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土坡的驻望
杨成将自己的被褥装进了蛇皮袋子,装好后,他并没有急于回家。他来到了教室,教室里零星坐着几个人,看样子也是在道别,杨成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就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面。回头看看,杨宁并没有坐在后面。过了一会儿,那几个人也离开了,教室里就只剩下杨成一个人。对,又是他一个人了。
杨成站了起来,来到了江华的位置,凳子上有一层尘土,杨成用手擦了擦坐了下来。扭头看向自己的位置。他也要离开这里了,此时杨成的心里竟有一丝舍不得。这里承载着杨成太多的快乐与心酸,三年的时间就这样结束了,杨成在这里遇到了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那么多的日日夜夜,杨成奔走在这里。那么多的人最终也成为杨成生命中匆匆而过的过客,都离开了,而自己也终将不得不离去。
杨成久久地坐在那里,讲台上已没有了老师的絮叨,台下也没有了学生的吵闹。一切都变得那样的安静,安静地让杨成有些不适应。
过了许久,杨成起身,走出了教室,转过身,关上了门。
回到家杨成一头栽倒在小东屋的床上,杨成的妈妈想问问杨成考得怎么样,问了半天,杨成也是一言不发。杨成的妈妈就走出屋去邻家打牌去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等杨成醒来已经是满天星斗。杨成的妈妈并没有叫杨成吃饭,杨成来到灶台,用饼卷了一些剩菜,舀了一瓢凉水吃了,就着温暖的晚风,吃了这顿没有晚自习的晚饭。
接下来的日子,杨成如无神之主,游荡在小东屋,院子和大门这方圆五十米之内,仿佛世间的万物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直到有一天县里的通知书送到了杨成的家里。
那天杨成正坐在门口看一本从谢东家翻出来的都黄了皮的明清小说,上面的字都是繁体字,但并不影响杨成,他正看的入神,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竟是物理老师和政治老师骑着摩托车来到了自己家前。
“杨成,通知书下来了。我和老吴找了半天才找到你家。”政治老师说着从摩托车的后座下来。
杨成一看是昔日悉心教导自己的老师,心中怎一个亲切可言,放下书,一下子就站了起来,迎了上去。
“两位老师,快进屋,我去烧水。”
“不用,不用了,我俩不渴,在门口就行了,你拿两坐来。”
杨成进屋拿了两马扎,两位老师坐到了杨成的面前。
“成子,通知书下来了,先恭喜你,上面有你的名字。不过。。。”吴老师说着,把通知书递给了杨成。
杨成听完,心里极其开心,这么多日子的付出也算是得到了回报,可是等杨成拿过来一看,脸色瞬间凝固了下来。通知书的最后一句话表明杨成的分数没有达到学校的公费录取分数线,如果想入学的话,需要补交四千元的学费。杨成手里拿着这张通知书,看着眼前的两位老师,不知该说什么。
“成子,我们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你是棵好苗子,否则我们俩也不会亲自来给你送通知书,直接邮到你家就行了。我们两来,就是希望你能抓住这次机会,好好把握,毕竟这是能改变你命运的机会。”吴老师眼睛死死地盯着杨成。
“嗯,我知道了,我会把握好的。”
“你家里的大人呢?我也想跟他们说说。”
“哦,我爸出去打工了,我妈去打牌了。”
“能把你妈叫回来吗?我想好好跟她谈谈。”
“不用了,等她回来我会跟她说的。”
“那要是这样,我俩就先走了,成子,一定记住老师说过的话,好好把握住这次机会。”
说完,杨成的两位老师骑上摩托车,政治老师又叮嘱了杨成几句,这才发动车子,顺着来路走了。
此情此景,跟三年前何其相似,杨成拿着手中的通知书与三年前曾老师交给他的那张通知书多么的一样。如果当初他选择去考试考入了国中,这样他的基础就会打好,而不至于荒废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开始学习。也许这样他就能考上公费。当初为了一千块钱没有去考,现在反而需要四千块钱来补偿,不管是当初的一千还是现在的四千,杨成的家里都出不起,看来杨成是怎么样都逃不开命运对他的安排。杨成这次该何去何从呢?他会像上次一样选择放弃吗?
