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从娘胎开始入道 > 第94章 抽赵净莲嘴巴(二合一)

第94章 抽赵净莲嘴巴(二合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姜平安的目光重新落回参赛细则之上,逐行研读起来:

    其一,参赛者年龄需限定在二十岁以下,旨在为年轻一辈的炼丹才俊们提供崭露头角的舞台。

    其二,报名需缴纳三颗下品元石,且炼丹所需的灵草药材一概由参赛者自行筹备。

    其三,比试流程分为初试与复试两大阶段。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复试期间将有高阶炼丹师亲临现场观摩,他们目光如炬,旨在从一众参赛者中寻觅天赋卓绝、潜力无限的弟子,收入门下悉心栽培。

    姜平安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炼丹师公会举办此次炼丹比试,醉翁之意不在酒,实则是为高阶炼丹师们广纳贤徒大开方便之门。

    思量既定,姜平安稳步踏入报名队伍之中,耐心等候。

    约摸半个时辰过后,终于轮到他上前报名。负责登记事宜的是一位中年炼丹师,此人目光如炬,上下打量姜平安一番,见他稚气未脱,明显未满二十之龄,便开口问道:“姓名、来历以及年龄,报一下。”

    “姜平安,来自太武府,”姜平安神色坦然,如实回应,“现年十六岁。”

    中年炼丹师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怔,眼中满是诧异之色,复又仔细端详姜平安两眼,似是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你是太武府的姜平安?”

    要知道,斩妖广场的那场比试虽于昨日刚刚落下帷幕,可此前在白马寺不遗余力的宣扬之下,相关消息早已在玉京城内风传了整整一月之久。白马寺原以为净胜必能稳压姜平安一头,为打击太武府的威名,宣传时可谓穷尽心力。怎料最终竟是姜平安力挽狂澜,一举胜出,反倒令他声名大噪。

    “正是。”姜平安语气沉稳,不卑不亢。

    中年炼丹师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之意,由衷赞道:“未曾想你年纪轻轻,竟已是炼丹师,着实难得,难得啊!”

    言罢,他手中毛笔疾书,迅速填写姜平安的姓名、出身与年龄。

    紧接着,他抬眸问道:“你擅长炼制何种灵丹?且说两种,分别用于初试与复试。”

    “黄元丹和青元丹。”姜平安脱口而出。

    中年炼丹师手中毛笔陡然一顿,猛地抬头望向姜平安,脸上满是震惊之色:“你能炼制青元丹?这可是极品灵丹啊!”

    姜平安郑重点头,语气笃定:“能。”

    “了不起!”中年炼丹师惊叹不已,连声道,“你才十六岁便能炼制青元丹,这般造诣,已然跻身炼丹宗师之列!当真是大乾国第一少年天骄,名不虚传!”

    这位中年炼丹师名叫罗无炎,他自身亦能炼制青元丹,可回想当年,为习得这青元丹的炼制之法,他耗费了无数心血,直至四十岁出头才初窥门径。其间,更是赔上了全副身家,负债累累,个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正因如此,此刻面对姜平安这般惊才绝艳的少年,他心中的钦佩之意愈发浓烈。

    姜平安拱手微笑,谦逊道:“不敢当。”

    罗无炎强抑内心的震撼,低头继续登记姜平安的资料:“如此说来,你初试准备炼制黄元丹吧?”

    “正是。”

    罗无炎接着说道:“你的初试定于九月十六日下午未时,只因参赛的少年炼丹师众多,实在无法在同一日尽数安排比试,地点就在炼丹师公会。比试过程中,你需炼制三炉黄元丹。需注意,三份黄元丹所需的灵草药材需缴纳十块下品元石,再加上三块下品元石的报名费,总计十三块下品元石。”

    姜平安闻言,从容地取出十三块下品元石,递交给罗无炎。

    十三块下品元石对如今的他来说,算是九牛一毛了。

    罗无炎接过元石,转手递给姜平安一块令牌:“这块令牌你拿好,九月十六日下午,凭此令牌方可进入炼丹师公会参加比试,过时不候,元石亦不予退还。为免仓促,建议你提前一个时辰抵达炼丹师公会。”

    “多谢。”姜平安接过令牌,收入囊中。

    随后,他似是想起什么,开口问道:“我心中尚有一事不明,这炼丹比试的评定标准究竟是怎样的?”

    罗无炎耐心解释道:“评定依据颇为多元,涵盖你们炼制的灵丹品级高低、炼制难度大小、臻品率多寡以及参赛者年龄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后予以评分。就拿黄元丹来说,此乃上品灵丹,只要你在比试中成功炼制出黄元丹,晋级复试便十拿九稳。”

    “如此,我明白了,多谢。”姜平安拱手致谢。

    罗无炎面带微笑,鼓励道:“期待你在比试中大放异彩,展露非凡身手。”

    完成报名流程后,姜平安转身离开炼丹师公会广场,踏上返回太武府的路途。

    途中,他绕路前往丹鼎楼,将昨日获奖的三十五瓶臻品黄元丹尽数售出,共得 1995块下品元石。

    紧接着,他又取出此前所得的二十五块上品元石,再加上在黑雾山脉猎杀妖兽积攒下来的一万多块下品元石,一并清点后,购入了六瓶紫元丹。他此前购入的紫元丹,已然消耗大半。

    “唉,这元石花起来当真如流水一般。”姜平安心底暗自感慨。

    ……

    朱雀大街尽头,除祟司宛如洪荒巨兽蛰伏于此,庄严肃穆。高大厚重的沉黑色大门紧闭,一排排铜钉仿若巨兽利齿,在日光映照下泛着森冷寒光,透露出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气息。

