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谁说理综满分,不能是曲皇 > 第347章 共商县计

第347章 共商县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佟争也是一脸凝重。

    “为什么?”

    放火,打人,还有管不了的?

    “那些放火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你说,能把他们怎么办?”

    “打人的,也是未成年人。”

    “除非是重大犯罪,否则,还真没有办法。”

    “就是好不容易逮着了,还都是小孩子,还什么都审问不出来。”

    “就是有一两个招了,最后也查不到刘赖子身上。”

    “他狡猾的很,隐藏的很深。”

    “有人说,他有个狗头军师,给他出谋划策,不过,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毕竟谁也没有见过。。”

    “十五年,原来年纪小的手下,成年以后,就被他派到了其他城市。”

    “一开始,几个市的警察,多次联合调查,都找不到他们的犯罪证据。”

    “你说,窝囊不窝囊。”

    “到后来,上面有人替刘赖子说话,最近几年,就没有联合再查了。”

    “听两任公安局局长提过,刘赖子背后的人,很不简单,市里,省里,甚至是京城,都有人替刘赖子说话。”

    “所以,他这个毒瘤,大家都知道,但是却没有办法。”

    “他是卫平县之耻!”

    “几个老哥哥,你们真是牛逼,卫平县有这么好的杂碎,你们竟然不早点告诉我,有点不够意思啊。”

    “啊!”

    “啊!”

    “啊!”

    张剑等人,一个个惊得合不拢嘴了。

    刘水竟然没有生气。

    “刘书记,你不生气?”

    乔磊问道。

    “生气有用吗?”

    “有问题,解决问题就行了,多大的事。”

    “想想办法,一个星期之内,解决掉刘赖子他们。”

    刘水说道。

    张剑直摇头。

    “难,太难了,就是现在动手,没有一年两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这还是在没有某些外部力量干涉的情况下。”

    “难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大家等等,别着急。”

    “一会我让靳士清同志,把刘赖子的有关案宗带过来看看。”

    “一时半会,这件事情说不完,先说其他的。”

    “乔主任,家里还有萝卜没有,给我送几个过来。”

    “有,不过口感,与年内相比,有点差异。”

    “我马上让他们送过来。”

    “好。”

    “看看你们几个,有没有吹牛。”

    “王湾的姜,没什么特殊地方吧。”

    “有。”

    “现在梨花市,省城的很多酒店,用姜的话,只用王湾的姜。”

    “很多厨师测试过。”

    “用王湾的姜做菜,比其他的姜更美味。”

    “甚至现在凉拌王湾姜,成了进酒店必点的菜。”

    “而且,还没有人敢作弊,因为只要放入口中,就会知道是不是王湾的姜。”

    “找农业专家,有关科研机构检测过没有?”

    “检测干什么?”

    “得,你们还是农业大县的官员,照这样的干法,给你们机会,也抓不住啊!”

    “卫平县三宝,被刘赖子祸害了一宝。”

    “其他两宝,你们都扔了?”

    “是不是傻?”

    “还有农业局局长,干什么吃的,红湾萝卜,王湾的姜,他为什么就没有提过。”

    “不合格啊。”

    “找个懂农业的,换了吧。”

    乔磊为农业局局长默哀三秒钟。

    刘水趁着大家喝茶的功夫,发了几条信息。

    没商量几件事,乔磊家里送来了萝卜。

    萝卜洗的干干净净。

    还有一把小刀。

    刘水乔磊拿刀切开,先给刘水一块:“刘书记,你尝尝,我感觉比苹果还要好吃。”

    “什么萝卜,敢说比苹果还好吃。”

    刘水接过,咔嚓就是一口。

    还别说,清爽甜口,别有一番风味,真的不错。

    “嗯,不错,这萝卜,还是第一次吃到如此多汁的。”

    “刘书记,如果是刚长好的,比这更好吃。”

    “现在存放的时间长了,水分不足,影响口感。”

    “怎么样,没有骗你吧?”

    “红湾萝卜的产量如何?”

    “还可以。”

    “什么叫还可以?”

    “红湾能够种植萝卜的土地大概有一千多亩,每亩点产量,最高可以达到七千公斤,最少也有五千公斤,产量轻轻松松超过千万公斤。”

    “不过,每年的实际产量,不到三百万斤。”

    “为什么?这么好的萝卜,为什么不推广种植?”

    “卖不动!”

    “不过是大众菜,所以只要产量一多,价格就便宜,老百姓就不愿意多种。”

    “这些年,大家都在干什么?”

    “红湾萝卜王湾姜,大张庄的姑娘不用相,这一个个都是金饭碗啊。”

    “搞得好,不说,卫平县能够富裕,红湾,王湾,大张庄绝对能够发家致富。”

    “不是我说,很多人都的脑子,确实应该换了。”

    “农业局局长多大年纪了?”

    “王玮同志应该是五十岁了,原来是文化局的副局长。”

    “他干几年了?”

    “三年,应该还能做一届。”

    “让他下去吧,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干。”

    “不能发挥好的作用,混天度日,要他们干什么。”

    “刘书记,你这么一说,我们好像也应该检查。”

    “不错。”

    刘水说道。

    这话,直接把天聊死了。

    “咱们都要检讨。”

    “我来了几个月,对红湾萝卜王湾姜这些,居然一无所知,太官僚了。”

    “这说明,咱们卫平县的官员,不要整天坐在办公室,要多去下面调研。”

    “好好问问老百姓需要什么帮助。”

    “怎么制定帮助老百姓发家致富的计划。”

    “坐在办公室里,可什么都看不到。”

    “我有个建议,每个县委常委,每一年,都要把全县各个村委走访一遍。”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时间自己找,还不能耽搁县里的工作。”

    樊鑫急忙说道:“书记,走不了,全县一共有四百七十六个行政村委,更不用说那些自然村,一年内,根本不可能走访完。”

    “就是勉强走访完了,也是走马观花,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我建议,咱们还是分工合作,把全县的行政村划分一下,咱们所有常委,每个人管几十个村委,这样还是有可能。”

    “效果也会更好。”

    “老樊哥,你说的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