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朝廷商议
此刻,秦府内一片肃穆。秦枫和其他人刚刚处理完身上的伤口,坐在大厅里沉思着。无名打破了沉默,他皱起眉头问道:“少爷,这群黑衣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他们的武功如此高强,显然不是一般的江湖人士。”
秦枫眼神沉思着,眼中闪烁着疑惑的光芒。他回忆起刚才与黑衣人激烈交战的场景,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人出手狠辣,招式诡异,让他们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身份,但从他们的举动来说,应该就是王爷所调查的黑衣人,这群人似乎背后有人在指使,究竟何人?秦枫缓缓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杨武点点头,警惕说道:“少爷,此次袭击来得突然,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也许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秦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周围的空气都吸入肺腑一般,片刻后,秦枫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坚定而沉稳。他慢慢地直起身子,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小心翼翼,仿佛身上背负着千斤重担。站定之后,他静静地凝视着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的神情。
他缓缓开口说道:“此事关系重大,还是等王爷回来之后再行商议吧。”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心中却不禁暗自揣测起来。这些突然出现的黑衣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何会全都集中在这所山洞中,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巨大的阴谋。
秦枫沉心思量,细细追忆与那黑衣人过招的详情,为何其内力亦有气息散发,而我身上这气息究竟源自何处?
对方的内力竟然也带着一种独特的气息。这种气息与自己体内莫名涌现的气息十分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为什么这个黑衣人的内力会有这样的气息?难道他和我有着某种关联?”秦枫心中暗自思忖道。他越想越觉得事情扑朔迷离,仿佛被一层迷雾笼罩着,让人看不清真相。
此刻,秦枫最为困惑的,乃是自身散发出的这股气息。它究竟源自何处?自从来到此世,秦枫并未修炼任何功法,内力的存在,于这个世界而言,只是基本的存在。那么,是否是受到了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自身血脉不一样?
秦枫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答案。这股气息就像是一个深埋在心底的谜团,困扰着他。
秦枫忆起流国之主所言,时机成熟之日,自会知晓其意。此中真意,究竟为何?
这句话一直萦绕在秦枫心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不禁开始思考,这个所谓的“时机”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呢?而流国之主想要传达给他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呢?
或许,只有等到那个特定的时候,所有的谜团才会被解开。然而此前,秦枫唯有耐心守候。他徐徐闭合双眸,调息运功,凝神静感那股内力。
此刻,燕国京城的紫云殿内一片嘈杂之声,众大臣们正激烈地讨论着朝政大事。当前局势异常严峻,凉国和辽国竟然联手攻打齐国,这一举动让众人忧心忡忡。
大家心知肚明,齐国一旦被攻破,接下来就会轮到晋国和燕国遭殃。两国联军来势汹汹、实力强大,而燕国自身兵力有限,难以单独抵御外敌入侵。因此,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成为了当务之急。
有的官员主张向其他国家求援,但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引起他国觊觎;还有人提议加强国内军事力量,但又面临资源短缺等问题……一时间各种意见纷至沓来,争论不休。
皇帝坐在龙椅上默默听着群臣发言,眉头紧锁。他深知此次战争关系到燕国生死存亡,必须慎重对待。然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他也感到束手无策。
然而,丞相心中暗自欣喜,这一天他筹谋已久,耗费诸多精力,天下即将尽归我手。
此时,燕王爷挺身而出,言道:“陛下,现今局势险峻,涼国与辽国结盟,实出意料之外,其建交之事亦是秘而不宣。”,
现今战事已起数日,此时了解战况并与之结盟意义不大。待我等之人抵达齐国,恐怕其已覆灭。
当下,我方应与晋国结盟,共御外敌。
同时,我们应加紧训练士兵,增强国力。此外,还需派间谍深入敌后,获取更多情报。”燕王爷的一番话让皇帝频频点头。
皇帝侧首凝视丞相,问道:“丞相,你有何看法?”丞相赶忙回答:“王爷所言甚是,臣附议。”心中却暗生邪念。
皇帝沉稳起身,其疲惫虚弱之躯,言道:“如此便这般行事!速遣使者出使晋国,另加紧操练军马。诸爱卿,务必全力以赴,共克时艰。”!”
群臣齐声道:“谨遵圣命!”