等杨成的妈妈回来,杨成把这件事告诉了她,杨成的妈妈皱着眉头,也不知道怎么办。去邻家于叔那里给杨成的爸爸打了一个电话,等杨成把这件事说完,电话那头的杨父却悄悄地挂断了电话。
听着话筒里传来嘟嘟的声音,杨成的心一点一点变凉,这就是现实,杨成家里怎么样都改变不了的现实,相对于与兄嫂之间的争吵,这才是杨成下定决心离开这个家最主要的原因。
杨成拿起电话,拨通了另外一个熟悉的号码,那是他二姐家的电话。二姐听完杨成考上了县里的高中,高兴得不得了,告诉杨成不要担心,她会把钱给杨成凑上,让杨成专心准备入学。
放下电话,杨成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看来只有外力才能改变他们家的现实。小时候,杨成的二姐经常打他,但有一次杨成被猫咬了,这只猫是大花狸的孩子,因为杨成太过思念大花狸,就把它从送出的那家里又要了回来。结果它根本不认杨成,就把杨成咬了。杨成的手臂上直到现在都留有疤痕。一开始杨成没在意,可是伤口总是不好,最后被在外打工回来的二姐看到了,才带着他去镇上医院看大夫,杨成手臂上的伤口这才好了。
至于这个暑假是怎么过的,杨成已经不大记得了。不过他经常骑着单车去大姐家,也不进屋,杨成的大姐并不像二姐那样关心杨成,所以并没有问杨成为什么不进来,而杨成来这里也仅仅是单纯为了放他的自行车,也没有进屋和大姐闲聊的必要。
杨成把单车停好,记得前文的人,一定知道杨成来这里的目的。是的,这里是杨成第一次和江华约会,杨成放自行车的地方。杨成走上那条熟悉的路,亦步亦趋地往前走着,沿途的风景和当初一样,路边的野草开着花,砍树运动幸存留下的柳树依旧长得郁郁葱葱,初夏的微风吹过,上面的树叶沙沙作响。杨成一边走,一边回忆着当时的情景,不觉间来到了那个大坑的旁边,杨成抬头看向江华的家,离这个大坑并不远,杨成没有往前走,而是跳下了这个大坑,爬上了先前的那个土坡。
杨成站在上面,望着江华的家,他不知道江华是否在家里,他家里的电话停机后,杨成无电话可打,当然也就再也接不到江华的电话。杨成用嘴吹了一下地上的土,坐了下来,他就那样望着,心里多么希望江华能感知到他,从门口出来,来到他的近前。可是直到残阳西下,也未见江华的半点身影。一次又一次,也不知道这是杨成第几次坐到这里,路过的人总是能看到一个男孩望着前方,但并不知道他在望着什么。
初来的九月已经是秋高气爽的节气,今天是去县高中报到的日子。杨成整理着自己的东西,怀里揣着前几天二姐给他邮过来的四千块钱。杨成的爸爸特地从工地赶了回来,准备送杨成去县城。
杨成的妈妈把杨成送到了村口,一直等杨成和爸爸坐上去县城的车,才转身回了家。
这是杨成第三次来到县城,这次来杨成的心情跟前两次完全不一样。前两次是考试,而这次是入学,杨成的心里可谓是非常的激动,心砰砰直跳。
等杨成到了学校,已经有很多学生前来报到,那真是人山人海,大门前更是挤得水泄不通。杨成和爸爸两人一人扛着一个蛇皮袋就往里挤。挤到门口的时候,杨成的爸爸对着门卫室就喊了起来。
“张叔,是我啊!成子来报到了,您给指个路啊!”原来门卫的张大爷是邻村的,跟杨成的爸爸有个见面之缘。
张大爷从门卫室出来,一看是杨家儿,分开人群就走了过来。
“早就听说你儿子出息考上了这里,正等着你爷俩呢!报到的地方在操场那里呢,非得全挤到这里?后面其实还有个门可以进来,走走,跟着我。”说着张大爷领着爷俩往左拐去。
就见操场上支着几个遮阳伞,上面写着报到处,也有许多人在那里排队,杨成选了一个人相对少的,就开始等着。等到杨成的时候,杨成从怀里掏出那厚厚的一叠钱,说实话,杨成从来没拿过这么多的钱,对杨成来说这简直是一笔巨款。
“你到底交不交啊?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呢。”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师模样的中年男人说道,看那样子似乎有些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