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川柏城
初春。
风临国。
川柏城。
举城哀悼,白幡飘扬。
昨日林府一战,林家三十七条鲜活的生命烟消云散。
但林府门前,最后却被丢出了五千多具的冰冷遗体。
而这则是代表着至少要有三千余户家中,要高挂白绫。
尽管是他们先动了贪念,起了杀心,想要掠夺林家的财富。
尽管有半数的人,是在巡防营铁蹄践踏,血染长街时丧命。
但这一切,在川柏城的百姓眼中,都被归咎于林家,归咎于那个突然冒出的神秘男子。
林家将灭,你为何要救他们?又凭什么要救他们?
可是,这满腔的怒火与恨意,终究只能藏在心底,化作无声的诅咒。
毕竟,那代表着川柏城最高战力的巡防营,都败在了那青年之手,他们一时间又能如何呢?
同时,在这一日内。
搬迁至川柏城已有两百多年的林家,第一次以城主的身份发布了一条全城告示。
只不过林家前来贴告示的几人,脸色都有些不大自然。
在此处匆匆贴完告示后,便匆忙的返回了林家,看其背影多少是有些…羞耻的意思。
告示上的内容为:
“我,李川柏!曾是风临国两百多年前的大将军,也是这座城名字的由来。”
“现在因资产暂时被钱庄冻结,没有办法取钱,所以需要各位过来给老子送钱!”
“等老子重回大将军一职后,必会十倍、百倍奉还,并提拔尔等为军中将领(正式编制)!”
“总之一句话!我,李川柏,拿钱!”
城中各方反应:
“我(消音)你(消音)的!老子信了你个鬼球!”
“刚刚杀了我们那么多人还让我们送钱?!哼!等着给你烧纸钱!”
“还特(消音)的百倍奉还!你丫挺的怎么不千倍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段文字咋这么眼熟呢?”
这份告示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在川柏城中炸响,激起了无尽的波澜。
人们愤怒不已,将这视为林家和那冒牌李川柏对全城的挑衅。
这种挑衅,怎么能忍?
告示张贴后的三日里,川柏城一片沉寂,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然而,这沉寂之下,却是暗流涌动,复仇之火在每个人心中熊熊燃烧。
……
李川柏让林家张贴出去这样的一份公告,倒不是说真的只是为了挑衅众人(当然,确实是也含有这样的意思)。
这还得从林府眼下的局面说起。
当日,林知鸢为给林家求得一线生机,曾许诺要将林家所有的资产全部赠予李川柏。
可等林家本次的风波过去后,李川柏发现这所谓的全部资产…
在抛开林府那三十七口的安葬费后,林府上下的银两满打满算只剩下了不到百两。
不足百两?这是什么概念?
没有其他任何收入来源的林家,按照当前的十余口子人来计算,也就能维持不到一年的生计。
换句话说,即便是那些人都没有必要过来灭林家满门。
因为林家的银子也就能坚持三个月的开销。
三个月后,不能入仕、经商、习武的林家众人就只能上街乞讨去。
李川柏看着摆在林家众人面前这堆银子,哪儿还好意思将这些银子塞进自己腰包。
自己若真是拿了这些银两,等自己百年之后,在地府看到了林一毅该怎么跟对方唠嗑?
难道上去就跟人家说,“老林,你林家的香火没被敌人给灭了,反倒是被我给饿死了?”
看着林知鸢等人那愧疚而无奈的眼神,李川柏轻叹一声。
算了吧,这银子自己是肯定不能拿的了。
不仅不能拿,怕是自己还得出去“赚”银子养活这林家一大家子。
不过可若说就这么算了,那也不符合李川柏他的性格!
既然林家没有,那自己替林家向这川柏城索要些利息总是可以的对吧?
于是,便有了林家的那篇公告。
李川柏也知道,若是单凭这份疑似诈骗的公告,就能让自己拿的钵满盆满,那未免也太小瞧这川柏城的人了。
也未免太小瞧…自第二日开始,林家附近多的那些新面孔了。
各方势力在林府铩羽而归,虽说吃了狠狠地一个亏,但他们并未打算就此收手。
即便是他们不想再惹李川柏与林家了,可他们身后的各方势力会同意吗?
两百年下来,各方与林家的关系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谁敢给林家喘息之机?!
虽说林家已没了过去的荣光,可曾经一门五相的林家,谁又能保证他们没有留下什么其他后手?
因此短短三日之内,川柏城内便聚集了上万名陌生的武者。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是明面上的镖局、武林世家,有的则是隐藏在暗处的山贼草寇、朝廷通缉的要犯。
总之,川柏城各方势力的目标很统一,就是集结一切可能的人手,诛灭林家!
而给予他们底气的,正是京城那个权势滔天的萧家。
萧家的那位巡防营大统领就死在李川柏的手中。
对方怎么可能会就此放过李川柏!
他们已得到了消息,震怒的萧家已经一连派出几位高手正快马赶往这里。
同时,还有风临国的一支军队正在赶往此处。
因为,李川柏杀的不仅是萧家的子弟,更是朝廷任命的川柏城巡防营大统领!
一时间,川柏城内的空气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杀意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出一场血雨腥风。
在见识过李川柏那日恐怖的战力后,这些势力虽然心怀杀意,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没人愿意先当这个出头鸟。
所有人都在默契地等待着萧家高手和军队的到来,到时候一举覆灭林家!
……
可,林府之战后的第四日。
那位自称为李川柏的神秘男子,却是率先打破了这种各方观望的局势,第一次踏出了林府的大门。
整座川柏城内,所有人的神经顿时全部紧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