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 第326章 位面之子28

第326章 位面之子2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秀的东汉就是在世家豪族的扶持下建立的,世家豪强的势力过于庞大,就会严重威胁到普通百姓的生存,事态严重了还会威胁皇权。】

    【而刘秀以一人之力,几乎将这些世家豪族全部打压了下去,正是有了汉光武帝的励精图治,这才有了光武中兴的盛世,还为后来的明章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秀崇尚儒学,继承了汉武帝刘彻的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东汉建立之后,他在东汉的都城洛阳修建了新的太学,大力倡导学习和教育。】

    【为了发展真正的儒学,刘秀不仅派遣大司空代表他祭祀孔子,还将孔子的后裔封为褒成侯。】

    【为什么要说刘秀是要发展真正的儒学呢?因为王莽也崇尚儒学啊!】

    【王莽篡位称帝时,一些真正的名士不能接受,纷纷选择隐居以避开王莽的征召。】

    【刘秀登基之后,为了表示自己与王莽的不同,不仅大力发展儒学,还特地将这些隐居的官僚名士找出来,对他们一一进行了褒奖。】

    【在刘秀的大力倡导下,不仅太学兴办的如火如荼,官方在全国各郡县都开始建立学校,民间也出现了很多的私学。】

    【正是因为有了汉光武帝刘秀对于儒学的大力推崇,这才有了名士辈出、文化昌盛的东汉盛世。】

    【好了,我们的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大大就说到这里,友友们还有看哪位古代名人呢?一定要记得留言投票哦!】

    【我们下一次直播,不见不散!】

    {都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咱们秀子哥可是打破了这句俗语!}

    {刘秀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家在家读书,就能考上太学,人家造反,就能三年成为皇帝!}

    {我也姓刘!我给老子祖宗丢脸了!}

    {姓刘的废物+1!}

    {秀子哥这么喜欢儒学?}

    {不是喜欢,自从汉武帝之后,儒学是治理国家最好用的学说!}

    {说是儒学,自从刘猪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已经开始兼容并包了!}

    {跟先秦时期的儒学已经大不相同了!}

    {秀子哥还去了泰山封禅来着!}

    {刘秀的功绩,去泰山封禅完全没有问题,就是泰山这个地方吧,唉!}

    {大宋,出来挨打!}

    {司马懿让洛水失去了神圣性,宋真宗又让泰山失去了权威性!}

    {宋之后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

    {就连最招摇的乾隆都不愿意去,可想而知泰山的地位掉到了什么档次!}

    {东汉的建立实在是依靠了太多世家大族的帮助了!}

    {这也没办法,实在是世家大族在汉朝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要是不依靠这些人,刘秀说不定都建不了东汉!}

    {这倒不至于,但一定会比历史上艰难很多!}

    {看三国时期就能看出来,三国时期的世家大族的力量更加强大,看看那些能够在在三国时期闯出一片天的,哪个不是背靠世家大族啊!}

    {话说下一个看谁?}

    {不知道啊,有没有人提出建议?}

    {有(举手jpg)我想继续看大唐的爱恨情仇!}

    {你说的不会是前明后暗的唐玄宗吧?}

    {唐朝的伦理关系是真的很值得说道一下!}

    {可是我想看王阳明!}

    {我想看李白!}

    {我想看张居正!}

    {我想看靖康之耻!}

    {楼上!勇士!}

    {我也想看唐玄宗!唐玄宗真的很神奇,总觉得中间被人魂穿了!}

    魂穿?什么意思?

    万界中的人们都在看着弹幕,凡是能够被后人在弹幕上提及的,大部分都是能够青史留名的,也不知道天幕上提起的这些人都是谁?羡慕啊!

    唐朝。

    “哈哈!太白!果然有你!”贺知章非常高兴。

    李太白不愧是他心中的谪仙人,李白的诗篇这般雄浑壮丽,在历史上留名是理所当然的!

    李白也很高兴!

    之前就曾经有后人提到过他的,但是如现在这般明确的说喜欢他、想要听一下他的事迹,还是能够让他心花怒放!

    历史上的皇帝这么多,这才说了几个!他可是把这些皇帝都给压下去了呢!

    李白虽然没说什么,但是那种骄傲的小表情,已经把他的心声表现的淋漓尽致。

    万历年间。

    张居正低垂着眉眼,长长的睫毛掩盖了他眼中复杂的情绪。

    他觉得自己虽然也算是为了大明做了贡献,但是在其他人的眼中,自己可是算不上什么好人,没想到后人中竟然有想要听自己事迹的人。

    难道就连后人都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想要在天幕上公开处刑一番?

    毕竟天幕之前也讲到了他们大明不是那么出色的英宗,也有后人提到了宋朝的靖康之耻。

    由此可见,后人想要听的人,那也不一定就是在青史上留下美名的人。

    万历皇帝朱翊钧偷偷看张居正。

    朝臣们也在悄悄看着张居正。

    这位首辅现在可是没人敢得罪,就连皇帝都要乖乖的听他的话!

    就是不知道后人对他有什么评价!

    有很多不服张居正的大臣们恶毒的想着:要是张居正在历史上留的是恶评就好了,这样的话,就能把他拉下马了!

    在万历君臣的眼中,张居正穿着红色的官服,手拿笏板,清俊斯文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仿佛天幕上提到的人不是他一般。

    不愧是首辅大人,真淡定!

    只有北宋的各位皇帝破大防,这个靖康之耻到底是什么!

    每次都提,每次都不说完!

    宋太祖赵匡胤看得非常的着急:“这个靖康之耻已经被提到了好几次了!大宋到底是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昏君啊!”

    宋朝的大臣们面面相觑,谁都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都是老祖宗,这,官家不知道,他们也不可能知道啊!

    “官家,臣以为,按照天幕所说,您的,您的下一任皇帝原本是晋王,那么这位造成了靖康之耻的皇帝,就是晋王的子孙,现在晋王已经不可能再登上皇位,这靖康之耻,自然也就不会再发生了。”

    曹彬的进言得到了众多臣子的认可,而赵匡胤紧皱的眉头却丝毫没有放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