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我的霸业在三国 > 第103章 力排众议,营救刺史

第103章 力排众议,营救刺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刘璋对此事也早有耳闻。

    据说是因为他的父亲刘焉,在平叛冀州黄巾之时,立下汗马功劳,所以被汉帝亲自升调到了京中任职。

    “孩儿,恭喜父亲高升。”刘璋喜出望外的说道。

    “嗯,不过据说新来接任的冀州刺史的,是皇甫嵩将军,他和你也是老熟人了,你的封地毕竟也在他的领地之内。

    如果可以,你还是要和他多亲近一下的,以免日后有所麻烦。”

    刘焉淡淡点头应下刘璋的敬词,随后又不放心的提醒刘璋。

    “是父亲,孩儿都记下了。”

    。。。

    而早在几天之前的凉州冀县总部。

    自从有了新安县令边允、凉州从事韩约等一些有荣誉声望的汉人的加入之下,叛军获得了更大范围的民间支持。

    叛军的实力与日俱增,势不可挡。

    在出其不意之间将汉军凉州刺史左昌围困于冀县内。

    其实,盖勋早在知道叛军起义攻打金城后 ,就劝左昌救援金城。

    但是由于左昌害怕,不愿意派兵,金城才就此沦陷。

    而叛军杀了金城郡守陈懿之后,紧接着就将左昌所在的城池冀县也围了起来。

    而这时,有人就会问了,盖勋自己怎么不去呢。

    原因呢,是因为凉州刺史左昌挪用了数千万的公款,盖勋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去给他提意见。

    谁知道这个意见将左昌提恼火了。

    而此时正好赶上凉州北宫伯玉叛乱,左昌便将盖勋派出去平反,就等着盖勋失败了好治他的罪。

    谁知道盖勋脑子特好使,打仗这事也难不倒他,屡战屡胜。

    将由羌人与小月族组建的湟中义从军杀的片甲不留。

    而叛军北宫伯玉、边章、韩遂几人,却早就已经带军潜往冀县。

    盖勋得知消息之后,已经来不及了。

    冀县已经被叛军团团包围,盖勋只得返回,准备搭救左昌。

    “大人,我们真的要去救他吗?

    你忘了他是怎么对你的了吗?”一名将领问道。

    “是啊,大人,你舍身救他,根本不值得。”

    “对啊,他根本就不值得大人前去冒险。”

    随即,这名将领的话引起了营帐内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他们纷纷想要劝解盖勋,不要冒险救左昌,根本不值得。

    而盖勋听到这些句话,则是一脸刚正不阿,坚定果断的说道:

    “我与左昌,为私仇,现在涉及的乃是大事,不能因为我个人私利,抛下左昌。

    他毕竟贵为凉州刺史,如果他死了,那对我方将士而言,势必将蒙受巨大的阴霾,士气也会就此下降。

    所以,此番我一意已决。

    如果你们谁敢擅自做主,拒不出兵,我将以军法处置。”

    大家听到盖勋这一席话,内心即使有万般不甘,终究还是答应了下来。

    翌日午时,只见冀县城外不过几十里的草地上。

    一支身披盔甲,全副武装的步兵队伍正全速向冀县靠拢。

    为首的那名将领腰间挂着一柄长剑,气度非凡,脸色刚毅,一副正气凛然之感。

    “还有多久可以到达冀县?”

    这位将领严肃的问道。

    “报。”

    还未等身旁的副将回答,一名探子骑着马从远处归来。

    “报,大人,我们目前距离冀县数十里。

    另外,在冀县的五里之外,凉州叛军已经布置好严密的包围,看样子是不破冀县势不回。”

    这名探子来到盖勋面前,急忙下马,拜见盖勋,随后开口介绍前方的情况。

    盖勋闻言,捋了捋胡须,问道:“叛军有多少人?”

    “回大人,大概有五千人左右。”

    这名探子思考片刻,不确定的回答道。

    盖勋闻言,则是略微思索了起来。

    他们出征之时也只是带了五千精兵,可惜北上平叛,冲击羌族。

    即使盖勋有统兵之能,还是损失了两千余人。

    如今他逼迫全员回援,各个将领心中本就不满,碍于他的面子,不得不来。

    让他们以现在的状态,以三千击五千,最终只会以惨胜告终。

    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次回援,他不得不去。

    刺史乃是一州之首,如果因此丧命,凉州百姓必然陷入恐慌之中。

    另外,朝廷一时之间也根本不可能派人而来。

    那么凭借他们这几千人马,只能坐着看叛军壮大。

    思索之间,盖勋他们已经来到了冀县之外,在他们的不远处,正是凉州叛军。

    此刻的叛军早已抽调人手,将目光转向了后方。

    其实不止是盖勋这边有探子,早在盖勋等人步入此地五十里之时,叛军这边的探子早已经得知,将消息传了回来。

    另外叛军士兵在得知是盖勋亲自带队之时,更是士气有些低落,营帐外人人自危。

    因为盖勋在凉州方面一直非常有名。

    此次平叛更是打的湟中义从毫无还手之力,是凉州有名的成功将军。

    况且此次包围冀县的叛军多为汉人,更是知晓盖勋的大名。

    此刻凉州叛军的营帐内,几名将领齐聚一堂,争论不休。

    “怕他干嘛,他区区三千人马,根本不值一提。”

    一名黑脸大汉粗俗豪放的说道。

    此人正是凉州起事人之一的李文侯,此人武力尚可,但脑子显然不太够用,喜欢意气用事。

    “哎,李兄此言差矣啊。

    盖勋此人我非常了解,他在汉人之中威望颇高。

    并且善于统兵打仗,我等不宜与之抗衡。

    更何况我们手下目前只有五千人马,还多为汉人。

    他们如果听到对方是盖勋领队,士气绝对会大跌的。

    而此时如果冀县内见援兵到了,大开城门,里应外合。

    到时候,我们这五千之众,腹背受敌,恐有不妥啊。”

    一旁的一名汉人将领头头是道的劝解道。

    而坐在主位的汉人首领边允,也是十分认同韩约之言。

    于是开口附和道:

    “本将决定韩将军此言,确实有理。

    我也认为,此次盖勋带队,我等不应与之正面抗衡。

    毕竟此人盛名已久,另外凭借我们如今的兵力。

    就算胜,那也是惨胜,根本不值得去打。

    所以我的建议与韩将军一致,我等应暂避锋芒,等待时机。”

    张文侯见两人都是如此,虽然知道两人是不想面对盖勋,也只好就此作罢。

    毕竟这支队伍大多由汉人为主。

    并且起事包围之时,北宫伯玉等人也早已经拥立边允为明面上的首领。

    如今自己前来的也只是为了监督。

    既然他们两人都这样发话了,他也不能多说什么。

    至少明面上还是要遵从边允的命令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