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东京1991游戏制作新时代 > 第162章 压低成本的秘密

第162章 压低成本的秘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间回到东京游戏展发布现场之前的几个月。

    为了降低第一批gamebrick的成本,齐东海和梁冠文特意前往青岛。

    一位名叫卢载光的商人的办公室设立在这里。

    这位一口流利汉语的韩国人是一家从事中韩贸易的企业“东亚商事”的负责人。

    一九九三年开始,他就定居在青岛。

    “您的中文程度可真不错啊。”

    卢载光办公室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汉字书法。

    写的是“大智若愚”四个汉字。

    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全套的二十四史和四书五经。

    收拾的一尘不染,丝毫没有被翻看过的痕迹。

    “我是清华大学毕业的。”

    “哦,那你对中关村很熟吧?”

    “新竹的清华大学。”

    “……”

    除了主芯片交由nec生产之外。

    大部分韩国能制造的零部件,齐东海都打算通过这家东亚商事进行采购。

    作为日本的前殖民地,九十年代的韩国与日本一样,也借助于大大小小的综合商社从事国际贸易。

    在没有门路的情况下,贸然直接与韩国财阀打交道,还不如依靠这些掮客。成本反而能压的更低。

    据从中斡旋的朋友介绍,卢载光在韩国商界有一些自己的特殊人脉。别看他这家公司规模不大。做的生意可不小。

    而这次要采购的商品涵盖许多不同的行业和企业。

    除了各种电子零部件、液晶屏幕、内存芯片、负责存盘功能的sram部件之外。

    连屏幕背光板和制造外壳和按键的塑料颗粒都打算从韩国的企业采购。

    这并不是因为齐东海对韩国制造的商品有什么迷信。

    而纯粹是因为眼前就摆着一个巨大的机遇。

    当然,对韩国人来说,这算是一次劫难。

    一九九七年初夏开始。以泰国为首,一系列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市场出现波动。

    首先是各国货币开始贬值。然后是整条信用链和资金链产生裂痕。

    作为产业链上游的日韩,此时也间接受到波及。

    眼下的韩国,暂且还稳得住汇率。

    但是这种局面维持不了太久。

    年末之前,韩国就会被逼的全国捐献贵金属稳定汇率的地步。

    “梁先生,我有个疑问。为什么这笔交易的付款周期要拖的这么久呢?”

    名义上出面采购的是梁冠文。因此卢载光的疑问也是冲着他来的。

    “我们需要为圣诞商战留下足够的预算。比如电视广告和店头宣传……”

    深层科技的订货量足够两百万台掌机使用。因此为年末商战准备一次强大的宣传活动是很合理的行为。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数量,是为了压低nec芯片的报价。

    另外一方面来说,齐东海也确实对这款主机的预期销量有足够的信心。特别是如果能依靠韩国的零部件压低首发成本的情况之下。

    但是,因为最近把价值数亿美元的网景公司股票全部变现。

    齐东海手里的现金数量足够可以为这批货物付现款。

    甚至还能用一手钱一手货这种理由进一步压低对方报价。

    可是这样压下的几个点成本,对齐东海来说毫无诱惑力。

    这笔交易是采用韩元结算的。

    而齐东海手中的资金,现在还是美元。

    如果再拖延个一年半载。韩元就会再贬值六成左右。

    到时候gamebrick的成本可就不仅仅是足够保本。

    甚至通过硬件就能盈利。

    “到圣诞后再结款恐怕有困难。这话不要对外人说。我需要依靠家里一位族叔疏通环节。可是把他弄出来也需要一笔钱啊。”

    “族叔?弄出来?”

    这话听的齐东海一头雾水。

    卢载光用手指了指背后的书法作品。

    落款处写着一位连齐东海都知道的韩国大人物的名字。

    这下明白了。

    “可是您族叔不是已经无期徒刑了嘛?”

    卢载光那位叔父的新闻连日本的电视台都会报道。

    “还没有终审定谳。更何况还可以特赦。只要……”

    卢载光做了个数钞票的手势。

    这事情听起来越来越不靠谱。

    “可是我怎么能相信您族叔的影响力呢?”

    “这话不要对外人说。有一家叫大邱信用金库的银行。在韩国排名第十三位。我家叔父在位时照顾他们。只要看守所里传出一张纸条来。他们就可以贷出一笔钱来。”

    “抵押品呢?”

    梁冠文问道。

    “可以第三方信用担保。比如这位齐社长的公司给您担保。”

    “这……”

    梁冠文有些为难。

    他并不知道齐东海与他所服务的这家深层科技背后的关联。

    “可以贷款多少。”

    齐东海问。

    “九百亿韩元,也就是差不多一亿美元。”

    “我要两亿美元。”

    这差不多是两百万台掌机的售价。

    “只要追加担保的话就可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在赌韩国会变得和泰国一样……”

    不,卢载光的判断保守了。

    齐东海知道,一九九七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中,韩国受冲击要比泰国更重。

    “这话不要对外人说。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消息来源。”

    齐东海学着卢载光的口气神秘兮兮的说道。

    ……

    “齐社长,你的消息来源是哪里?”

    出了东亚商事的办公室后,梁冠文问道。

    他对刚才齐东海的话感到惊讶。

    因为这一波的金融波动,香港也受到波及。

    对公司真正实力并不太了解的梁冠文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多少也有些担忧。

    “秘密的来源当然要保密了。”

    总不能说是从历史资料上读来的讯息吧。

    “那,关于担保的事情真是多谢您了。”

    “哪里哪里,深层科技的事就是我的事。”

    齐东海说的是一句大实话。

    但仔细从脑子里过了一遍之后又觉得这句话稍有不妥。

    “我的意思是大家都是同胞。要是我不支持你,那还又有谁支持你呢。”

    两亿美元的贷款,以东海软件这种非上市企业作为担保。

    就算大邱信用金库那边有人关说也觉得没有批贷的可能。

    但如果用lifelive的名义担保就另当别论了。

    lifelive是纳斯达克的上市企业。

    光这一点,在对美奉行事大主义的韩国就已经是一块金字招牌。

    更何况卢载光的族叔确实影响力不凡。

    这笔以韩元贷出的款项很快便被批准。

    而齐东海已经盘算好了。

    半年后他就提前还款。

    而且到时候,他拿着美元去换韩元。

    韩国人还要谢谢他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