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成极品恶婆婆儿孙满堂去逃荒 > 第336章 吃啥吐啥

第336章 吃啥吐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韩淑兰的这一胎怀的很辛苦,吃啥吐啥。

    李兰珍一日三餐都给他喝的是空间的灵泉水恨不能把她泡进灵泉水里。

    白厚朴他们配了草药每天一碗药汤喝着。

    但是,这些措施没有收到多少效果。

    几家子人都跟着犯愁,韩明湘整天也是着急上火的。

    李兰珍真想把韩淑兰带进空间里去。

    后来想一想,就算她进了空间,依然是昏睡不醒的。

    她这副样子李兰珍和刘招娣两个人就没有再让她去大食堂吃饭。

    每天在自己家院子的厨房让婆子做饭开小灶。

    李连珍带回来的八个丫鬟婆子当中有三个婆子。

    她们在原主府上都是跟着当家主母的。

    所以李兰珍就挑了一个婆子过去侍候韩淑兰。

    两个书童回来以后也直接交给了韩明湘。

    他简单考核了一下对李兰珍说。

    “娘,这两个孩子品行不错,《百家姓》都会写会背,手脚也挺勤快。

    娘,谢谢你为我考虑这么多。”

    “谢啥?我是你娘,你好好读书,来年考个举人老爷回来,娘就高兴了。

    还有啊,你媳妇最近怀孕吐的不行。

    你晚上还有时间进去密地里读书吗?”

    “有,等到她睡了以后,我就过来找娘。

    密地书房里的书籍,我都分门别类的分开了。

    抄写了一本关于农业种植各方面的书给了张松树大哥。

    他看了以后说很有用处。

    《三十六计》,我抄了两本,给了二哥和大哥每人一本。

    徐夫子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想让我问问你,能不能让孩子们都抄写一本?”

    李兰珍抬眼看他,“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这本书在桃花源炒可以,但是万万不能够流传出去。”

    “对啊。明湘不要忘了,目前我们这桃花源里还有三个朝廷命官呢!

    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

    还是先暂缓,不要让他们抄写吧。”

    “行,我也这样想的,我和苏晨两个人抄写就可以了。”

    李兰珍稍稍一思索就说道。

    “加上昊公子和苏倍盛两个人一起抄写。”

    韩明湘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李兰珍,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李兰珍想的是,《三十六计》让太子早早的解除是好的。

    他是储君,将来也要坐在那个位子上的,早早学习谋略,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对外都御敌都是不错的。

    “娘,你是不知道,你教给我的算数口诀,徐夫子和两陆夫子两个人不住的说道妙啊!绝妙啊!!

    高兴的整天乐呵呵的。

    恨不得让我用一天时间把学堂里的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教会。”

    李兰珍也笑了起来当然是绝妙。

    就是在韩明海走之前,她也给他教了表格统计办法,让他用在经商统计货物,或者计算来往账目上面。

    当时韩明海就说这个很好学,一目了然。

    想到这里她就说。

    “也不知道你大哥现在怎么样了?都出去一个多月了。”

    “娘,你放心吧大哥是跟着华掌柜出去的。一定会没有问题。”

    这一天,母子两个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

    李兰珍又带着一个婆子过去给了他爹娘。

    李二憨和叶氏感谢女儿体谅自己的辛苦,又心疼女儿各方面对他们都考虑的周到体贴入微。

    他们两个倒是没有推辞,知道推辞也不起作用,索性答应女儿,让她高兴高兴。

    “闺女啊,娘谢谢你啦,你自己也留着,不要让自己太累了。”

    “娘,我知道呢,这位花氏花婆婆,点心茶饭手艺都不错的,你想吃点什么就告诉她。”

    花氏走上前来,对着李二憨和叶氏行礼。

    “老奴见过老爷夫人。老奴会做各式点心,您想吃什么只管吩咐。”

    叶氏笑着说,“好好,来我们家,只要不背叛我们,好好做事就行。”

