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安史之乱24
【李隆基为了能够彻底断绝寿王李琩对于杨玉环心思,在这一年为他娶了一位新的王妃,这便是韦昭训之女韦妃。】
【自认为已经对儿子做好了补偿的李隆基,转头便下令将杨玉环封为贵妃带回了宫中。】
【唐玄宗的皇后是王皇后,王皇后被李隆基废后之后,李隆基再也没有立后,杨玉环的贵妃位就是李隆基后宫中等级最高的妃子,虽然没有皇后的名号,但是地位上跟皇后也没什么区别了。】
【杨玉环进宫之后,很是安分守己,从不曾插手朝政,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宫中陪李隆基解闷。】
【杨玉环妩媚温柔,又长的美艳动人,李隆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博学多才,尤其擅长音律和编舞,二人志趣相投,本就对杨玉环觊觎多时李隆基更是对杨玉环宠爱有加。】
【李隆基开始昏庸之后,对待后宫的妃子们大方了很多,妃嫔们一改往日节俭的的风格,开始各种穿金带银,打扮的花枝招展,其中最是受宠的杨玉环尤甚。】
【李隆基为杨玉环谱写了《霓裳羽衣曲》,亲自为她戴上金钗,杨玉环则是合着曲子翩翩起舞,一时间,这大唐的皇宫,竟真如那乐不思蜀的神仙幻境。】
【李隆基看到这么美丽的贵妃,龙心大悦,感慨道:“朕得杨贵妃,如获至宝也!”】
【后宫中人更是直接称呼杨玉环为“娘子”,这是当时大唐后宫中对于皇后的专属称呼,此时的杨玉环,位比皇后。】
{果然是是盛宠啊!}
{不过杨玉环就真的甘心进宫了?}
{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她是皇帝想要的女人,谁敢拒绝皇帝?}
{就连她的丈夫,寿王李琩都不敢说什么!}
{妻子都被夺走了,李琩也一句都不敢吱声,真窝囊!}
{窝囊?要是处在那种封建王朝下,你的选择可能比李琩更窝囊!}
{李琩根本不敢动好不好,没看到那三个冤死的兄弟吗?}
{而且皇帝想要一个女人的方法实在是太多了,改个身份什么的很简单的!}
{说起这个我也很好奇,李隆基强抢儿媳的名头到底是不怎么好听的,为什么不让杨玉环假死,安排个新身份呢?}
{这谁知道,大概是觉得,让杨玉环出家就是换了个新身份了?}
对啊!还有假死这种办法嘛!
李隆基是皇帝,他想干什么不就是一句的事情吗?为什么不让人给杨玉环做一个假身份呢?
他们这个时候,要是犯人想要假死那确实是比较困难,但唐玄宗是皇帝啊!
犯人们假死,有官府帮忙查找身份,但是皇帝自己亲自造的假,总不会有人来查了吧?
百姓们想的很好,但是很多官员和历朝历代的皇帝都笑着摇摇头。
当皇帝,权力确实很大,但是想要随心所欲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完全不可能的。
李隆基想要给杨玉环做一个假身份,这怎么可能轻易实现呢?
杨玉环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她是当世大族弘农杨氏的女儿,还是皇室的寿王妃,这样一个人死了,怎么可能不引起注意!
恐怕到时候,弘农杨氏和寿王李琩都要对杨玉环的死因追究到底!
【假死?友友们看来脑洞很大哦!我们现在很多小说都经常把假死当作一种很常见的避祸手段,但小说不过是人们的幻想,真实情况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毕竟大唐的两代帝王,一个与父亲的才人有关系,一个与自己 儿媳有关系,两个人都没有想过假死伪造身份,这说明这条路根本就行不通!】
【另一方面,若是杨玉环假死,那么就只能以寿王妃的名义跟李琩合葬,是个男人都会有占有欲,我想李隆基身为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前一代英主,也不会想要让杨玉环顶着这样的名头,跟李琩永远绑在一起。】
【杨玉环进宫之后,李隆基就开始整日与贵妃吟诗作画、跳舞奏乐,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记载了杨玉环这个名字的郑处海还写了一则小故事,来侧面彰显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宠爱和李隆基的昏庸贪玩。】
【说两人曾经的了一只白色的鹦鹉,杨玉环很喜欢便一直养着,李隆基也爱屋及乌,天天抽出时间叫鹦鹉说话,这只鹦鹉也很聪明,被取名为雪花女,宫人们都称它为雪花娘。】
【鹦鹉聪慧,唐玄宗李隆基经常与杨贵妃下棋娱乐,只要李隆基快输了,宫人们为了避免皇帝生气,就会喊一声雪花娘,让鹦鹉来将棋盘打翻。】
【这件事已经成为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一些小情趣。】
【后来这只鹦鹉死后,两人都非常伤心,将它葬在了御苑中,给了很多的陪葬还给这座小坟取了名字,称为“鹦鹉冢”。】
【李隆基想要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那就要花钱,花很多很多钱,毕竟没有金钱,是无法让李隆基得到享受的。】
【李隆基从原来的节俭,变得奢靡无度。】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那便给了她无数的金银财宝、华服首饰,就连杨玉环的家人们都因此受益。】
【就因为杨家出了一个宠冠后宫的杨玉环,整个家族都开始疯狂的从皇帝那边得到好处。】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四个人。】
【三个是杨玉环的姐姐,另一个则是杨玉环的一位远房堂兄,他就是奸相杨国忠。】
【杨玉环长得这般艳丽无双,想也知道,她的姐姐们纵然无法与她相比,但也是远超常人的大美人。】
【杨玉环受宠之后,她的三个姐姐也接连受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这三位经常出入后宫,李隆基给了她们很大的权力,从公主之下都要对她们以礼相待。】
【最离谱的是,李隆基还在大唐的支出中,专门为自己的这三个美丽的姨姐拨款,是她们的脂粉钱。】
【单这三位的脂粉钱,就有千贯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