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君子剑 > 第11章 破法

第11章 破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庆皇都,圣德书院。

    林轩站在这座圣德书院前,有些迷茫。

    身为大庆王朝的最高学府,其并不位于皇都的中心地带,而是设址于皇城的最东边。

    皇城的东区也被称为平民区,此处多是皇城脚下经营商铺的小商小贩或是和朝中某位权贵稍微沾亲带故,故而受其照顾在这天子脚边落了跟。

    此时的圣德书院门前,并无他人,这座崇高古朴的学府静静的坐落在此地。

    林轩想要找人说明来处都无人可寻。

    甚至他敲门询问,都无人回应。

    他在此处抓耳挠腮寻思半天,也找不到进入的方法。

    林轩慢慢也就寻思到这等场景应是学院之人有意为之。

    于是他便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这座传说出过圣人的学府。

    学院大门平平无奇,立着两座石狮雕刻,书院门匾刻着“圣德”二字。而门旁又有一座古老石碑,上面有着不少先贤所刻之字。

    但林轩仔细去看,又发现一个个宛如鬼画符,自己竟一个字也看不懂,甚至看完之后竟在脑海记忆中不留痕迹。

    林轩想到这里到底是儒门学府,于是他尝试将体内文气附着于双眼再向石碑上望去,此时这石碑竟在自己眼中闪烁金色光芒。

    那石碑上一个个字宛如活了过来,在石碑上跳动。

    尽管这些字在眼中有所变化,但是林轩还是看不懂每个字的意蕴,只能勉勉强强能记住这些字的形状。

    观察片刻,林轩随即感到一阵头痛,这是精神力透支的表现。

    他不得不将眼中文气撤去,原地打坐休息。

    打坐的同时,林轩不停的思考着。

    他今天来到此处,既无人招待,又无人驱赶,那想必此应是书院中人给自己的一道考验。如今,这道考验应该就与此石碑有关。

    大概过了几个时辰,林轩感觉自己的精神力恢复了差不多,他又站在石碑前仔细观察。

    他不敢贸然将文气附着眼中观看,只能凭借肉眼查看。随后他发现,自己虽然看不懂这些文字,但能明显看出这些文字出自不同人之手。其笔锋以及笔势各有不同。但他发现这些字中,有两个字与其他字有着明显不同。

    其他文字虽然形态各异,但是都能看出是用笔尖在石碑上写出,而唯独这两字明显是由利器刻出,而身为剑修的自己一眼便能看出这两字由剑所刻。

    他下意识的将自己的君子剑气附着于这两字,随后在他眼中这两字仿佛活了过来,直接从石碑上穿梭入自己的双眼。

    这一次林轩看的清清楚楚,“破法”二字在其眼中激荡,闪烁着附着些许金色的银白色光芒。

    随之他的意识归于神海,只见那石碑原本被云雾遮挡的文字又漏出了一行——“君子不重则不威”,随后这些文字缓缓从石碑飞出,如同上次那般欲形成一幅画卷,但画卷组成一半,其好像无后续能量,又消弥于天地间。

    想必是因为自己儒道修为低弱,无法支持这幅画卷的形成。自己的本命剑心也发生了变化,那“破法”二字附着于那柄巨剑的剑柄之上,与自己的剑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并且被云雾遮掩的剑身又露出了一截,林轩能感觉到自己以后可以付出代价将这柄巨剑短暂拔出。

    这无疑是一大杀器,当初在庭院内自己想要强行拔出,但被师尊阻拦。

    林轩能感觉到,如果他当时强行将巨剑拔出,自己必死。

    他意识从神海中退出,自己还是身处于圣德书院门口,而门口那座石碑已消失不见。

    随后,圣德书院的大门缓缓打开,从里走出一位身穿青衫的中年儒生,其眼睛明亮,样貌俊朗,整个人有着一股温润的气场。

    他缓缓走到林轩的面前,嘴角挂着淡笑,轻生说道:“欢迎来到圣德书院,我是书院大儒,名为孟思诚。方才门口那座石碑算是对你的一道考验,按理说你是当今圣下推荐,不受考核也能进入。但是测试一下你在儒道的天赋也算是极好的,毕竟我们儒家讲究因材施教。”

    林轩向眼前这位儒雅中年行了一礼,随后挠了挠头说道:“那我儒道天赋如何,孟师。”

    孟思诚沉默些许,缓缓说道:“若心有文气者,可运用文气观其真貌,天资为上佳。而你又比此更进一步,竟能悟到其中两字真意,天赋自然是极好的。”

    “这个玉竹给你,其上有着我们圣德书院的种种事项,至于你的住处在院中西处,随意找一空闲木屋住下便是。”

    孟思诚将一玉竹递给林轩,便步伐有些急切的转身离去。

    孟思成行走在圣德书院之中,一路上遇到不少儒生对其尊敬行礼。

    最后,他迈入书院深处的一片竹林中。

    竹林中有一白发垂髫的老人,其一身布衣,静静地站在竹林之中的一片小池塘旁边。

    孟思诚向眼前老人行了一礼。

    “思诚见过儒首。”

    儒首宛如一个普通老头,弓着腰缓缓从池塘边走向旁边石桌旁的椅子,并示意孟思诚一起坐下。

    孟思诚如同学生一般,恭敬的坐到儒首身旁,正襟危坐。

    “你看过那个孩子了吗?”儒首笑着问道。

    孟思诚沉吟道:“初入儒道便能身怀文气,而且竟能从那石碑上取走两字,儒道天赋惊为天人,能与他的剑道天赋媲美。”

    儒首听到此话,无奈的摇了摇头。

    “儒道天赋自然是极好,但也十分另类。你可知他在那石碑上取走的是哪二字。”

    “学生不知。”

    孟思诚那石碑十分神秘,乃儒家至宝。由每一任儒首持守。

    儒家弟子迈入大儒期,对应着天阶修为,便要笃志。子曰:“博学而笃志”

    一般来说这句话应是自己修儒对天地间的志向,可以说是如果修儒者志怀天下,教化于民,是在向天地交上一张答卷。那笃志就是在这张答卷上写上自己的题目。

    如儒家第一位圣人——孔圣,当时给予天下的题目便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而半圣阶段,便是初步完成自身宏愿,得到天地认可,方可入圣。儒家每一位半圣皆会在石碑上刻字。

    而近几百年,能从此石碑上取走字的人只有两位,一个是那林轩,一个便是眼前是儒首。

    此时已是深夜,儒首抬头仰望天空,夜晚的星空如同一张绚丽的画卷,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他取走的是“破法”二字。”

    “破法!?”一向温文尔雅的孟思成险些破了声。

    因为“破法”二字是由那另类的白衣剑儒所留,那名为季凡的少年真实身份呼之欲出。

    “此事不可外传。”儒首说道。

    “可是,,,,”

    孟思成此时十分不解,有无数话要问。

    但儒首打断了他,淡淡的说道:“我自有安排。你便是他在学院中的导师,将他当普通学生对待便是。”

    虽然眼前这白发老人已经十分苍老,但此人在儒家的威严则是无人可撼动的。尽管孟思成心底疑惑不已,但还是退下。

    孟思成离去,竹林里传出两人对话。

    “喂,儒家臭老头,你还要将我留在此地多久?”

    “阁下随时都可以走,我这糟老头子可拦不住你。但你不想看一下他能在儒道上走多远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