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进退两难
“杀!”
兖州城下,西凉军在一天之内连续攻城数次,有好几次眼看着就要攻下,但都被守军给挡了回来,兖州城的守军异常顽抗,在大将,李宽的率领之下,拼死相抗,令西凉军一时间损失惨重。
大营之中,林楚通过回来的使者也得知了永王要来打自己的消息,忍不住骂道:
“这个货,简直愚蠢到家了”
如今兖州城久攻不下,永王的大军又杀了过来,最多两天的时间便可到达自己这里,现在的林楚可以说是进退两难啊。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选择,第一率领全军继续攻城,但如若这两天之内没有攻下,等到永王大军杀来之时,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一旦对上,那就只能任人宰割。
第二就是立刻将大军调往平原,展开阵势与永王决一死战,若是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打退永王的军队。
与玄明商议过后,林楚还是决定撤军,把军队全部调往距离这里十里处的落龙坡,在那里等待永王的大军。
“舅舅,你觉得这一仗我们有几分的胜算?”
林楚问道。
“三分”
玄明并不是对自己的军队不自信,而是他们现在的处境难到了极点,落龙坡离兖州城并不远,如果是在他们在跟永王交战的时候,城内的守军趁机出来后背偷袭,他们就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到时候就连撤都没法撤了。
经过了几天的苦战,玄明也能感觉得出,李宽善于带兵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大好的机会摆在他眼前,他绝对不会错过。
将自己的想法跟林楚说了后,林楚犹豫再三过后,让人将一名将领叫了过来。
“将军,我有一项任务要交给你,这关乎着我们西凉军的生死存亡存”
林楚对着面前的人说道,此人是西凉军中的老将,名叫李元一路,曾经跟着林楚父亲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多战功,如今已经年近50了。
“少统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放心交给我吧,只要有我一条老命在,宜州城的守军,踏不出来一步”
李元也是统兵之人,他自然知道西凉军目前的情况。
“老将军,原本你已经到了解甲归田的年龄了,可是如今的情况我却不得不……”
林楚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他知道李元这一去,可以说是十死无生,绝对没有活着的机会。
“少统领,你不要有忧虑,原本的我在30岁的时候就应该已经死了,多亏了老统领我才能活到现在”
“目前正是西凉军遭受大难之际,如果我不去又有谁能去呢,我这一把老骨头死了不可惜”
李元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活了50年,如今儿子孙子都有了,也没有了什么心事,他离不开战场,最好的归宿莫过于战死在这里。
况且老统领曾经救了自己的性命,如今他的孩子遇到了困难,自己怎能不舍命相救,也算是还了老统领的一个恩情,老天统领活着的时候,自己没有机会报恩,这份恩情能还给他的后代也算不错。
“好,老将军,那一切就都拜托你了”
“只不过我能给你的兵力并不多”
林楚说道,永王的30万大军眼看着就到眼前了,他分出去的兵力越多,正面战场的局势就越危险。
“少统领,不必给老夫多多少人,凭我手下的5000人足矣”
李元知道林楚的难处,并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他还是提了一个请求,就是希望林楚能善待他手下兄弟的那些家人,毕竟他的手下有很多都是刚刚结婚生子的小伙子,然后他们跟着自己去送死,还真有点舍不得。
“这个老将军放心,我一定会善待他们的家人”
林楚说道。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夜晚林楚特意让人搬来了营中所有的酒肉,请5000人喝,虽然一人只能分到一碗,但打仗的时候能有一口酒已经很不错了,那些士兵自然也都明白这代表着什么。
原本爱吃酒肉的人,却发觉今天的肉没什么味道,吃进嘴里仿佛像在嚼蜡。
“弟兄们”
林楚端起一碗酒站起身道:
“你们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在我西凉军中待了10年,甚至20年的士兵,你们都有家人,我也不想瞒着你们”
“接下来你们要干的事情,是在我们主力军与永王交战的时候,你们留在后方抵挡兖州城的守军”
“这一仗的胜算很小,你们之中有很多人可能都回不来了,所以我也给大家一个选择”
“有不想去的自己可以举手提出来,虽然军令如山我可以命令你们,但是也不能你们明摆着去送死,是吧”
那开玩笑的语气惹得众人大笑,但却没有一人举手,他们自从参军的那一刻,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有很多人的朋友兄弟已经死在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他们如今能活到现在也可以说是幸运中的幸运。
“好,都是好兄弟”
林楚看着这些人心里五味杂陈,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统领,我们从西凉军一路跟着您打到这里,已经够本了,要不是您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西凉”
“兄弟们都很感激你啊”
李元说道。
“是啊,是啊”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的一众人的附和,大家对于这个年轻的统领还是比较认可的,毕竟当年在西凉的时候朝廷给他们的粮食不多,导致他们经常饿肚子,要不是有着林楚带领他们开垦荒地,他们也早就饿死了。
而且他们也知道,林楚又不是诚心让他们去送死的,而是被逼无奈,正面的战场一旦失败林楚也要死、所以也都没什么怨言,打仗吗?哪有不死人的。
哪怕即将面对死亡,这群人依旧是笑脸相迎。
“来!兄弟们一起干了这碗酒”
酒宴结束后,5000名士兵整齐的走出了大营,两旁站满了送别的人,这些人之中有他们的朋友亲人,虽然有些不舍,但向前的眼神依旧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