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顺遂
“王爷。”
时渊单膝跪地,恭敬行礼。
“瞒过皇兄同我见面不容易吧,真是难为你了。”
瑞王面前摆着一副棋盘,似在破解残局。
“今日跟你过招的那人,如何?”
瑞王思考后落下一子,随口问了一句。
时渊在瑞王身边站好,目光看向瑞王正在破解的棋局。
“他很强,今日应是隐藏了实力,据属下观察,他惯会用刀,武功自成一派。”
瑞王动作稍稍停顿,“他今日见什么人了?”
“皇上未曾收回监视淑妃动向的命令,属下发现今日淑妃同他在观澜亭见面,知他武力高强,所以并未靠近,但正是那两人无疑。”
“用刀?关系匪浅?”
瑞王手指轻叩桌面,半刻未曾落子,时渊只是立在一旁,他知道王爷正在思考。
“原来是他啊,瑾瑜,能让他做到如此地步,本王应赞你一声。”
见时渊面露疑惑,瑞王好心情地为他解答,
“打不过他实属正常,能在江湖屹立不倒多年,怎会是寻常人物?”
时渊思考片刻,只觉心惊,“王爷是说,吟风是那月影!”
瑞王点点头,“没错,这宫里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对了,同往常一样,向皇兄那边汇报淑妃一切如常,安分守己。”
时渊听命退下。
瑞王接着又落下一子,喃喃道,“元瑾瑜啊,你可得小心些,盯着你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落子天元,局破。
养心殿内
曾经的凌江六公主,现在大宏后宫中的昭妃娘娘正乖巧依偎在天子河宴唯怀中,两人说说笑笑,十分和睦。
其实昭妃一开始并没想进大宏后宫,她对河宴唯没什么特别的感情。
直到她见到了元瑾瑜,她从小到大还没有遇到过几个能让她吃瘪的人。
而且让惹到她的不止元瑾瑜一个,还有那城中的珑翠阁,连那头牌都敢同自己叫嚣,当真是反了。
听五哥说,虽还没有实质证据,但那珑翠阁定和元瑾瑜脱不了关系。
既然如此,她干脆就进后宫,同元瑾瑜一争高下,看看谁才是最出众的那个。
但这些都只是个人原因,她进入大宏后宫是父皇,凌江国主的授意。
虽然不知道父皇所为何,但她也只有遵从的份。
本以为还要花上一些功夫才能得到河宴唯的青睐,没曾想却是手到擒来。
曾经元瑾瑜再怎么得宠,现在躺在天子怀中的不还是她吗?
父皇还说大宏天子城府极深,不好相与,如今看来,当真夸大。
昭妃面上依旧带着柔媚的笑意,微微抬头,在天子的嘴角上印了一吻,一触即分。
河宴唯眼中的暗色愈加幽深,他看着怀中风情万种的爱妃,指尖在其白皙的面上划过。又惹出美人一声轻笑。
不可否认,这位来自凌江的光华公主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资本。
但河宴唯却是想到了元瑾瑜,自从昭妃进宫,他已有半月不曾见过她了,不知近来如何。
昭妃并未发现面前人的分神,仍继续依偎在天子怀中,勾起唇角。
“皇上”
想来通传的康公公见到的就是这场景,他忙跪下认罪,马上就准备往外走。
“不必。”河宴唯淡淡吩咐。
见怀里的美人起身看着他,他才露出温和的笑,“爱妃先回宫,晚上朕再召你。”
昭妃细白的手指轻拂过帝王心口,“那臣妾等着陛下。”
康公公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心道昭妃这得宠程度当真非同一般,甚至越过了淑妃娘娘。
河宴唯看着昭妃背影,面上的微笑全然隐去,“何事?”
康公公有些惊讶于皇上的变脸,感慨这帝王心当真是深不可测。
“皇上,时统领有话想禀报皇上。”
“让他进来。”
时渊行过礼,在殿中闻到若有若无的香气,这应是属于那位得宠的昭妃。
“皇上,属下来向您汇报情况。”
康公公早就退了下去,河宴唯嗯了一声让他继续说。
“淑妃娘娘近来没有异常,安分守己,那位吟风也已经安排好了差事。”
河宴唯点点头,让人退了下去。
元瑾瑜这么安分倒是让他有些意外,自己冷落了她半月,她丝毫不在乎吗?
若是元瑾瑜听到这番话,她的回答是当然不在乎。
皇上不来找最好,她就能专心考虑之后的事情了。
今日本想在殿中问问云姬最近都城有何异常,但却收到了太后的召见。
元瑾瑜最近确实不曾拜访过太后,需要分神的事情不少,倒是忘了去拜见太后。
不管怎么说,太后因着怀安郡主的关系对自己极好,这次召见的原因元瑾瑜也能猜出一二。
等带着佩儿来到寿康宫,还没等她行礼,太后就连连摆手让她坐下,还准备好了一盏清茶。
“瑾瑜最近可好?”
太后的语气十分温和,似想与她闲话家常。
“臣妾一切都好,劳太后挂心,最近后宫事务略多了些,没来拜见太后是臣妾的不是。”
“诶,咱们都是一家人,客套话就不必了。
哀家知道皇帝最近冷落了你,宫里最忌讳专宠,哀家得空会好好同皇帝说说的。”
在昭妃进宫之前,河宴唯便专宠元瑾瑜,如今多个人同她分宠,元瑾瑜还是很开心的。
“太后,瑾瑜既然进了宫,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皇上如此宠爱昭妃妹妹,是她的本事和福气。”
元瑾瑜说着轻笑一声,看向太后,“这宫里这么多人,瑾瑜要是真的吃醋,哪里吃的过来呢?”
太后哈哈一笑,“你这孩子,哀家本来想开解你,现在看来倒是不必。”
“太后对瑾瑜的好,瑾瑜谨记在心,不敢忘怀,今后定然常常侍奉在侧。”
太后拍了拍元瑾瑜的手,“你有这心思便够了,怀安那孩子十分关心你,现在她也可以安心了。”
“是,瑾瑜在宫中有太后照拂,一切都好,有劳母亲挂念了。”
太后笑着同元瑾瑜闲聊几句,才让身边人好生送她出去。
等元瑾瑜出寿康宫的时候,头上还多了一只太后亲自为她插上的芙蓉簪子。
佩儿见此,心里的担忧少了不少,本以为小姐会闷闷不乐,如今看来小姐并未放在心上。
太后又如此厚待小姐,往后的日子定然顺遂。
自家小姐本就是个有福气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