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悲观的态度
回到西城区之后,白彦都顾不上修行,就直接闯进了卷宗处。
卷宗处里面,两个老书生正在整理那些卷宗,一人名为陈安,一人名为柳河。
几个捕快就在门口守着,整理卷宗的时候,那些老书生自然也会对所有的卷宗有所了解,一旦他们出了意外,整个捕快班房所有的秘密,都将展露在外人面前。
故此白彦才特意安排了几个捕快守在这里,这既是为了防止那两个老书生泄密,同时也是对那两个老书生的保护。
“见过大捕头。”两个老书生都上了年纪,懂得世情,当然也知晓这一段时间以来西城区的变化源自于何处,是以他们对白彦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尊敬,甚至他们还在计划什么时候将家眷直接带到捕快班房来住下,以免他们成为捕快班房的破绽。
白彦的目光在卷宗处扫了一圈,相对之前而言,如今的卷宗处已经是显得整洁了很多,那腐朽陈旧的味道,更是被一扫而空。
卷宗上,根据白彦的建议用不同颜色的布条系上,其中红色的是凶杀案,黑色的则是失踪案。
“卷宗整理得怎么样了?”白彦问道。
“回大捕头,已经是理清十年的卷宗了。”陈安放下手中的笔墨,朝着白彦一礼,将他们整理出来的目录奉上。
“十年吗?”白彦点了点头,吩咐道,“将所有失踪案的卷宗都找出来。”
“是。”陈安当即就将守在门口的捕快唤了进来,手里捧着目录,按照目录将那些用黑色的布条系起来的卷宗逐一取出来,送到旁边的厅室当中。
不查还不清楚,一查便是吓了一大跳!
十年的时间下来,卷宗上的失踪案,足足有两百多起,这其中不乏有一大家子都一起失踪的,而涉及的人数,更是多达五百余人!
这还只是有报案的,若是再算上那些没有人来报案的,这个数字只会更加的恐怖。
而最令白彦心惊的,是这所有的失踪案,除了少数的几个找回了尸体的,其他的都不曾告破!
甚至绝大多数的案子,连查探的记录都没有!
通过卷宗的目录,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十年以来那些平民百姓们报案的记录和频率,一年比一年低。
这绝不是因为西城区的治安一年比一年好的缘故!
“不能再等下去了!”白彦目光凝重。
他最开始的打算,是先保证这西城区不出乱子的情况下,花上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来‘验证’药材的种植是否可行,然后令那些乞丐们有一个生计,最后再一口气将所有的恶丐都清理掉。
但在那虎山山坳当中厮杀一阵,在通过卷宗确定了西城区那糟糕无比的真实情况之后,白彦便只能将自己的计划提前。
因为每拖延一天,失踪的人便可能多上一个!
……
“拜见大捕头。”一声令下之后,三个副捕头便是齐齐赶回了捕快班房。
“那些恶丐的落脚处,都追查得怎么样了?”白彦出声问道。
“大捕头是想要提前清剿那些恶丐吗?”三个副捕头的神色一变,立刻就猜到了白彦的想法。
“怎么,不行吗?”白彦往后一躺,靠在椅背上望着房顶。
“这……”三个副捕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谁都说不出来什么。
“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坦白跟你们说吧,昨日总捕头又给我传讯了,说内城区的精干人手不够,要召我回去。”白彦依旧是望着房顶,意有所指的道,“其他人回内城是回内城,我们捕快班房的人回内城,也是回内城——既然如此的话,回内城的,为什么不能是我们自己人呢?”
三个副捕头果然是听出了白彦的话中之意,精神一下子就变得振奋起来。
“大捕头的意思是?”
