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开禁 > 第41章 抗战的日子(8)

第41章 抗战的日子(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承德以南的兴隆广大地区,日寇像毒蛇一样盘踞着,他们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地统治这片土地。然而,他们错了。因为有一个人,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孙永勤,他在黄花川一带率领着一支“抗日救国军”的队伍,正频繁地向这些侵略者发起攻击。

    每一次袭击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孙永勤和他的战士们以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屡屡给予了日寇以沉重的打击,令敌人不得安宁。他们的勇气和智慧,让敌人闻风丧胆,也让日寇的嚣张气焰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这些连续不断的重创让日寇陷入了困境,他们开始意识到孙永勤和他的“抗日救国军”绝不是普通的对手。于是,日寇驻热河省省会承德的第八师团头目便坐卧不宁,绞尽脑汁苦想对付的计策。敌人对孙永勤的威胁感到震惊,感到惶恐,于是,他们决定采取集中行动,想出一条恶毒的计策来对付这位难缠的对手。

    在黑暗的角落里,日寇头目们密谋策划着,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寒光。这条毒计正在慢慢酝酿,仿佛一头隐藏在暗处的猛兽,等待着时机发动致命的一击。而孙永勤和他的战友们,却全然不知即将面临的险境……

    时间来到 1935 年5月,这时候的日本侵略者已经被孙永勤率领的抗日救国军打得焦头烂额了。敌人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在长城以北那片广袤的山林地区消灭掉孙永勤及其部队后,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这群可恶的家伙想出了一个阴险至极的计谋。

    只见日军集结派出大量兵力,分别从东边、西边和北边三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但奇怪的是,他们却故意留出了南边的通道。这显然就是个陷阱啊。日军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行逼迫孙永勤的抗日救国军往南撤退,进入到长城以南,比较开阔的丘陵地区——遵化北茅山一带。敌人在那里布下口袋,而一旦孙永勤的队伍进入这个区域,那么日军就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对其进行围剿,并一举歼灭,这可真是一条毒计啊。

    这一天,还是真的发生了。在日军的疯狂围堵下,辗转大范围的山区、丘陵,致使不幸腿部负伤的孙永勤为解决部队军需给养问题,被迫带队入关。

    24日,日伪军聚集出动1500多人,将抗日救国军大部围困在雾灵山外、遵化北的茅山、十里铺、吴家沟一带。

    拂晓时分,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日寇就开始用猛烈的炮火轰炸救国军的阵地。一时间,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爆炸声响彻云霄,整个阵地都被硝烟和尘土所笼罩。在这无情的炮火摧残下,周围的村庄也难逃厄运,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和灰烬。

    紧接着,丧心病狂的日寇竟然使出了卑劣手段,他们投掷了大量的毒气弹后,并用机枪开路,向救国军发起了总攻。面对敌人如此凶残的进攻,孙永勤却毫不畏惧,他沉着冷静地指挥着全军,英勇无畏地展开猛烈还击。

    在茅山的各个方向,一场场激烈无比的战斗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敌我双方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撞击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每个战士都舍生忘死,勇往直前,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挥洒着自己的热血和汗水,用生命捍卫着自己的信仰和荣誉。

    然而,敌人却依靠着强大的火力优势,步步紧逼,企图突破救国军的防线。但救国军并没有被敌人的强大所吓倒,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守阵地,寸土不让。他们利用地形巧妙地布置防御工事,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拉锯战。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是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坚韧。无论是前方冲锋陷阵的战士,还是后方提供支援的人员,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茅山,守护家园!

    午后四点整,阳光斜照在大地上,洒下一片金黄。救国军的士兵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目光坚定而果敢。他们默默等待着,只待指挥官一声令下,便要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终于,反击的号角响起。战士们犹如猛虎下山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敌军。他们的步伐矫健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无尽的力量和勇气。喊杀声响彻云霄,与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交响乐。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中,救国军展现出了无坚不摧的勇气和决心,仿佛要将敌人彻底撕碎。

    双方短兵相接,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刀光剑影闪烁,鲜血四溅。救国军的战士们毫不畏惧,奋勇向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攻击。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

    经过一番激战,只见敌人尸横遍野,我方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整个战场弥漫着浓烈的死亡气息,但救国军并没有被眼前的惨状所吓倒。相反,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浴血奋战。

    夜幕降临,战斗仍在继续。救国军将士们在黑暗中穿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仿佛是一群无畏的战神。决战直至深夜,救国军终于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重重包围,1400 多名将士突出重围。

    他们疲惫不堪,但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场战斗虽然残酷无比,但也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孙永勤持机枪率队直捣日军密集处,亲手击毙了日寇伊藤、佐佐木,多次击退山田队、松井队的夹击,击毙日军田边少尉等多人。

    紧接着,日军更加疯狂,为了彻底消灭孙永勤部,竟然直接动用了飞机、大炮,对救国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战场上惨不忍睹。

    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孙永勤、关元有等抗日救国军的几位核心领导人,毫不犹豫地带领着剩下的 500 多名英勇无畏的干部战士,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他们以生命为赌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猛烈攻击。

    在这场血腥而残酷的战斗中,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祖国,捍卫正义!

    然而,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火力也异常强大。尽管战士们奋勇抵抗,但终究难以抵挡住敌人的猛攻。最终,孙永勤和他的战友们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孙永勤在牺牲时,年纪仅仅 42 岁。他本应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位年轻而勇敢的将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忠诚和担当。

    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楷模。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更加惨不忍睹的是,孙永勤、关元有的头颅竟然被万恶的日本侵略者割下,悬挂在伪满热河省省会承德市二仙居处示众。

    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委员会在巴黎《救国报》上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高度赞扬了吉鸿昌、瞿秋白、孙永勤、方志敏等十一位为抗日救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称他们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坚信中华民族抗日救国最终必然取得胜利。

    孙永勤及其创立的抗日救国军,虽然只坚持了一年半时间,但却揭开了热南人民抗战的序幕,在长城内外播下抗日火种,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孙永勤永远是不屈的雾灵山魂,兴隆人民的骄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