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六十年代,我在机修厂当厨师 > 第204章 只有一点基础

第204章 只有一点基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只有一点儿基础!”

    丁秋楠回答,“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系统这些基础理论有背诵过;

    常用中药的中药的名称、性味归经、功效作用、配伍禁忌曾经熟记过;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曾经研读过,不过不深入;

    望闻问切只是粗浅学了个皮毛,现在诊病仍需西医听诊配合……”

    随着丁秋楠越说越多,面试的专家教授全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田九如道:“理论背诵,的确是学习中医的基础,这个勤奋一点儿的学生总是做得到的。

    你既然说你会切脉,能否过来帮我号号脉?”

    “可以,不过我诊脉的水平很有限!”

    “没关系的,就当是学术探讨了。”

    田九如伸出手臂,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丁秋楠不再废话,走上前伸出手,按住田九如的寸关尺。

    一面号脉,一边不忘望闻问切,显得极其专业。

    过了大约五六分钟,丁秋楠才开口做出了诊断。

    “根据您的脉象,我诊断你患有脾胃虚弱之症。

    您的脉象表现为缓弱无力,这正是脾胃功能虚弱的典型体现。

    脾胃虚弱意味着你的消化功能已受到损害,因此你会感到食欲不振、腹胀以及便溏等症状。

    同时,我观察到你面色萎黄、舌苔厚腻,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脾胃虚弱的诊断。”

    田九如听言笑了,继续问道:“那该怎么治疗呢?”

    丁秋楠答道:“脾胃虚弱调理需综合施策:

    中医调理以辨证施治,可选用白术、茯苓等中药健脾养胃;

    饮食宜规律清淡,多食易消化食物;

    适当运动如散步,练习太极拳,促进恢复;

    同时,规律作息,改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在座的只有田九如是中医,其他专家教授虽然知道面前这个小姑娘本事不错,但总归不知道具体水平如何,纷纷看向了田九如。

    田九如认真听完了丁秋楠的诊断方式和治疗方法,抚着胡须继续问道:“你说你医专学的是临床,那你这中医的本事是家学渊源吗?”

    “是的,小时候和我爸爸学过!”

    “能请教一下你父亲的尊姓大名吗?”

    “丁远山!”

    “丁远山?是研究院里的那个丁远山吗?”张元叹插嘴问道。

    “是的,不过我父亲目前借调到了机修厂,在那里坐诊!”

    “难怪你这医学造诣如此之深呢,原来你父亲就是丁远山博士啊!”田海一旁感叹。

    田九如笑着对丁秋楠道:“以你现在的学术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大部分医科大学的毕业生了,甚至你的能力比部分大学老师的水平还要强一些,你确定要到我们学校继续读书?”

    丁秋楠点头道:“我很确定,上大学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因为种种原因,我错过了上大学机会,这是我一直以来的遗憾,所以我很珍惜这次机会。

    至于您的水平能力强弱之说我也不敢苟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同,无法用一个词评定优劣。

    况且医科大学是国内医学人才的荟萃之地,我来到这里一定,相信我一定能够学有所得的。

    而且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就有多高,不在于谁来教,而在于怎么学,这就是所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如果光指着老师传授而自己不努力,又怎么能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呢?”

    田九如听我丁秋楠的“直言不讳”,不但一点儿没生气,反而开颜大笑,他转头对张元叹说道:“校长,我有个建议,不知当说不当说?”

    张元叹笑道:“田教授您客气了,有什么建议您尽管提。”

    “如果仅凭一封推荐信就让这丫头入学,既不合程序也不符合规定身份,即便进了大学,将来的毕业证书也没有说服力。

    既然如此,能不能以医专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走一下保送程序,让这个丫头直接到咱们学校读研究生?”

    这个时代是有研究生的,无三年高等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这个年代的研究生招收方式相当随意,正规的流程是学校推荐加上资格审查,非正规流程是有资格带研究生的教授的一句话,教授说“我要你”,哪怕你是个工人或者农民,你都能当研究生,和师父收徒弟差不多。

    当然,此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到了一九八零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颁布,规定了我国学位层次结构、各级机构及其职能、学位授予方式等内容,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迈入法制化时代。

    张元叹听了田九如的建议咧着嘴笑了起来,他笑着说道:“看来田教授这是起了惜才之心了!您是打算收下这个丫头当您的研究生吗?”

    田九如点头道:“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

    怎么样,校长同志,我这个建议您同意不?”

    “我乐见其成!”张元叹回答。

    在座的一众专家教授全都轰然大笑了起来。

    田九如又问丁秋楠,“我这个老头子想收你当个小徒弟,你愿意不?”

    丁秋楠虽然耿直,但她可不是傻子,听了田九如和校长的对话,她早已经是喜上眉梢了。

    顿时点头如鸡鹐碎米,“我愿意,我特别愿意!

    师父,现在人多,不方便给您磕头,一会儿他们都走了,我再给您磕头!”

    田九如又笑了起来,颇为得意洋洋。

    行政科主任田海道:“得,听见没有,人家小姑娘已经嫌弃咱们碍事儿了,抓紧撤吧!”

    众人大笑,纷纷站起了身,各自散去。

    场中只留下了校长张元叹,教授田九如。

    张元叹对门口的刁大河喊道:“小子,你过来一下!”

    没想到自己媳妇竟然成了研究生了,这算是意外之喜了,刁大河嘴咧成了瓢。

    听张元叹喊他,立即屁颠屁颠儿的走了过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