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东京1991游戏制作新时代 > 第402章 通讯卡拉OK

第402章 通讯卡拉OK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银座,霍奇森的女友裕子经营的小酒馆里。

    霍奇森正蹲在吧台下面,满头大汗的连接各种线路。

    齐东海与森田端着玻璃杯,在一旁袖手旁观。

    “你大可以找个打零工的让他来装嘛。”

    齐东海笑着说。

    “这种事我交给别人不放心。”

    霍奇森忙完了手头的活。

    直起身来,只觉得眼前一黑,满是金星。

    扶着吧台缓了好一会。

    “谁来试试机器?”

    霍奇森拿出刚刚装上电池才调试好的麦克风。

    齐东海和森田不约而同的摆了摆手表示拒绝。

    今天的霍奇森,为这间小店安装了全新的卡拉ok设备。

    不过这台设备的核心部件并非昂贵的通讯卡拉ok机器。

    而是一台gameport主机。

    “还是我来试试吧。”

    一旁的老板娘裕子接过麦克风。

    这台机器原本就是为她准备的。

    由她来测试再合适不过。

    裕子拿起做成了遥控器形状的无线手柄。点了一首歌。

    “《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

    齐东海觉得歌名有点眼熟。

    “真不像是你会点的歌。”

    一旁的森田附和道。

    “我应该点什么?”

    裕子问。

    “穿和服的酒馆老板娘,当然要唱演歌了。”

    “我可还没那么老!”

    裕子白了森田一眼。

    前奏响起。

    齐东海认出了歌的旋律。

    ……

    早在互联网普及前的九十年代初。

    日本的电话运营商就开始提供isdn线路的通讯服务。

    这种线路的客户当然并不是网民。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群体,一是使用股票机终端的股民,另一种则是卡拉ok用户。

    “通讯卡拉ok”是日本特有的一种事物。

    不光是普通家庭用户有使用。

    经营性的店家之间也很早就已经普及。

    与传统需要手动更换伴唱带的老式卡拉ok设备不同。

    通讯卡拉ok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却是集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科技黄金时代之大成的产品。

    虽然最早的通讯卡拉ok机,用户需要使用纸质目录,在遥控器上输入歌曲代码来点歌。

    但点歌机所使用的微电子芯片和零部件,以当时的标准足可称为精密。

    isdn线路,是当时最先进和稳定的数据通讯线路。

    而之所以能使用这种并不算高速的网络传输和演奏歌曲伴奏,所依赖的midi技术和合成器芯片领域,日本也是独步全球。

    再加上日本厂商在音响设备领域的影响力。

    把所有这些集成起来。投入商业使用,使得卡拉ok成为是泡沫经济时代之后,日本一项独特的文化。

    但时间现在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日本的通讯卡拉ok行业,和日本其他领域一样,最终在奇怪的方向不断进化。

    不走普及路线,而是想办法提高利润率。

    在日本,像是裕子经营的这种只有一张吧台一个老板娘的小酒馆。

    往往也会安装有卡拉ok设备。

    但这台设备并不是靠点唱收费的。

    而是老板娘和客人之间活跃气氛的工具。

    毕竟,虽然这种店铺出售的名义上是酒水。

    实际上是“服务”。

    可是老板娘和客人之间,也并不总有共同语言。

    这时候,点一首歌,有助于化解尴尬。

    裕子的店铺之前很多年都并没有安装卡拉ok机。

    表面上的原因是因为这家店来的几乎都是熟客。

    不需要这种东西。

    但还有一个原因,通讯卡拉ok设备,也实在太贵了一些。

    现在一台普通配置的机器,售价往往要达到二百万日元。

    就算是入门级设备,也往往要百万日元以上。

    这价格倒是也不奇怪。

    毕竟,真正会买这东西的人,绝少有个人用户。

    大多数都是开卡拉ok店的老板。

    最起码,也是这种小酒馆的老板娘。

    可是普通的小酒馆真的需要那么专业的设备吗?

    现在这家店的店主裕子正在唱歌。

    虽然算不得荒腔走板。但音准和节奏都很有问题。

    在这种店铺里,无论是店主还是顾客,拿起话筒唱歌就是一种避免冷场的手段而已。

    除此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家庭用户同样有在家中使用卡拉ok设备的需求。

    尽管在东京范围内,大部分家庭住在墙壁和地板都不隔音的公寓里。

    就算是一户建,往往也是一户贴着一户。

    可是都市圈以外的日本人,大部分住在一户建当中。

    人口密度也没那么高。

    尤其是像这种地区,距离商业中心也远。

    去卡拉ok店也不方便。

    在家中自娱自乐就成了更好的选择。

    这一块的市场,以前并非没有人盯上。

    早在九十年代,世嘉md的时代。

    世嘉就推出了md cd主机的卡拉ok套件。

    可是当年的通讯手段,是拨号的modem。

    每下载一首歌的midi乐谱,需要几十秒的缓存时间。

    而且十六位主机的合成器水平,也只能说是马马虎虎。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md cd原本就是不怎么普及的一款主机。

    使用卡拉ok功能,还需要购买价值近两万日元的套件。

    这虽然比业务用的设备便宜太多。

    可体验,也实在不怎么样。

    而现在,使用gameport主机体验卡拉ok服务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要从一年前开始说起。

    齐东海当时与德间书店洽谈,购买德间的唱片部门“德间日本传播”。

    当时,齐东海并不是唯一的报价者。

    与其竞争的对手,是业务用卡拉ok设备大厂“第一兴商”。

    这家公司旗下拥有通讯卡拉ok设备品牌“dam”。同时还经营着连锁卡拉ok店“big echo”。

    收购德间的唱片部门。

    目的一方面是强化自家手中的版权库。

    另外一方面,德间日本传播作为一家中坚唱片公司。

    其乐曲制作能力对于制作伴唱带也有益助。

    齐东海一开始原本对于卡拉ok这部分业务兴趣并不大。

    但是竞争对手的这种做法,反而引起了齐东海的兴趣。

    gameport 卡拉ok项目也由此立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