    门梁之上,黝黑木匾高悬,“除祟司”三个大字金漆勾勒,醒目而庄重,令人望而生畏。两侧高墙蜿蜒绵亘,砖石缝隙间青苔蔓延,更添几分幽寂之意。墙面上,泛黄的除祟古符格外引人注目,朱砂勾勒的纹路仿若游走灵蛇,微光闪烁间,幽芒隐现,古朴深邃之感扑面而来,仿若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隔绝邪祟,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

    时近中午,赵净莲在中年女仆张姨与丫环檀云的陪同下,款步走到除祟司前,径直朝着侧开的小门走去。

    “来者止步!此处乃除祟司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擅入!”守在小门两侧的四名中年守卫齐声喝道。

    赵净莲脚步一顿,下巴微扬,傲然道:“我乃镇南侯府千金,有邪祟情报要报!”

    “哦?何处邪祟情报?”守卫问道。

    赵净莲不假思索道:“自然是玉京城内的。”

    四名守卫闻言,相视一笑,其中一人哂笑道:“姑娘莫要玩笑,玉京城内怎会有邪祟?”

    赵净莲柳眉倒竖,斥道:“我说有便有!若是任由邪祟在城内滋生壮大,以致生灵涂炭,你们担当得起这罪责吗?”

    “我要面见你们司主!”

    “莫要在此处捣乱。”守卫不耐烦地挥挥手,驱赶道,“再敢胡搅蛮缠,休怪我们不客气,格杀勿论!”

    天底下,若论最不可能有邪祟出没之地,非玉京城莫属。且看那四座城门,皆有驱邪古符镇守,城内更是高悬上古镇邪天符,威镇四方。更何况,玉京城内大能云集,黑皇坐镇,帝兵高悬,仿若苍穹之下的铜墙铁壁,邪祟但凡稍有异动,露出一丝气息,便会即刻被察觉,旋即灰飞烟灭。

    “你敢?”赵净莲怒目圆睁,怒斥道,“我爹可是镇南侯世子!”

    四名守卫却仿若未闻,神色淡漠道:“便是镇南侯亲至,在除祟司门前亦不得放肆!”

    赵净莲气得浑身发抖,抬手便欲抽这四名守卫耳光,好在身后的张姨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拉住。

    “小姐,您身份尊贵,莫要与他们一般见识。”张姨压低声音,好言劝道,“咱们走吧。”

    言罢,她不由分说,强行拉着赵净莲转身离去。

    直至远离除祟司大门几十丈开外,张姨才松开手。

    重获自由的赵净莲气得胸脯剧烈起伏,破口大骂:“区区看门狗,竟敢如此羞辱我爷爷!”

    丫环檀云见状,轻声劝道:“小姐,其实咱们大可不必向除祟司举报姜平安,只需在太武府内暗中散播姜平安被邪祟附身之事即可。一旦消息传开,定会有人出面处置他。哪怕他并未被邪祟附体,众人知晓后,也会对他敬而远之,不敢与之往来。”

    “咦——,对啊!”赵净莲眼睛一亮,顿时喜上眉梢,“檀云,没想到你这般机灵!”

    她迫不及待地催促道:“走走,咱们这就回太武府!”

    一个时辰后,赵净莲一行回到太武府,刚入府门,她便按捺不住,逢人便说姜平安已然被邪祟附身,言之凿凿。理由便是姜平安身为凡体,又曾被软禁十二年,本是众人眼中的废物,进入太武府后突然实力大增,定是邪祟附体作祟。

    这一番折腾下来,半日过去,赵净莲说得口干舌燥,可众人皆是将信将疑,无人轻信。

    然而,谣言仿若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府内传播开来。毕竟,姜平安风头无两,关于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轻易牵动众人的神经,哪怕明知是恶意中伤的谣言,亦能引得众人侧目。

    傍晚时分,姜平安正在屋内用饭,忽闻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陈东来闻声起身,快步走去开门。

    不多时,陈东来领着袁若兰走进屋内。

    “姜师兄,大事不好!”袁若兰一见到姜平安,便焦急万分地说道。

    姜平安放下碗筷,起身相迎,问道:“袁师妹,发生何事?”

    “太武府内有人四处散播谣言,说您被邪祟附身了。”袁若兰忧心忡忡地说道。

    姜平安眉头微微一蹙,目光中透露出几分不悦:“何人如此大胆,敢造此谣言?”

    “赵净莲!”袁若兰咬着牙,恨恨说道。

    姜平安听到“赵净莲”三字,眸底瞬间闪过一抹杀机。

    小小年纪,心肠竟这般歹毒,摆明是要将他置于死地!

    要知道,强如南宫有容那般人物,遭遇邪祟一事尚且不敢声张,唯恐惹来无穷后患。

    袁若兰神色凝重,郑重提醒道:“姜师兄,此事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但凡与邪祟沾上一丝关系,哪怕只是空穴来风,亦会招来诸多麻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