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10章 他,丞相的代名词

第210章 他,丞相的代名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卫尉的一番话,最终还是让刘邦陷入了沉思。

    经过深思熟虑后,刘邦最终还是下令放了萧何。

    这固然是刘邦‘良心’发现了,

    但另一方面,

    他也不得不考虑此事可能对朝廷大臣产生的影响。

    王卫尉对此事尚且有如此想法,

    那些与萧何一同出生人死的老人,

    恐怕不仅也会有同样的想法,

    还可能因恐惧和不满,而采取激烈行动。

    他们的沉默很可能只是表象,

    心中郁积的是怨恨、恐惧一旦爆发,

    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萧何获得释放后,心情十分复杂,

    同时,他的一腔热情也完全被浇灭。

    他赤着双脚,

    以罪犯的身份谦卑地跪在刘邦面前,

    向刘邦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不杀之恩的同时,

    乞求能够放他离开,苟度晚年。

    看着满头白发的老兄弟跪在自己脚下,

    刘邦的内心充满了悔意和痛楚。

    自那以后,

    直到他自己去世,

    刘邦再也没有为难过萧何。”

    “刘邦驾崩后,皇太子刘盈继承皇位,是为惠帝。

    此时,

    萧何也恢复了相国的职位,

    继续辅佐大汉天子。

    可惜的是,萧何那时已身患重病,

    终在刘邦离世后的第三年,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萧何初乃秦末一刀笔小吏,却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

    入关中,

    他劝刘邦避项羽锋芒,

    屈尊汉中王,

    徐图天下。

    楚汉相争,

    他留守后方,

    为刘邦提供充足支援。

    他慧眼独炬,月下追韩信,使‘汉兴三杰’归于刘邦一人手下。

    汉朝初定,

    他又治国安邦,颁法立规,

    使得大汉江山迅速稳固,

    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于后世而言,

    萧何虽然是‘汉初三杰’里最不知名的那一位,

    但却是汉朝建立最不可或缺的基石!”

    “萧何!

    汉初三杰之首,

    排名历史十大名相第三位,实至名归!

    【历史十大名相第三位:汉初三杰之首萧何,盘点完毕!】”

    萧何的视频播放完后,

    朝中许多人,都不敢拿正眼去看他,

    虽然他们并没做出什么对不起萧何的事情。

    刘邦眼看萧何意志有些消除,

    他连忙来到萧何身前,

    死皮赖脸的各种道歉、赔罪。

    他甚至抓起萧何的手,

    做出要让他扇自己耳光的姿态,以示诚意。

    现在汉朝初立,

    还需要萧何来治理国家,可不能把他逼走了……

    萧何哪里敢扇刘邦的耳光,

    最后,

    他被刘邦这二皮脸给逗笑了。

    看到萧何露出笑容,

    刘邦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知道两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

    而在刘邦安抚萧何的时候,

    排名第二的名相,已经出现了!

    视频画面徐徐展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散发着古朴气息的书房。

    书房内陈设简洁而高雅,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主人的品味与修养。

    随着镜头前行,

    观众可以看到一个穿着文士长衫的年轻人,正端坐在书房中,全神贯注地书写着什么。

    阳光透过格子窗,

    洒在他俊朗的脸庞上,

    为他此时的书房和书生,平添了几分温暖与宁静。

    随着镜头逐渐拉近,

    观众可以看到桌案上,铺展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而年轻文人,此刻正细致地完善并标注着地图上的各种信息。

    不等人们仔细分辨出地图是哪块疆域,

    镜头突然变换,

    画面中,

    又出现了一位身高九尺的年轻人。

    只见那年轻人面似晚霞,紫中透亮,

    目如朗星,剑眉斜插入天仓。

    但重点不是他,

    而是他推着的那辆四轮小车,坐着的白发老人!

    年轻人推着四轮车,与老人一起,缓缓登上了一座山峰。

    四轮车上坐着的老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

    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但却依然难以掩盖他的丰朗与气度。

    看到这里,所有人心中忍不住齐齐喊出一声,

    “他来了!”

    “诸葛亮!”

    视频画面里,出现了一首诗。

    来自唐朝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随后便是本期视频的大标题,

    【历史十大名相第二位:智慧化身,诸葛亮!】

    “终于来了!诸葛孔明!!”

    “诸葛亮排在第二?恐怕有待商榷啊!”

    “诸葛亮历史上没什么功绩啊,他凭什么排第二?”

    “谁说诸葛亮没有功绩?刘备没有诸葛亮出山辅助,他能打下荆州和西川?”

    “就是!要不是刘关张三兄弟掉链子,诸葛亮肯定可以统一三国,兴复汉室!”

    “……”

    此时,苏治的声音从光幕中传来,

    “有人可能不知道萧何,

    有更多人可能不知道王猛、房玄龄,

    但三国之后,

    诸葛亮的名字,

    恐怕没有人不知道的吧?

    但一个人的名声太过响亮,争议也就会随之而来。

    但不管怎么挖掘瑕疵,

    甚至拿着放大镜来挑刺,

    依旧不能阻挡他成为华夏历史上名声最盛的丞相!

    若不是李斯辅佐秦始皇开天辟地的功劳,实在太大,

    这名相第一的位置,

    恐怕还是得落在诸葛亮的头上。”

    “有人说过这么一些话:

    史上最牛丞相,那肯定是丞相。

    史上最牛教员,那肯定是教员。

    史上最牛总理,那肯定是总理。

    后世现代人只要一看,就知道它们指的是谁。

    他们,

    已经成为了这些名词的代名词!”

    “后世还有人做过统计,

    而武侯一人,

    一墓四祠,分居四地,

    全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朝历代,碑刻林立,文人官员追思不绝,

    此为官方认证。

    历朝历代的名臣良相,

    一墓一祠进国保,

    已经是顶配。

    按此标准,

    除帝王之外,

    只有两位古人的流芳度,能超过诸葛武侯。

    一文一武:

    文是孔子,

    武是关羽。

    什么是千古流芳?

    这就是千古流芳。

    不是个某些人的质疑可以诋毁的事实。”

    “啊?!”魏延第一个惊叹出了声。

    他的惊叹不是为诸葛亮,而是为颇为欣赏他的关羽!

    随即,是姜维、杨仪等人,纷纷向诸葛亮表示祝贺。

    但随后苏治一段话,

    让更多的观众惊呼不已,

    “三国志文帝纪里,记录了曹丕一段话。

    说是自古以来,无不亡之国,无不掘之墓。

    所以他自己要提倡薄葬,反正墓以后都要被掘的。

    话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却被诸葛武侯实实在在的打了脸,还一打就是上千年。

    后世经考古勘探表明,

    陕西勉县的武侯墓自建立以来,就没被动过,直到今天。

    这,不就是不朽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