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云变幻之列国 > 第11章 秦王组阁 楚王被拘

第11章 秦王组阁 楚王被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在这一年冬,也就是秦王立储后的第三个冬季秦王驾崩,太子即位。享庙号为中正武帝。

    丧服还未满,武帝召开御前会议,商议朝廷组阁,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推选李斯为内阁首辅,军事上王翦为大将军统帅,律令长官为韩非。

    原来韩非与小志经过千辛万苦最终来到秦国,在首相吕不韦的引荐下任中书协助刘太师管理律令。韩非的才华受到吕不韦的赏识,但是与李斯常常观点相悖。

    组阁完成,大家商议今后的政策,提出了:“发展农业、振兴工业、搞好商业”的经济对策,主要是税收调整,有的项目减税,有的项目增税,确保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为大型战争的发生做好武器储备;外交上采用远交近攻的方略,利用张仪的连横术来破坏的苏秦的合纵。外交的重心是楚国和赵国,军事重点是韩国和赵国。

    话说楚国,自从张仪来了之后,屈原被贬作三闾大夫,离开了朝政,这下子楚王整天沉浸在歌舞声乐之中,没有了屈原在面前的说三道四,不仅楚王自在了,郑袖也不用担心遭到屈原的怒骂了。

    春天,刚刚到了春分,张仪又风尘仆仆地跑来见楚王,告知秦王政要和楚王有一个会盟,要归还楚国的方圆六百里土地,还要与楚国联姻形成友邦,前提是楚国必须从合纵协约国中退出,不与齐国保持战略同盟。张仪的两行伶俐齿说得楚王心花怒放,只感觉前程似锦。

    为了谷雨这一天的会盟,楚王早早就离开了京都。在离开郢都时,屈原拼命阻挡,气得楚王将他削官流放到长沙,免得他惹事。

    会盟地点是武关,楚国边外秦国的一座小城。

    天色刚蒙蒙亮,天上飘下如烟细雨,丝丝雾雾的,如网一般在天地之间交织着笼罩着。楚王在张仪的引导下,刚出了边关,就听到鼓乐声响,不大一会儿就看见一队人马,声乐中一架黄罗伞盖,九匹马的车驾,两旁护卫,后面官员随从。

    楚王看到这里,心想这秦王竟敢破坏礼节,采用周天子的出行规格,实在是野心外露。但是想到这种高贵的人就要与自己结盟交好,从内向外感到无比的荣幸。

    很快楚王与秦王的车辇走到了一起。

    “王叔,小侄有礼了!”秦王率先在足辇上抱拳施礼。

    “王叔,近来身体安好,别来无恙乎?”

    楚王:“尚可尚食!”

    说着话,秦王政下了车辇,来到楚王马前,伸手就拉马缰绳。这下子可把楚王吓坏了,赶紧下马,拉着秦王的手,说说笑笑,一路前行。两队人马也都极其友好地合在一起。

    进了武关,两旁街民张灯结彩,清水泼街。

    随后听到城门吱吱呀呀地关闭了,大夫靳尚问张仪;“请问张相,为什么关闭城门?”

    张仪赶紧说:“大夫多虑了,这是为了安全起见!怕有不义之人做出鲁莽举止会影响到秦楚的交好。”

    大家也就没有想更多。

    到了宾驿馆,场面布置得十分豪华气派。大家坐下喝酒赏乐,有美人歌舞相伴。大家开心喝酒,好不热闹!

    靳尚看着气氛,就低头问张仪:“张相,什么时候签订协议?我们还得趁早回去。”

    “不急。您看二位王喝得如此开心,还是且等片刻。再说了既来之则安之,今天走不了,明天也不迟吗?”

    一直喝到天色渐暗,日头下山,这才安排楚王他们休息。

    第二天又是听歌看舞饮酒到太阳西斜。

    第三天中午时分,酒宴刚摆上,楚王就连忙摆手,拉着秦王的手说:“秦王,咱们今日把合约签了吧,国内还有好多事务需要处理,我们还需赶路。”

    “到了饭点,吃过饭之后,咱们就签,好吧?”

    “好吧!”

    喝酒喝了一个多时辰,楚王催促拿和约。

    一会功夫,和约与签字笔由下人端了上来。秦王政连看都没有看,抓过笔,刷刷刷,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楚王一手拿笔,一手拿着协议,在秦王和张仪的催促下也潇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靳尚在一旁观看条文,忽然变色说道:“不对啊!协议条文拟错了!”

    “怎么可能的事吧?”

    “你看这里写的是赠送楚王六里地,哪是归还楚国600里呐”

    “什么?600里地,怎么可能?”

    “张仪,你说当初在郢都到底是不是600里地?”靳尚揪着张仪的衣领呵斥道。

    “放手!不得无礼!谁说的给你们的600里地?痴人说梦吧!”

    “走,还想走吗?来了就别想走了。老老实实地在待在这里吧!啥时候我家王上心血来潮,突发善心,啥时候才能走。”

    就这样楚王一行被拘禁在武关,秦王政也回到了自己的国都。

    再说楚国,在得知楚王被囚禁事后,乱作一团,宠妃郑袖联合其他势力,废除了太子和皇后,宣立自己的儿子午能为太子,自封为太后。原太子与太后也不知道被她弄到哪里了,有人传言是被郑袖秘密杀害了。

    在长沙流放的屈原,中间也有宋玉的规劝,暗示他弃暗投明或者明哲保身,可是屈原终不为所动。在听说了楚王被囚禁在秦国之后,他决定要回郢都,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宋玉没办法,只好与乌获一起陪同先生来郢都。

    先生要见皇后郑袖,郑袖避而不见。

    先生拜见皇太后孙夫人,几经周折,终于在皇城后花园见到了孙夫人。孙夫人年逾八十,满头银发,慈眉善目,行动不太方便,耳朵有点不好使,视力尚且还可以。

    屈原眼含热泪给老夫人跪地请安。

    “起来吧,”孙夫人说,“屈先生,请起。您也老了。”说着孙夫人泪流了下来。

    “屈先生,您对楚国的忠心,天下皆知。无奈老身处在后宫,多年不问政事。不知道先生求见我这行将就木之人,有何贵用?”

    “老夫人,您身居优室,不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亡国的险境了。”屈原把最近几年发生的事大概给皇太后描述一遍。

    “什么?竟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楚王也被人囚禁了,想用他来换取我们的十座城池?”孙夫人接着说,“不行,这十座城池给了秦国,我们的门户就大开了,很快就会亡国的。先生,您负责联络王爱卿、孙将军、李爱卿,明天来我这里商议怎么办?”

    “王上真是昏庸,我早就看那个小狐狸精不是个东西,整天缠着楚王,荒废了朝政。哎!这么多年了,我真是太傻了,放任不理,竟然误国到这种田地。”老夫人是叨叨不停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