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希望工程横空出世
刘弘毅的工作效率一贯极高。
一行人抵达壮安,刘弘毅便开始给他们分发“装备”。
每人一台尼康f3单反相机。
辛元嘉徐文心等人都是识货的,拿到这台相机,吓了一跳。
徐文心疑惑地问道:“弘毅,你们县里用这么高级的相机?”
这台尼康f3,市场售价1800元,在八十年代初期的大陆,是如假包换的顶级奢侈品。要知道,普通工人需要花三年的工资才能买一台这样的相机。
就算是刘弘毅这位县委书记,单纯靠自己的工资,也得一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钱。
而现在,刘弘毅给他们几个,每人发了一台。
刘弘毅笑道:“这不是县里的,这是我个人买的,送给你们做礼物。”
徐文心双眉轻轻扬起,有些严肃地说道:“弘毅,这样的礼物,是不是太贵重了?”
1982年,送你一台尼康f3,相当于什么档次呢?
就好比在后世,送你一台几十万的宝马轿车。
刘弘毅笑了笑,说道:“第一,我很有钱,这一点你们是知道的。我花自己的钱,送礼物给朋友,应该不违反纪律和规定。”
徐文心摇摇头,忍不住抿嘴一笑。
死凡尔赛!
“第二,你就要出国留学,送你一台相机,你多拍一些国外的好风景,到时候给我们都好好欣赏一下。还有啊,你在学习之中,可能也用得上照相机。”
徐文心笑道:“我说不过你。你反正全是道理……”
道理叔刘弘毅,没毛病。
实话说,这种高档相机,徐文心是真的很喜欢。
现阶段,照相是国内许多年轻人最大的爱好之一,并且代表着一种高档生活的时尚潮流。但大多数人,只能去照相馆。朋友聚会,郊游踏青的时候,谁能挎一台相机,那必定会成为聚会的焦点人物,所有人都要听他“摆布”。
一般来说,能有一台海鸥相机,就足够炫耀的了。
尼康f3,也要徐文心他们才识货,普通人不要说没用过,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牌子好吧!
她马上就要出国,实话说,心里是蛮纠结的。
这一去就是好几年,等她回国,说不定刘弘毅和艾小雨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现在刘弘毅送她一台相机,也是个念想。
辛元嘉笑着问道:“那我呢?你送我相机的理由是什么?”
刘弘毅笑道:“你是我哥,这个理由够不够?”
辛元嘉大笑。
“够!”
“太特么够了!”
他可不是那种书呆子高干子弟,他考上大学之前,在煤矿插队,真的下过井,而且还是掘进班长。凡是下过矿井的人都知道,那全都是一堆糙汉子。
能当掘进班长的人,没点粗野之气,绝对镇不住那帮整天在生死边缘转悠的井下工人。
“元嘉哥,你马上就要下基层锻炼。很多时候,用数据,用相片说话,比纯粹的文字报告,要生动得多,更有说服力。”
“嗯,这个理由很大,我被你说服了。”
辛元嘉也不是那种假模假式,扭扭捏捏的人。他把刘弘毅当哥们,自然就能坦然接受刘弘毅送的礼物。再说,他们不是连京城好韵饭店和春天大酒店的股份都接受了吗?
除了相机,刘弘毅还送了他们每人一双高级运动鞋,防滑的。
难得的是,他记得每个人的鞋码子,送的运动鞋都很合脚。
这份功夫,可了不得。
让辛元嘉等人对他的为人处世,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个人,怎么可以能干到这种地步?
科研全能,理政全能,为人处世竟然也是全能!
他不是妖孽,谁是妖孽?
除了运动鞋,每人一件漂亮的透明雨衣,一顶遮阳帽,一个小巧精致的水壶,另外还有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和手电筒,全都装在一个黑色的挎包里。
那个挎包也是尼龙材质的,做工很精致,显得十分高档。
搁在后世,尼龙材质被嫌弃得不要不要的,但在1982年,却绝对是高档货色的代名词。
“不是,弘毅,你这是什么安排?感觉上,每人再发一杆枪,就是进山剿匪了!”
刘弘毅笑道:“没有匪可剿,但进山是真的。我们这就出发,前往青桥,今晚上就在青桥那边过夜,明天上山。”
“这次啊,带你们几位去考察一下壮安的山区教育情况。”
“实话跟你们几位说,壮安的教育太落后,主要还是没钱闹的。建国三十多年,壮安一直都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极度紧张,每年的财政收入,都不足以维持县里的基本开支。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都需要上级拨款。”
“就这样,现在县财政还欠着五六十万的外债。”
“在教育上的投入,远远不足。”
“更不用说山区教育了。”
“你们都知道,我对教育工作一贯都是比较重视的。楚州的财政收入增长之后,我就给我父亲建议,在全地区建新学校……在壮安,我等不了那么久。”
“如果等到壮安的经济发展起来,财政能够自给,再去加大教育投入,最少也是两三年后的事儿,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我打算发起一个捐助工程,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贫困山区的教育问题。嗯……其实最主要的是,我想要让国外的华人华侨,给我们的教育捐款。”
“现阶段,我们搞改革开放,很多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对我们的政策还不是很了解,心里有顾虑。可是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其实都是心怀故国的,想要为祖国的发展强大做一些贡献。”
“所以,我就打算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报国有门。”
“纯粹的捐款办学,和投资办厂不一样,不涉及到太多的政策难题,他们心里的顾虑会小得多,同时也算是一种投石问路。”
“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好,这个捐资办学的慈善工程,应该是可以做起来的。”
“连这个工程的名称,我都已经想好了……”
那还用问吗?
肯定想好了啊!
必须叫“希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