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弘毅书记说到做到,真把大伙领山里去了。
直到多年之后,这几位衙内才意识到,刘弘毅对他们是真的好,发自内心的好。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就是给他们赚了无数“功德”,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安心一些。
两台吉普车离开宁州,前往壮安。
辛元嘉现在已经完全具备了一位基层管理干部的思维,一路上,都在和刘弘毅探讨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以他的出身,家族的显赫,自身的级别和条件,以及国家决定多多使用年轻化干部的大方向大政策,他这次下基层,起步就是一个副县长。
“弘毅,这个道路交通条件很差啊……壮安还是省会城市的辖县……”
为了表示对朋友们的亲近,刘弘毅亲自驾车,辛元嘉和他同车,艾小雨徐文心和另一位女孩子挤在后排,一路上叽叽喳喳的,热闹非凡。
“元嘉哥慧眼如炬,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刘弘毅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笑着答道。
“修路,是现阶段主政地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哪怕财政再穷,困难再大,都要想办法先修路。不能等不能靠,先修好一天,就先受益一天。”
正在后座和艾小雨两人聊天的徐文心插口说道:“弘毅,修路不是国家的事吗?光一个县里修好路,没什么用吧?”
刘弘毅说道:“还是有用的,县域范围内的经济流通,也是重要一环。等大伙儿到了壮安,就能体会到了,贫困区县的基层交通状况,到底有多糟糕。就现在,壮安的山区,还有很多人一辈子没到过县城。”
“这种极度落后的交通状况,不但严重限制了物资的流通,也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后边这个问题,比前边那个问题还要严重。”
“任何创造,都基于内心强烈的需求。没见过世面,没见过新事物,又怎么会有创造的需求和欲望呢?几千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科技发展缓慢,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什么说战争是科技最好的催化剂?”
“战争虽然很残酷,但因为双方都极度的渴求胜利,所以都拼命地研发新武器新科技。等战争结束之后,这些科技就能逐渐转化为民用。”
“这个道理,放在地方治理上,也是一样的。”
“一定要有流通,有刺激,才会产生旺盛的需求。”
“想要物资流通,想要让更多的人见大世面,修路就是第一要务。首先就必须让他们从偏远地区走出来。山区到镇上,镇里到县城,县城到省城,省城到北都,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见识广了,心里自然就会冒出更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只要有百分之一落到实处,对整个市场的刺激和发展,就是难以想象的巨大原动力。”
辛元嘉笑道:“弘毅,你是不是做什么工作都有一套理论支撑?”
刘弘毅大笑起来,说道:“元嘉哥,差不多是这样吧……这是理工男的通病,无论做什么,首先就会想到理论和规律,这么干到底合理不合理,哈哈哈……这个算是一种优点,但同时也是一种制约,有利有弊吧。”
“政治思想工作,理论宣传工作,那还是需要以文科生为主。”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嘛。”
辛元嘉是文科生,所以刘弘毅这段话是必须要加上去的。
而且刘弘毅从来没有文理科的偏见,理科生里有大拿,文科生里也有很多的牛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