师生第一个合作的作品。

    别看我男神是学设计的,能让他亲自动手的还真不多。”

    “你换男神了?”

    “就是卫砚南呀,他除了是商人,还是着名建筑师。你觉不觉得他特别帅?简直秒杀一众小鲜肉。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说的就是他。”

    “不是吧,你这么喜欢他?”

    “对呀,只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错过了,错过了。”

    “那他弟弟卫沐阳先生呢?我看过他年轻时的照片,长得比卫砚南好。”

    “不一样。卫沐阳先生年轻时男生女相,完美遗传了宋舒茜先生的容貌。

    我觉得《红楼梦》里的一段话很适合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如这两个小姑娘这样聊天的人有很多,都是崇拜宋舒茜或者卫砚南或者卫沐阳的人。

    进入博物馆有免费的讲解设备,每个人都可以领取一个,出门时归还即可。

    在冷兵器展厅,她们见到了古人使用的各种兵器,包括寒光凛冽、削铁如泥的宝剑,刃如弯月、劈砍有力的大刀,锋锐坚韧、直刺迅猛的长枪,轻便灵活、近战实用的匕首,还有攻防兼备、造型独特的盾牌 ……

    两个姑娘头靠着头,小声讨论,“你看那个锏,我还是第一次见,听说这东西以刚猛着称、舞动起来虎虎生风。”

    “还有那个,就是电视剧里常出现的袖箭,还真是小巧便捷。”

    “呀,你看还有钩镰枪和流星锤”。

    “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觑,居然研究出这么多冷兵器。”

    在另一个展厅,她们看到了真正的十里红妆,以“三书六礼”开头,以棺材压阵,出嫁女一生能用到的东西,都在嫁妆中。

    姑娘们感动的眼泪汪汪,“难怪都说从女儿出生开始就要攒嫁妆,普通人家还真没办法一下拿出这么多东西。”

    “嫁妆是娘家的拳拳爱女之心,也是出嫁女的底气。”

    “听说这里展出的所有东西,都是宋舒茜先生的嫁妆,只是那个年代太过特殊,不敢拿出来。

    她就想用这种方式,来纪念父母的关爱。”

    “应该是母亲的关爱,我看过先生几乎所有的采访,她从来不主动提自己的父亲。

    被问起,也只会说一句,早年被祖父除族了,我对他了解的不多。

    那个年代得犯了多大的错,才会被除族呀”。

    一行人继续参观。

    博物馆中还有一个展厅,专门展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照片。

    “听说这些照片,都是宋舒茜先生和她丈夫拍的”。

    “不能吧,那个年代,相机很珍贵的。”

    “这有什么不能的,先生不差钱,她的丈夫也是军官,那个年代军官的工资是很高的。”

    “哇,那时候的中央大街好破,好多建筑被毁了。”

    “四九城和现在的差距好大。像是现在的小县城。”

    “这个好,那时候的草原真好看。”

    “啧,先生这个拍照手法真厉害,难道搞艺术的人,天生审美好?”

    原计划用三个小时参观,之后出去吃饭。结果好东西太多,两人用了一整天,晚上出来,饥肠辘辘的。

    就近去了一家餐馆,进去才发现,也是卫砚南的产业。

    两人竖起大拇指,男神太会赚钱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