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中原市’这个名字有着天然的包容性。它能够将凯丰、洛州以及周边地区的特色文化有机整合在一起,打破地域文化的界限,形成一个全新的、富有活力的文化共同体。无论是凯丰引以为傲的宋文化,还是洛州独特的地方文化,都能在‘中原’这个大框架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共同为城市的文化繁荣添砖加瓦,这与张书记所期望的追溯民族根源、展现文化多元性的理念其实是不谋而合的。”
“再看城市的未来发展,在当下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一个大气、富有时代感的名字对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至关重要。‘中原市’,简洁有力,一听就知道这是一座位于中原大地核心区域的重要城市,其蕴含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潜力不言而喻。它既彰显了我们立足中原、面向华夏的雄心壮志,又能让外界迅速捕捉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发展优势,为吸引投资、人才和资源创造有利条件。这种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塑造,与郭部长所强调的与时俱进、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观点高度契合。”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认为‘中原市’是一个既能传承历史文化,又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绝佳选择。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
徐雨萌双手交叠,神情专注地听完沙溢的发言,微微颔首,接过话茬:“沙副书记的分析鞭辟入里,我深表赞同,也越发坚定了我对‘中原市’这个名字的看好。”
“从经济发展的视角出发,一个响亮且富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称,能极大地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中原市’这三个字,本身就是一张极具影响力的名片。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在选址、投资布局时,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大的城市。‘中原’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概念,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着极高的认知度,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中原市’这个名字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格局。当我们以‘中原’为定位进行城市规划时,就不会局限于原有的洛州和开封的地域框架,而是站在整个中原地区的高度,统筹考虑交通、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布局。比如,我们可以规划构建一个以中原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区域内城市间的快速互联互通,这不仅能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还能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整个区域协同发展。”
“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层面来看,‘中原市’能更好地整合和传播中原文化。我们可以借助‘中原’这一文化符号,举办各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如中原文化节、中原国际艺术展等,吸引世界各地的目光聚焦于此,让中原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我们。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还能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我们要着眼未来,以更宏大的视野和更高的格局来推动城市的发展。‘中原市’这个名字,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了时代的活力与机遇,是我们开启城市发展新篇章的理想选择。”
虽然说是在讨论一个城市的名字,但实际上在某些时候还是以权力最大那个人的思想为导向的,省委书记高山青虽然是一把手,现在中南谁是真正的老大,大家心里都清楚,徐雨萌的表态自然不能不引起其他常委的重视。
可以说开始省委宣传部部长薛炳林、省委统战部部长王世明的发言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省委副书记沙溢的意见也只是“仅供参考”,省长的发言,那就是高屋建瓴了,如果这时候再提出明显的反对,那和刚才的讨论性质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个时候洛州和凯丰合并后的新城市名字用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在新城市名字上对省长的的态度。
省长的意见必须是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