“我什么意思都没有。”白彦幽幽的道。“还是说回我们先前的话题吧。”
“大捕头,不是我们推诿,只是而今要清剿那些恶丐,着实不是一个好时机。”三个副捕头下了半天的决心,最后还是叫徐副捕头抢了先。
“不是好时机?怎么讲?”白彦稍稍的提起了几分精神来。
“首先,是敌暗我明。”徐副捕头悄悄看了白彦一眼,“那些恶丐聚散无形,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藏身于何处,但我们捕快班房的动作,却是被他们看的清清楚楚——不夸张的说,我们捕快班房的人才集合起来出门,那些恶丐们便已经是得到了消息,逃之夭夭,再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清剿那些恶丐的话,谈何容易?”
徐副捕头双手摊了摊,片刻,他见白彦并没有因为他的言语而有所不悦,于是胆子就更加的大了一些。
“大捕头之前故意留下了崔月轩的人,想来便是要以崔月轩的人作为耳朵眼睛,以此找出来那些恶丐的藏身处,但问题在于,崔月轩的人,未必是可用。”
“一来,是他们不一定能够找得到那些恶丐的藏身处。”
“二来,就是他们找到了恶丐的藏身处以后,也未必就会是我们的助力——说不得我们再清剿那些恶丐的时候,崔月轩的人也会寻机对我们动手。”
“崔月轩。”白彦低声的沉吟了一句,“你想说的,不是崔月轩,而是世家吧。”
西城区最大的痼疾,乃是那些恶丐——但那些恶丐的存在只是一种表象,其真正的痼疾源头,在于世家。
在白彦接手捕快班房之前,整个西城区都是一摊烂泥,这一摊烂泥,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那些世家的诱导以及控制之下才形成的局势——这样烂泥一般的局势能够维系数十年,便足以说明,这种局势是对那些世家最有利的局势。
如今,这种局势虽然在白彦的手中得到了遏制和改变,但却不意味着世家会任由西城区的局势变好。
西城区局势变好的原因,在于白彦,在于白彦控制下的捕快班房——对这些世家而言,要令西城区的局势重新回到之前那般,最好的也最轻松的办法,就是将白彦和被他控制的那些捕快们一起清除,然后换上一波愿意听他们话的捕快顶上来。
之前的时候,几个帮派联手对捕快班房的冲击,便是世家对捕快班房的第一次试探,虽然那一次的试探失败了,但那只会让世家更加坚定清除如今这捕快班房的念头。
那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机会呢?
当然是白彦带着捕快班房的人去清剿那些恶丐的时候——在关键的时候,本应是作为捕快援手的崔月轩,陡然之间反戈一击,和那些恶丐里应外合,便足以是埋葬所有的捕快。
然后这西城区的局势,自然就又重新回到了世家的掌控当中。
至于说崔月轩会不会反戈一击,这一点根本就毋庸置疑。
这西城区并不大,崔月轩的人查了十数天却没有查出任何的线索来,这已经足以是说明一切了。
“大捕头英明。”徐副捕头看着自己脚尖,声音当中充满了悲观。“这两个问题不解决的话,那些恶丐的痼疾,就永远无法剪除。”
不管是那些乞丐的藏身处,还是乞丐背后的世家,都是近乎于无解的难题。
在他看来,白彦能够维系住西城区的局面不继续恶化,甚至于使得西城区的局面有变好的趋势,这就已经是足够了。
“大捕头,我曾听说过一句话,叫欲速则不达。”另外的两个副捕头对视一眼,同样也诚恳无比的劝解道——显然,三个副捕头中,无论是哪一个都对白彦清楚痼疾的想法持一种异常悲观的态度。
“那可真是巧了。”白彦挺直了脊背,敲了敲自己面前的桌子,将三个副捕头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我的想法,正好和你们相反!”
“不管什么事,怕的不是难,而是无处着手!”
“我总结了你们的看法,要剪除痼疾的阻碍,无非就只有两个。”
“第一,是那些恶丐藏身于何处。”
“第二,便是那些世家的干涉。”
“可是如此?”
“那么反过来,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剩下的所有的事,是不是都会顺理成章?”
听了白彦的说法,三个副捕头不由得都是摇头苦笑了起来。
这两个问题,又怎么可能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