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 第289章 唯一的贵人

第289章 唯一的贵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论挨骂,郭德刚很有经验。l

    在圈内他说第二,估计没人敢说第一。

    果然,很快就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开始只是观众上传的视频越来越多,大家当乐子来玩闹。

    但随着时间推移,就有伪相家说唐云风根本不懂评书。

    评书是什么?

    那可都是长篇大论,情节极其复杂的故事。

    而且人物众多,性格鲜明突出,处处充斥着细节描写。

    再看看唐云风这个,哪点能挨得上?

    纯粹是打着传统艺术的幌子,忽悠人吗这不是?

    不过,这种话漏洞也多,反驳之人自然也不在少数。

    而随着讨论的人越多,这事慢慢热闹起来。

    然后,真正的相家出场,两锤定音。

    荤口。

    封建迷信。

    两者相加,便是内容低俗,不堪入耳,败坏社会风气。

    这样的园子应该取缔,直接吊销营业执照。

    最后骂着骂着,火力便全部集中到了郭德刚身上。

    谁让他是班主呢?

    谁让他前科累累,屁股不干净呢?

    新账旧账一起算,他就是个无艺无德的败类。

    自己屡教不改不算,连教出来的徒弟也这样。

    到了这个时候,竟然好像没有唐云风什么事情了。

    对此,唐云风表示,整挺好,别停,继续……

    因为在这热热闹闹中,园子里的票也在噌噌噌的往上涨。

    七成。

    八成。

    九成。

    ……

    等到一个月过去,连他不上场的下午,都能卖满票。

    至于站票,还差点意思。

    这得老少爷们一起努力,靠更多尖活把人勾住才行。

    要么需要时间去沉淀,要么需要更多的爆点。

    至于荤口什么的,根本不是问题。

    本来鬼故事也不以这点勾人,关键还是靠他口技塑造出来的惊悚的氛围。

    气氛到了就讲,不需要就不讲,甚至三五天也不见得有一回。

    更较真来讲,这其实算不得荤口。

    不信?

    经典的《十八摸》了解一下。

    或者《鸟不叫》也行。

    这些活儿才真的是奔着荤腥去的嘞,按老话说,就是“不讲人话”。

    以前天桥撂地时,这种场子都会围起来。

    赶上大姑娘小媳妇想听上几段,那是万万不敢放她们进去的。

    就怕把她们逗弄的心思活泛,回头她们家里来把场子给砸了。

    所以,不是问题,连擦边都不算。

    唐云风也归着自己的节奏,每天该怎么演,还怎么演。

    但这天上午,他发现郭德刚竟然没有出门。

    而是独自一人,坐在客厅里喝茶。

    唐云风下楼,奇怪道:“师父,您今天没出门啊?”

    “忙完了?”

    “嗨,我这活哪有忙完的时候,边改边卖呗。”

    “然后就准备一直让我挨骂?”郭德刚显然心情不错,竟然打趣了一句。

    唐云风便嘿嘿笑着凑过去,机灵灵的替他倒茶。

    “这您可不怨我,您不总说,我们挣的这份钱,有一半就是挨骂的钱吗?”

    “我说过吗?”郭德刚愣了一下。

    “没有吗?”唐云风也愣了一下。

    爷俩大眼瞪小眼,一时间完全不对频道。

    最后郭德刚哈哈大笑:“别说,这确实是我肚子里一直想说的话,讲理。”

    “那是,不看看我是谁徒弟。”

    郭德刚笑完站起身:“行了,时间刚好差不多,跟我去见个人吧。”

    “见人,谁呀?”

    “贵人。”

    ……

    ……

    唐云风带着满腔的疑惑跟着出门,门外王海已经发动了车子。

    等爷俩上车,半个小时后,便来到了一家饭馆。

    装修谈不上档次,就是燕京城里最最普通的那种馆子。

    唐云风愈发疑惑,郭德刚不是从来不应酬吗?

    所以这位如此有面儿的贵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等到小包厢的门一开,他顿时恍然大悟。

    真特么讲理。

    纵观郭德刚所有访谈言论,承认帮助过德芸社的贵人还真只有这位。

    ——大朋。

    康大朋,燕京文艺电台的主持人。

    03年,他刚刚从音乐类节目主持,调配到曲艺类节目,也就是《开心茶馆》。

    但接触过大量相声作品后,发现全都是几十年未曾更换的老段子。

    为了更新内容,把节目做起来,大朋开始在网络上寻找新素材。

    结果,看到华声天桥附近有一个小剧场,口碑评价相当不错。

    等他听过一回现场后,发现郭德刚的相声水平确实非常高。

    只是很遗憾,园子里只有十几个观众,就这,其中还有几位是演员。

    也就是一字斜肩王张纹顺,慊大爷,李青他们这些。

    看完演出,大朋便进后台,找上了郭德刚。

    此时的德芸社刚刚更名,正处于低谷,急需推广渠道宣传。

    就这样,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可惜,当时的剧场,不是现在的天桥剧场,环境非常嘈杂。

    大朋扛着设备,录制了好几回,都达不到播放标准。

    反反复复,直到德芸社搬了新剧场,这才终于录制成功。

    再之后,德芸社的招牌,就靠《开心茶馆》开始走红。

    但大朋对德芸社的帮助,远没有就此打住。

    无论工作,还是业余时间,都在向身边的人推荐。

    就比如。

    05年年底的省亲专场,也就是唐云风回归的那场。

    他便带着燕京文化圈的一帮朋友,直接杀到津城去捧场。

    然后这帮人掀起了一场极其热闹的舆论浪潮,让德芸社的名气,又狠狠的迈上一大台阶。

    而大朋本人,年纪并不大。

    也就三十左右,戴着一幅眼镜,斯斯文文的模样。

    他看到郭德刚,直接站起身相迎。

    “郭老师,欢迎欢迎。”

    “康老师辛苦,抱歉让您久等了。”

    郭德刚年长几岁,但对这位贵人小老弟很尊重,感激之情自然流露。

    大朋则没有端着,坦然的摇头笑道:“没有没有,我也刚到,几位快入座。”

    郭德刚没有入座,而给唐云风和大朋相互介绍。

    唐云风不等人家反应,赶紧拱手道:“康老师辛苦。”

    “你也辛苦!”

    大朋仔细看了他两眼,点头笑道:“我知道你,你现在在网上很火啊,比你师父原来的势头都要猛。”

    “哪里,都是大家捧着我玩的,比我师父来,我的手艺可差远了。我师父说,您也是相家,以后还请多多指点。”

    “不敢不敢,你们才是专业的。”

    大朋连连摆手,满脸的笑容,却代表他对唐云风的感观很不错。

    毕竟,他之前跟郭德刚的另外两位徒弟,何芸伟和曹芸金打过交道。

    嗯,不好相与。

    几人落座,酒菜上桌,开始边吃边聊。

    主要是郭德刚和大朋聊,唐云风则照应左右,静静的听着。

    但听着听着,他发现今天这顿饭,貌似有点不简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