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乡村荒唐往事 > 第421章 生活如磨盘

第421章 生活如磨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很快,牛春生就来到了县人民医院。

    “春生,真的太谢谢你了!”

    当牛春生将三万块钱交到李秀兰手上的时候,李秀兰感激落泪。

    她略微佝偻的身躯,直接就要给牛春生跪下了,也唯有跪下,才能感谢他的恩情。

    “秀兰嫂,别这样,举手之劳而已。”

    牛春生连忙扶住她,不让她跪。

    看看李秀兰那苍老如树皮的面容,简直比牛春生老了一辈那样,牛春生心里就更加唏嘘了。

    生活这一把无形的刀,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容貌。

    都说相由心生,看李秀兰这一脸的苦相,就知道她这些年过得非常不容易。

    “春生,你帮了我太多了!除了给你跪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的恩情!”

    李秀兰擦着眼角的泪水。

    牛春生忙说道:

    “你别这样,我当你是朋友,你这样可就客气了。”

    然后还催促道:

    “你赶紧拿钱去缴费吧,我还得回公司忙,就不在这里多逗留了。”

    李秀兰忙说:

    “那你先去忙,回头我一定会将钱还回给你,我家不是没钱,只是来的时候太过匆忙了,忘了带存折下来。”

    “那我走了,再见。”

    牛春生遵照他老婆的意思,在医院停留了一小会,就找借口离开了。

    如今他对李秀兰,单纯就是同情怜悯,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丝别的想法。

    而且他也知道,他不能去介入别人的因果,更不能去承担别人的因果,他不是圣母,不是神仙,他只是一个俗人。

    一个为了自己的小家奋斗的俗人。

    排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其次是事业。

    对李秀兰这个老朋友,他最多也就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

    李秀兰拿着从牛春生那边借来的钱,立马就去收费窗口交了费。

    签了手术风险同意书之后,王长根很快就被推进了手术室里面去救治。

    “小华,你回家去,将存折带过来,下午去信用社取了钱,然后就还回给你春生叔。”

    李秀兰和王小华坐在手术室外面的家属等候区,李秀兰对王小华说了这么一句话。

    她这人就是这样,不想欠别人人情。

    牛春生对她实在太好了,她必须尽快把这三万块钱还回去,不然心里会不安稳。

    “妈,要不后面再还吧,爸的医疗费具体需要多少,还不确定,说不准还需要花更多的钱……”

    王小华满脸愧疚。

    现在他已经完全恢复理智。

    不再像之前怒斥他父亲的时候那样情绪失控。

    所以他给出了这么一个对这个家最有利的建议。

    他还说道:

    “再说了,春生叔也不缺这三万块钱,我们迟点还应该没关系的。”

    李秀兰却说:

    “小华,你要记住,这世界最难还的债,就是人情债,你春生叔这三万块钱,能尽快还就尽快还,实在没钱了,我会打电话给你大哥二哥,让他们给点回来就好。我知道你很有自己的主见,但是这次就听妈的,好吗?”

    李秀兰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恳求。

    王小华看着他母亲,沉默片刻。

    最后同意了。

    “好,那我现在就回去拿存折,取了钱今晚就去春生家一趟,将钱还回给他。”

    李秀兰忙说:

    “那你快去快回,存折在我和你爸睡的那个房间,床头旁边的柜子,最上面一格的一个月饼盒里面,一个红色塑料袋扎着。”

    “密码是多少?”

    “密码是你你爸设的,他说是你农历生日,以前都是你爸去取钱的,我没怎么去取过,你先去试试,要是密码不对,再回来和我说。”

    王小华鼻子不由一酸:“好好,那我这就回家,你将家里钥匙给我。”

    王小华从李秀兰手里,接过家里的钥匙,然后立马出去外面,乘坐公交车回山沟村。

    中午这一趟公交车,车上的乘客不是很多。

    王小华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车窗外不断往后流转的风景,心里的思绪在不停地起伏波澜。

    他在想,要是他父亲有个三长两短,他该怎么办?

    他在想,他为什么那么冲动去说出那些伤人的话?

    他在想,他以自己的认知去评判父亲,是不是也是一种顽固,一种倔强?

    他的脾性,本质上是不是和他父亲没多大区别?

    他想了很多很多。

    脑子里很乱很乱。

    高考那些超难的题目,他都能轻松找出答案。

    可如今面对人生的这些问题,看似很轻易就能得到答案的问题,他却茫然了,他有些手足无措了。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眼下这问题,是他亲手制造出来的。

    无论最后得到的答案是什么,都会在他心里成为一道坎。

    一道可能会让他自责一辈子的坎。

    回到山沟村,王小华找到了家里的存折。

    打开存折一看,发现存折上只有34元钱。

    这个数字,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看看取款记录。

    最近半年取了好几次几万块的,应该是都用在了建造新楼上。

    如今楼房的主体已经建起来,墙砖也砌地差不多了。

    剩余的这七万块钱,应该勉强能够做成整个毛坯房。

    可如今,父亲这一倒下,就别想着建楼了,存折里这点钱,够不够医药费,都还不好说。

    楼房再次烂尾,似乎已经成为定局。

    一想到这,王小华心里的愧疚,就又化作一把把的刀子,在狠狠地剐着他的心窝。

    他狠狠地抽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子,抹干眼角的泪水,这才去公路边候车。

    等了约莫半个小时,坐上乡村公交,王小华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回到了县城。

    县医院附近,恰巧有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

    王小华走进去排了一下队,然后拿出存折取钱。

    银行的工作人员让他输入密码,他将自己的农历生日输进去,密码对了。

    “要取多少?”

    “三万……不对,七万吧,取七万出来。”王小华心想,将七万取出来,后续如果还需要医药费,就不用再跑来第二次,存折取钱,挺麻烦的。

    “这存折是你本人的吗?”

    工作人员看了王小华一眼,眼神里有一丝警惕,就多问了这么一句。

    “不是,是我爸的,我爸现在在医院,急需要用钱。”

    “那你让你妈来取,你一下子取太多,我没法给你办理。”

    工作人员回了这么一句。

    王小华无奈,忙说:

    “这是我家户口本,这是我身份证,我可以证明我和我爸的关系,我妈现在正在医院,是她让我来取的,这都不能给我取钱吗?”

    工作人员冷冷说道:

    “不能,谁知道你是不是偷家里存折出来的,让你妈过来,我才能给你取钱,这是上面领导定的规矩,我也没办法。”

    工作人员这态度,其实也是没办法。

    因为农村可没少发生过,儿女偷家里的存折出来取钱,将钱乱花掉的事情。

    事后父母一般都会到银行大吵大闹,要银行赔偿。

    为了避免这种纠纷,有些银行就出台了这么一条规矩。

    子女带着父母存折来取钱的,必须有父亲或母亲的陪同之下,才能让他们取钱。

    若是以前的王小华,估计会因此而和银行的工作人员较劲,要他们出示不给他取钱的相关法律条款,给不出就要举报。

    就如做数学题那样,每一步骤,你都得逻辑严谨,都得给我证明你的做法是对的。

    可现在他已经没有那种脾性了。

    他只连连点头:

    “好好,那我这就去叫我妈过来。”

    生活,就像是一个磨盘,再坚硬的棱角,都终归有被磨平的可能。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