退朝之后,燕王爷向秦老爷和赵老爷秦伯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并微微颔首示意他们稍留片刻。同时,表示让他们先到王府等待自己归来。众人心领神会,知道燕王爷定有要事相商。于是,待朝中大臣们纷纷离去后,秦老爷、赵老爷与秦伯便一同前往王府,静静等候着燕王爷的到来。
燕王爷忧心忡忡地踏入皇帝的后宫,目光落在那个曾经威震天下、如今却日渐衰弱的身影上。他缓缓走到龙床边,关切地轻声问道:“父皇,您的身体状况如何?太医们有何说法呢?”声音中透露出对父亲健康的深切忧虑。
皇帝微微睁开双眼,眼神疲惫而无力。他轻轻咳嗽了几声,然后用微弱的声音回答道:“太医们说朕年事渐高,气血渐亏,需要静心调养。但国事繁忙,朕又怎能安心休息……”说到最后,皇帝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似乎带着一丝无奈和不甘。
燕王爷心头一紧,看着皇帝苍白的面容,心中充满了心疼与不安。他知道皇帝一直辛勤操劳,为国为民付出了太多,但岁月不饶人,身体的衰老终究无法抵挡。
燕王爷心中暗暗发誓,定当全力以赴协助皇帝处理朝中事务,替其分忧解难,与此同时,更要遍寻名医良药,力求觅得良方妙法,助皇帝尽早康复如初。
那位地位显赫、备受瞩目的太子殿下,身着一袭华美的锦袍,衣角随风飘动,宛如从仙境降临。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散发出无可比拟的威严和自信。
只见他身形笔直如苍松,气质高雅如美玉。那张英俊的面庞上,剑眉如星,眼神深邃而锐利,恰似星辰般耀眼夺目;高挺的鼻梁下,嘴唇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浅浅的微笑,令人不禁为之折服。。
走到皇帝面前时,太子殿下停下脚步,躬身行礼,然后关切地问道:“父皇,您的龙体近来可安好?儿臣甚是挂念。”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语气诚恳而真挚,充满了对父亲的关怀之情。
太子陛下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眸,紧紧地凝视着燕王爷,仿佛要洞彻他的内心。随后,太子陛下开口道:“二弟……”这三字蕴含着一种莫名的威严,却又透着亲近,令人心生敬畏之情,同时又如沐春风。
父皇龙体违和,日渐沉重,儿臣忧心如焚。见父皇面容消瘦,身形孱弱,儿臣心急如焚,却苦无对策。太医们虽竭尽全力救治,但病况依旧未见起色。念及昔日雄姿英发之父皇,今受病痛之苦,形容憔悴,儿臣不禁涕泪横流。莫非当真无计可施,令父皇恢复康健?每每虑及此处,儿臣便心生惶恐,倍感无助。
王爷一脸凝重地看着皇上,语气坚定地道:“皇兄不必过于担忧,父皇洪福齐天、吉人天相,定能早日康复!”说罢,他缓缓转过身去,面对着病榻上的皇帝,双膝跪地,叩头行礼,然后起身说道:“父皇请安心静养,儿臣在此向您保证,关于晋国建交一事,儿臣必将倾尽全力,不辱使命!”
王爷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皇帝听了王爷的话,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他微微点头,表示对王爷的信任与支持。王爷再次躬身施礼后,缓缓退出寝宫。他步伐稳健,神情坚毅。
太子陛下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紧盯着王爷渐行渐远的背影,他的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邪恶笑容。心中暗自思忖着:“如今父皇病重卧床不起,朝局动荡不安,而这皇位对我来说已是势在必得!”
他深知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但为了实现自己登上皇位的野心和欲望,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眼前这位王爷一直都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如果不能将其铲除,那么未来必定会成为自己称帝路上的绊脚石。
想到这里,太子陛下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之色。他决定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伺机削弱王爷的势力。毕竟在这场争夺皇位的较量中只有胜者才能笑到最后成为天下之主。为此哪怕不择手段也在所不惜……
此刻的王爷府邸内,秦老爷和另外两人已经等待了许久。终于,王爷回到府中,他面带歉意地说道:“秦将军、赵将军,让你们久等了。我计划明天与秦枫一同前往晋国商讨建立邦交关系一事。对于晋国的王爷,我也曾经多次与其会面,可以算是有过一面之缘。然而,现今辽国和涼国竟然合并成为一个国家,其野心勃勃,显然背后必定有人在操纵局势。”
秦老爷子皱起眉头,陷入了深思之中:“辽国和涼国之间居然暗中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却又突然发动袭击,这背后操纵一切的势力到底有多么可怕啊!
而那个从来不卷入战争的流国,如果幕后黑手的阴谋得以实现,想必他们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管吧。毕竟,流国一直以来都被称为‘和平侠客之地’,他们的实力显然足以与这两个国家结盟相抗衡。到了关键时刻,流国内部的各路侠客们必定会纷纷挺身而出,给予援助……”
赵老爷神色严肃地分析道:“目前形势变幻莫测,我们必须谨慎对待。此次前往晋国,除了建立邦交,还要探听他们对此局势的看法。”王爷点了点头,“没错,我们需要全方位了解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时,秦伯插话道:“王爷,此次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我总觉得这次事件没那么简单,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王爷眉头微皱,“我明白,大家也要多加小心。明日一早我们便出发。”众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沉甸甸的。
王爷,秦枫这孩子打小就没了父母,一直由我这个老头子抚养长大,如今他也算是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了,但毕竟还是年轻气盛,有时候做事可能会有些冲动鲁莽,还望王爷您平日里能对他多多提点关照一下,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也请王爷您看在老夫的薄面上,不要与他计较太多。秦老爷满脸忧虑地说道。
燕王爷微微一笑,语重心长地对秦将军说:“秦将军,您实在是过于担忧了。关于秦枫的实力如何,本王心里自然有数。能有机会与秦兄一同共事,本王反倒觉得信心满满!对于他的能力和才华,本王可是深信不疑呀!”
秦老爷子等人愕然当场,王爷竟与秦儿以兄弟相称,实乃匪夷所思。,
然而,但凡此一切有益于燕国,可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即便秦家为此付出再多,又有何妨?秦老爷凝望远方,沉凝思索。
他心中明白,作为燕国的大将军,秦家肩负着守护国家和造福百姓的责任。无论是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他们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此刻,秦老爷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战乱时秦家子弟浴血沙场、灾荒之年开仓放粮以拯灾民……此皆为秦家为燕国和百姓所立之功勋。二十余载已逝,燕国繁荣昌盛。
然今,局势骤变,战争一触即发,百姓不得安宁。
想到此处,秦老爷眼神中闪过一抹坚毅。他决意继续引领秦家为燕国、百姓,镇守这片土地,哪怕前途布满荆棘,也决不退缩。只因如此,方可真正达成秦家之使命,不辜负先辈们之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