    李兰珍看了一眼叶氏,心里赞叹着自己娘就是不错,她原生家庭里爹娘宠着她长大,过了几年好日子。

    不用她教都知道怎么训练下人。

    五个丫鬟,给了韩月梅一个,韩玉梅给她起名桔梗。

    给了老大媳妇张玉娘一个丫鬟,起名叫做织锦,给了许妮子的丫鬟,起名叫做子姜。

    李兰珍知道了以后笑了半天。

    这几个孩子呀,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给丫鬟们起名字。

    剩下一个婆子,两个丫鬟,都留在了自己跟前。

    婆子姓陈,李兰珍唤她陈娘,两个丫鬟,一个叫做豆蔻,另一个叫做流珠。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桃花源里的大大小小没有一日空闲下来,每天都忙忙碌碌的。

    开垦荒地的人们还在继续。

    水稻抽出了稻穗沉甸甸的。

    水稻田里的鱼儿,最大的也长到一斤七八。

    刚开始,张德水生怕鱼儿把稻苗吃了。

    整天眼睛一睁开,就是去水稻田里观察水稻。

    十几天下来,他自己紧张又累个半死。

    也没有发现水稻田那棵秧苗被鱼儿吃了。

    反而是水稻长的旺盛,鱼儿在水里也日渐肥硕。

    他这才信服了李兰珍的说法。

    每次在吃饭的时候,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跟大家讲述,他今天去看水稻的时候,鱼儿怎么样欢快的在稻田里游着,稻苗每天都能长一截。

    还告诉大家,这个稻花鱼啊,我看能行!

    苞米地里活最多。

    土地肥沃庄稼长的好的同时,杂草也疯长。

    所以苞米地里要除草。

    最近一段时间,大大小小的人们就集中在苞米地里的除草。

    这个活其实不好干的。

    苞米叶子狭长,叶子边缘有看不见的齿。

    不防备的,就会让苞米叶子划伤胳膊,脖子脸。

    划拉一下,立刻就会出现一道红红的印记,汗水流过,生疼!

    后来李兰珍就跟妇女们说了一种帽子。

    帽檐长长的,可以用芦苇或者是蒲叶编织。

    帽子一周缝上一块旧的布子,一直提到肩膀上,前面用一根带子系在脖子下面。

    这样又可以防尘,还可以防止让苞米叶子划伤脖子和脸。

    这一天,徐夫子找到了李兰珍,告诉她关于韩明学习的事情。

    “兰珍妹子呀,我觉得还是把明湘送去幽州府书院里去学习。

    我感觉我目前的水平,给不了他多少,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送他到幽州府的书院里去。

    这样明年秋闱科考的时候,他的把握要比较大一点。”

    “行,我回去和他商量商量看。”

    晚上的时候,李兰珍就去找韩明湘说起这件事情。

    ”娘,我知道了,夫子和我说过了。

    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在这里学习,一个是每天可以去密地里书房看书。

    那里面的书要比我接触到的书肆里的书更加多,而且,书籍种类繁多,儿子觉得受益匪浅。

    另外一个,在密地里学习,我的记忆力和精神头都非常的好。

    而且,徐夫子的学识足以教授我去参加科考的。

    平时我和陆伯言陆夫子也经常切磋。

    所以我不想离开这里。”

    说完,他就看着李兰珍,怕他娘强制他去幽州府的书院。

    李兰珍想想也对,她曾经听玄参说过徐老夫子家族的事情。

    说他学识渊博,当年先皇还想让他进京做太子太傅,被他拒绝了。

    “行,我觉得你分析的也很对,那你就留在这里吧,娘也不想让你去学院里,吃不好,住的也不好。”

    后来李兰珍告诉了徐夫子他们娘儿俩的商量结果。

    听到李兰珍夸赞他学识渊博,徐老夫子还自豪了很久,对韩明湘的教学更加上心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