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毒士:以身入局,自请女帝诛九族 > 第142章 红河,通往身毒古道的捷径

第142章 红河,通往身毒古道的捷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曾大人,这是什么河?”吴良问道。

    不明他是什么意思,曾喜答道:“乃是红河。”

    就像名字一样,红河河水通红,这是因为它流经的上游区域,有大片的红色砂页岩地层,河水冲刷土地,红色颗粒掉进河中,使得整条河显现红色。

    果然是红河!

    吴良清楚记得,红河也是一条发源于国内的大河,更关键的,它的源头在苗地。

    也就是说,只要顺着河流走,就能到达苗地,就能找到真正的身毒古道。

    吴良面色平静如常,又开始忽悠道:“这条河流,便是身毒古道的一部分。”

    这个说法没法判断真假,但也有几分道理,曾喜一怔,道:“那便请吴大人带路。”

    红河两岸山势险峻,滩涂众多,同样的也长满了密林,但比起别处,要好走的多。

    吴良拔转马头,沿着红河南岸缓缓而行,曾喜带兵随后跟上。

    走了几步,吴良停马提了要求:“曾大人,可否让一些士兵在前头开路,我们只要沿着河岸走,就能到达目的地。”

    这个要求并不过份,曾喜马上派兵在前头开路,砍树割草,驱蛇消瘴。

    这么一来,行军的速度变慢了,但也更加的安全了。

    接连走了有四五天,曾喜察觉到不对劲,问道:“吴大人,你不是说天竺在西边吗,怎么我们在向北走?”

    吴良不答反问:“曾大人,从望北关到交趾城,难道是直直一条道路吗?”

    曾喜不说话了,闷着头驱赶士兵开路。

    又走了有十多天,士兵来报:“曾大人,带的粮食不多了。”

    “还能支持几天?”

    “大概还有半个月的量。”

    运粮是这个时代最难办的事情之一,要是平路还好说,能用马车拉,但在山地之上,就只能靠人力去担,所以发明了木牛流马的诸葛亮被奉为神明。

    红河两岸不但是山地,还有密林,同样只能靠人力背。

    人力背就有个最大的问题,人的负重是有上限的,一个兵士除了背别人的口粮,还要背自己的口粮,根本负担不了多少。

    文官们都变了脸色,悄悄找吴良进言:“吴公公,我们不会饿死在这条路上吧?”

    “不用担心,有他们在就有我们在。”

    吴良心里也在打鼓,事情的发展和预想完全不一样,照这样走下去,搞不好还没等逃跑,就得先饿死。

    当天晚上露营的时候,吴良找曾喜议事。

    “曾大人,口粮的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这个嘛……”

    曾喜没有好办法,也在后悔为什么要接这个烂差事,功劳没得上,先把小命赔了。

    “不如让士兵去打猎,曾大人以为如何?”

    对方不说话,吴良直接给出自己的意见。

    曾喜马上接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

    吴良没和他争:“那就依曾大人所说。”

    次日起来,曾喜将队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开路,一部分负责到周边打猎。

    连日以来,包围吴良和使团的包围圈终于不见了。

    “吴公公,我们跑不跑?”

    看到机会出现,马上有文官询问。

    “你觉得能跑得掉吗?”

    吴良懒洋洋回答一句,趴在马背上睡觉。

    露营的时候,士兵们是露天,吴良和曾喜有帐篷。

    但再有帐篷,那也是露营,尤其这里的气候并不好,动不动就下雨,外面下中雨,帐篷里面下小雨,外面下大雨,帐篷里面下中雨,要是外面下暴雨,吴良就得出帐篷去避雨。

    出来这近二十天,也就刚离开交趾城的时候睡了一个好觉,后面几天吴良每天都睡不好。

    听吴良说过,几个文官面面相觑。

    其实不用吴良说,他们也知道根本跑不掉。

    开辟出来的路,仅能容纳一个人通过,还是坡地,地上还有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山坡下不远处,就是哗哗奔流的红河,若是掉进红河,十死无生。

    就算不会脚滑,马匹也能跑起来,也只能沿着路往回跑,最后还是不免落到宋人手里。

    几个文官都发出哀嚎,此行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就这样,边打猎边前行,队伍沿着红河河岸向北走了有近两个月,眼前的地势开始变得平缓,两岸的密林也被低矮的植被所取代,有的时候,甚至能看到远方的日落。

    曾喜来询问:“吴大人,是不是要到身毒古道了?”

    “快了。”

    其实吴良也不知道究竟走到了哪里,穿越之前,红河之上有国界线,有边防军,这会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个问路的人都没有。

    这天继续赶路,忽然前面开路的士兵发出惊呼:“这里有桥索!”

    桥索是西南边民发明的一种过河的方式,河上不适合搭桥的时候,就拉一条绳索到对岸固定住,等到过桥时,就将索扣搭在绳索上,利用两岸高低落差滑过河流。

    有桥索就说明附近有人烟。

    久不见到人烟,整支队伍的士气都很低迷,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精神一振。

    曾喜却马上下令:“全军戒严,随时准备战斗。”

    “曾大人,这是为何?”

    有文官不解,出声询问。

    “这里环境陌生,不知道遇到的是敌是友。”

    曾喜刚说完,四周就响起了一片喽喽之声,无数的身影从山上绿荫中冒出头来,手里拿着投矛和竹盾牌,霎时间整支队伍陷入包围之中。

    曾喜高喊:“全队戒备!”

    士兵们立刻在外围围成一圈,但也只能围着。

    从开始打猎以来,随身携带的箭枝都已用光,后来打猎都是全靠陷阱和围猎,这会敌人就在眼前,也只能干看着。

    山上的身影一阵狂叫后,纷纷将投矛掷出,不少士兵闪避不及,被掷中身亡。

    “快找地方躲避!”曾喜察觉到情况不妙,赶忙改换命令。

    在他下令之前,吴良已看出势头不对,早一步藏到山凹之中,使团众人也纷纷跟上,是以只有一名侍卫受了轻伤。

    一波投掷之后,那些身影抽出弯刀,冲下山坡,闯入人群中大开杀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