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假太监回眸一笑百媚生 > 第558章 罪己诏

第558章 罪己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丁威可怜兮兮双手一摊。

    “你们把皇位传给我,我只能砥砺前行。”

    众人笑。

    乐槿如笑吟吟的说道。

    “不要以为我们就轻松,我们要为你生儿育女,从怀上孩子的那一刻起,每时每刻不是在受磨难?”

    丁威笑着说道。

    “是,所以母爱是伟大的。”

    丁威这一句话,获得在场所有女人的赞赏。

    阳信笑着问裘瑶。

    “大姐,害喜真的很难受吗?”

    裘瑶笑着摇了摇头。

    “我觉得还行,就是反胃,惧油腻。”

    乐槿如接话道。

    “你害喜算轻的,我前几个月,吐的翻江倒海,连肚中的黄疸都要吐出来。”

    裘瑶问道。

    “你现在不吐了吗?”

    乐槿如笑着点了一下头。

    “现在不吐了,但是肚子大了,睡觉转身甚是不便。”

    阳信笑着说道。

    “你这是幸福的不便,我要是怀上,我时刻双手抚摸着肚子。”

    众人哈哈大笑。

    。。。。。。

    卯时,朝暝冉冉东升。

    钟落上的鼓声敲响。

    在裘瑶寝宫的丁威刚睁开眼。

    几个太监和宫女在寝宫门外等候着。

    看着蜷缩在自己怀里的裘瑶,丁威温柔的吻了裘瑶一下。

    随后,丁威轻轻拿下压在自己身上葱白玉手。

    被丁威一吵,裘瑶慵赖的转了一个身,随即,裘瑶又睡了过去。

    看着怀有身孕的裘瑶嗜睡。

    丁威轻手轻脚下了床。

    听到屋里有了动静,当班的太监宫女全都打起了精神。

    众人鱼贯而入进屋准备服侍丁威起床。

    丁威用手指做了一个嘘声动作,然后用手指了指旁边的侧房。

    众人进到侧后,侍女用银盆端了热水伺候丁威净脸。

    梳洗结束。

    丁威御用贴身太监头顶着黄云龙缎面的包袱走了进来。

    贴身太监给丁威请过安,侍女服侍着丁威穿上龙袍。

    等丁威穿戴整齐。

    侍女端着一碗银耳羹和冰糖燕窝走了进来。

    这二碗养生汤温度正好,不烫也不凉。

    一想到乐槿如和裘瑶都怀上,丁威心情大好,很快将二碗养生汤喝了个精光。

    喝完养生汤,丁威去往花园简单的散了一会步。

    散完步,到了真正意义上用早膳的时候。

    因昨夜丁威住裘瑶寝宫,所以御膳直接传到裘瑶寝宫。

    膳房太监负责摆好膳桌,铺好桌单。

    一切准备妥当后,侍卫通知御膳房开始传膳。

    很快,太监们便手捧红色漆盒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餐桌。

    传膳完,无关人员全部退下,只留下了侍膳太监。

    御膳上齐,丁威入座。

    四名太监垂手立于丁威身后。

    一名年长的侍膳太监站在一旁,负责给丁威布菜。

    膳桌用三张桌子拼成,中间一张桌子供丁威进膳用。

    上面摆放一些时令鲜菜和水果。

    侍膳太监在每道菜上放了一块银制半寸宽、三寸长小块试毒牌。

    试毒检验完。

    尝膳太监每道菜尝了一口,验证无误。

    丁威一指前面看中的那道菜:“那道菜。”

    丁威示意侍膳太监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点盛至碗中。

    等侍膳太监将自己点中的菜盛至碗中,丁威端起碗吃了一口,龙颜大悦。

    “好,赏。”

    丁威又吃了一次,大赞道。

    “不错。”

    丁威还想再吃第三次时,侍膳太监急忙阻止。

    “皇上,保重龙体,再美味的菜也不能吃第三次。”

    丁威有点不满的说道。

    “没事,朕喜欢吃这道菜。”

    侍膳太监额头冒着虚汗,此刻,他只能抬出皇后娘娘。

    “皇上,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况且,左皇后千叮嘱万叮嘱,皇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贪食,免遭毒害。”

    看侍膳太监搬出乐槿如,本就惧怕乐槿如的丁威一脸无奈的说道。

    “那好吧。”

    侍膳太监赶紧叫了一声。

    “撤。”

    其余太监立即上前将这道菜给撤了下去。

    丁威一脸叹息,以后再也见到这道菜了。

    丁威用着早膳时,大臣们也在去上早朝的路上。

    武官骑马,文官坐轿。

    很多大臣没来得及用早膳,口中都含着一片人参在充饥。

    早朝的路上,也有很多官员在背诵奏章报告,以免上朝时挨训。

    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在上朝的时候,能够脱稿向皇上禀告国家大事,毕竟在皇帝面前可没有机会照本宣科读报告的机会。

    大臣们到了皇宫城外候着。

    在皇宫门口的“下马碑”,无论多大的官,多大的派头,全都下马、下轿、步行。

    这是规矩。

    时辰到,鼓声响。

    守候已久的大臣们依次入门。

    穿过太和门,再穿过太和殿广场,到了金銮殿大殿门口广场依次列好队。

    全员肃静。

    这时,一个太监用力鸣鞭三下。

    皇上即将驾到,此时此刻,连咳嗽都没有。

    入了金銮殿,丁威坐在龙椅上。

    大臣们跪伏地口中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丁威一脸威仪的一抬手。

    “平身。”

    待大臣起身后,丁威问道。

    “众爱卿,可有本奏?”

    大臣杭志诚出列。

    “皇上,臣有本启奏。”

    丁威一抬手。

    “爱卿请奏。”

    杭志诚开始启奏。

    “启禀皇上,南河附近发生一场震级为八级的大地震,倒坏城堞、衙署、民房,死伤人民甚众。。。。。。”

    等杭志城汇报完,政治经验成熟的丁威立刻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并进行深刻反思和检讨。

    丁威痛心的说道。

    “朕即刻下道‘罪己诏’,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南河,坏祖宗庙,朕甚惧焉。”

    接着,丁威继续说道。

    “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

    一听皇上检讨自己的德行,还主动承担责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最近做了亏心事的一些大臣赶紧趁此机会进行纠正和救赎。

    “皇上,臣请求皇上恩准微臣前去灾区,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

    “皇上,微臣请愿支援灾区。”

    “皇上,微臣请愿前往灾区贡献绵薄之力。”

    “皇上。。。。。。”

    “皇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