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 > 第1823章

第182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啧啧,村主任真有钱。”其中一人一脸仇富的说道。

    将人送走,又对跟在身后的老张道,“通知司机了吗?”

    “已经通知了,再来车全部在镇上停,我这马上过去,现场协调。”

    “随时关注镇上的接待能力,别拉到镇上又是满员。”

    老张面上微红,他实在是没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才会出现刚刚的情况,“放心吧,阿勤,这情况不会出现第二次的。”

    老张说着,便跟着大巴车到了镇上,

    赵勤到村部时,看到瘦了吧叽,站在那的老唐,这老儿还站得笔直,身后就差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了,

    “老唐,你也别站着了,教你一个赚小钱的机会。”

    老唐立马躬下腰,“阿勤,你终于愿意指点我了。”

    一脸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的恶心表情,“你说,我听着。”

    高兴的嘴都咧到了耳朵根后,一脸谄媚相,一看就是活不过三集的反派。

    “到镇上去进点仙女棒、小烟花啥的,晚上村部也没啥要看的,你可以到栈桥跟沙滩边卖,只许加一成五的利润。”

    老唐双眼一亮,“能卖出去吗?”

    “把吗字去掉,多进点,但我可要说清楚,东西是你卖的,造成的垃圾也得你收拾。”

    老唐再也站不住了,但现在不行,不说村干部,镇上领导都在,他可不能翘班,

    又担心,好不容易有的赚钱机会,又被别人给抢了。

    “站着干啥,去吧,真要有人大白天打劫,就你还能跟人干?”以为自己是独臂刀客呢。

    老唐唉一声,快速的跑了,不过下一刻又跑回头,“阿勤,我以前可是咱村的民兵,耍过长枪的。”

    他口中的长枪自然不是说木制的长缨枪,而是半自动热武器。

    “行行行,你能,再不去我把法子教别人了。”

    老唐跟被狗撵了一样,转瞬就没了身影。

    赵勤哈哈大笑,虽然今天游客突然涌来得多,让他有些紧张,但内心的高兴是压不住的,

    所以才会逗老唐玩,顺便让他赚几包烟钱。

    傍晚时分,酒店负责人居然在村里抓起了壮丁,不对,是抓良家妇女,

    没办法,酒店的后厨忙不过来了,

    之前来的那批,人没这么多不说,大部分是省市的,对海鲜啥的没有太大感觉,但现在来的天南地北,

    既然到海边,那就没有不吃正宗、新鲜海鲜的道理,

    所以晚上吃正餐的难得排起了队,不仅从村里抓起了壮丁,又跑到镇上借了好几个厨子,

    海鲜汇的老板叫云保平,在本地算是极少的一个姓氏,跟赵勤也算很熟了,

    这货也蛮有意思,不知道从哪听说历史上有个名人叫云定兴,然后自己就吹牛说是云定兴的后代,

    赵勤每次听到他说,就忍不住想笑,就算要硬认个祖宗,你也该找个好点的货色啊,

    云定兴的节操比吕布还不如,说三姓家奴都有点抬举他,先是把女儿嫁给隋太子杨勇,杨勇被废,他又投靠杨广,

    杨广被杀,再投靠王世充,后边好像投了李世民。

    “阿勤,要不你把村酒店包给我吧,你放心,一年我给这个数。”说着,他伸出两根手指。

    “200万?”赵勤瞪大眼,自己的乡味也不敢说一年稳赚200万啊。

    云保平双眼瞪得更大,“你把我卖了差不多,20万。”

    赵勤轻切一声,想屁吃呢,“老云,你就别胡思乱想了,大白天不适宜做梦。”

    “阿勤,要不我再抬抬?”

    “行了,等村旅游真正起来,镇上必然受益,与其惦记着村里这块,你还不如回去想想,把你海鲜汇给扩大些,

    我可以保证,再过一年,镇上会冒出十个以上比你海鲜汇更好的饭店,

    老云啊,这才是你该想的。”

    “真的?”

    赵勤懒得再搭理这货,对方也反应了过来,“老哥欠你个人情。”

    “下次带船工去你家吃饭,你给免单。”

    “哈哈,好说好说。”

    看着老云离开的背影,赵勤暗骂了一声奸商,好说你倒是答应啊,槌子货。

    “阿勤,海鲜性凉,易引风邪,咱也得注意点。”王家声提醒了一句,

    赵勤愣了愣,随即重重在大师兄肩头一拍,“师兄,谢谢你的提醒。”

    说完,便再度跑回村部,找到还没走的老孙,“领导,我看不少顾客,今天都在吃海鲜,这玩意有的人容易过敏。”

    “哟,这点我忘了,我让镇卫生所安排医生,晚上到这边值班。”

    听老孙这么说,赵勤也才放下了心。

    过敏不同他病,靠针灸效果不显,况且声哥没有从医资格证,除了极为信任的亲友,赵勤也不会让几个师兄再出手。

    说了晚上回家吃饭,见这边安排得差不多,赵勤偷偷溜号了,

    不过也没消失太长时间,回家吃个饭,顺便拿着打包盒,给老孙和赵安国带了一份,相信大家这一天忙的,也无心安排吃饭的事。

    回村部的路上,他绕了一下到小吃摊的地方看了眼,发现这里不说人山人海也差不多了,

    就连奶茶店门口,都排了足有三四十号人,

    负责这边的生产队长,正带着人搬桌椅,见他在一边,便上前解释了一句,“阿勤,准备的桌椅不够,我只能到几家凑了一些。”

    “辛苦了王叔,看着不行明天再让市里送一批,这钱省不来的。”

    “我跟主任说过了。”

    就在这时,就听有人喊,“老王,我们的鱿鱼清空了,村里还有现成的吗?”

    “我去拿。”老王顾不上打招呼,骑着三轮车又风风火火的跑了。

    酒店建时,里面就有一个冷库,刚好能储备两边要用的食材。

    村民们是热情的,不管有多少分红,现在至少每家都有一人在村里干活,工资可是实打实的,

    对于渔村来说,以前家里的妇人除了在岸边淘海,平日里就是忙家务、晒咸鱼或者补补网啥的,没多少进项,

    现在不同,只要不是懒蛋,村里总能找到活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