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2章
总不能在毛坯房里摆家具吧?
亏本的买卖,梁江涛不做。
再一个,很多高污染的项目,比如钢铁、电解铝、煤炭,梁江涛统统拒绝。
罗州虽然很穷,但不靠这些发展。
这些都是落后产能,虽然能拉动经济,但代价太高,得不偿失。
根据他前期的调研了解,以及跟闵俊峰、吴爱玲、郑少勇他们讨论,初步设计了罗州的发展规划。
以重大项目为龙头驱动,立足本市特色资源,走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全面开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罗州是传统农业大市,是全国著名的苹果产区、牛肉全区、药品产区,特殊的气候、土地、光照、海拔,让这里特别适合种植业和畜牧业。
同时,罗州农业人口多,是劳务输出大市。
但是,仅仅是输出初级农产品和劳动力是不行的,根本没有多少利润和价值。
要想发展,就必须走规模化、工业化、产业化道路。
所以,短期目标,梁江涛要大力发展食品、药品加工业。
在建设新区、发展交通的基础上,投资建立食品厂、罐头厂、精品水果公司、中药材公司,多元化经营,跟国内高端品牌合作,为其供货,开发苹果醋等高端产品,同时,通过网络直销,打造自主品牌
同时,大力推行扶贫产业股份合作经营机制,健全完善多种带贫减贫模式,探索“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党组织+供销集团+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村两委班子+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党组织+劳务公司+企业+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丰富了市场主体,消化了当地庞大的劳动力,又带动了脱贫攻坚,可谓一举多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最终,做好脱贫攻坚这篇大文章,争取成为全国的典型!
这是中期目标。
后续,梁江涛还想发展物流、电商、仓储跟电商甚至短视频结合起来,把罗州乃至甘西的好东西销往全国,甚至全球!
未来,国家要建设一带一路,在西部地区一定会需要有个大的中转站。
现在还没有形成过于突出的城市,罗州为什么不行?
这个位置,得天独厚,从古到今,都是贯通中西的要地。
如今,是时候重放异彩了!
这是长远目标。
短期、中期、长期,一步一个脚印,相得益彰!
梁江涛的谋划,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经历了前期的一顿操作,梁江涛和他手下的一众干将忙得昏天黑地,终于算是理出了头绪,今年的gdp增长也有底了,至少30!
这个数字虽然扎眼,但其实并不十分困难。
因为罗州基础差,自然提高快。
梁江涛反复思考,觉得他对罗州的了解总感觉还隔了一层,说不上透彻。
他想着,恐怕还是要开展明察暗访,甚至专项巡视,彻底了解罗州的问题。
发展经济其实跟治病是一样的,必须先补漏洞,然后再增益。
如果不补漏,增的再多,也没用。
首先是政治问题,也就是反腐倡廉。
这些年,反腐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但一些腐败问题,是系统性的,跟家族势力、宗族势力、黑恶势力,交织在一起。
比如,据闵俊峰说,罗州的一些自然资源,基本上全被垄断了
刚当上罗州市委书记,人心不稳,梁江涛还不想捅马蜂窝。
可现在他空出了手,有些事情就要算一算账了。
这一段时间,他除了发展经济,还在悉心收集各类问题。
其中有两个举报,引起了他的警惕。
一个是大量举报罗华县几个家族把持全县资源,包括煤炭、铁、铜等自然资源,官商勾结,损公肥私,还有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当年罗华县很多优质国企,都被贱卖给个人,基本上都是有政治背景的人。
梁江涛问了纪委相关情况,原来这些年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有人反映,但最后都是查无实据。
市纪委书记说,因为当年企业改制是国家政策,虽然一些人的吃相难看,但都符合当时的政策,算是历史问题,不能再进行查处了。
梁江涛又问这几个所谓大家族的情况。
纪委书记苦笑一声,道:“书记,这种家族化的倾向,哪个地方都有,不能说当爹的当了官,儿子就不能再当了。古今中外都是这样,资源是可以代际转移的,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啊。”
梁江涛默然。
情理如此,但也得有个度。
如果一个县,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是二代,所有的富商都是二代,那人民群众怎么想?
这样下去,资源和阶层固化,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是不利的。
一个国家有没有生命力,看得就是阶层的流动性。
这些所谓县城“婆罗门”不是好现象。
更何况,很多人并不是正常的资源继承,而是越过了党纪国法的边界。
罗华县的问题,尤为严重。
几个家族二代,不仅垄断了全县赚钱的生意,而且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性质早就变了!
还有一个举报对象,是罗北县县委书记刘文波。
这个人被举报,一开始大大出乎了梁江涛的意料。
因为这个刘华波,是省里大力宣传的优秀基层领导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