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朱标与朱棣的约定
盘点继续,画面再次滚动。
【武德四年,李靖越过岭南,到达桂州派人分道招抚,所到此处,皆望风归降。】
【岭南土豪冯盎,李光度,宁长真,皆是派遣子弟求见李靖,表示赶紧归顺,李靖顺势连下九十六州,所得民户六十余万众。】
【至此“岭南悉平”李渊下诏劳勉,授任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
【画面给到唐军军营。】
【传旨大臣立于首位,李靖一众武将跪地迎旨。】
【“李靖接旨,朕深感卿劳苦功高,平息岭南,特授命卿岭南道安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钦此。”】
【“李将军快快请起,下官还要回去复旨,就此告辞!”】
【李靖接过圣旨,很是感慨,随即对众将娓娓道来。】
【“南方偏僻之地距离朝廷太远,王化所难覆盖,隋末大乱以来,未受朝廷恩惠,若不遵以礼乐兼示兵威,这怎么能行呢。”】
【“将军说得对,末将赞同!”】
【“李将军,你说怎么办吧,末将唯你马首是瞻。”】
【“对对对,末将附议!”】
【“好,众位将军,其所率本部兵马从桂州出发南巡,所到之处各位要亲自存抚百姓,问其疾苦。”】
【“是,将军!”】
【武德六年,原投降唐朝农民起义军将军杜伏威,辅公祏二人不和,辅公祏乘杜伏威入朝之际,窃取丹兵,举兵反唐,李渊得知后龙颜大怒。】
【画面来到大明宫,李渊坐于龙椅之上,气急反笑。】
【“哼,大胆辅公祏,竟然贼心不死,反我大唐,此次定不饶恕。”】
【“朕命李孝恭为帅,李靖为副帅,率李勣等七大总管东下讨伐,即日启程。”】
【“臣李孝恭,李靖,李勣遵旨!”】
【此时,辅公祏已经派大将冯惠亮率领三万水师驻守当涂,陈正道率领步兵两万驻守青林,从梁山用铁索横贯长江,阻断了水路。】
【并铸造建月城,延绵十余里,互为犄角之势。】
【唐军营内,李孝恭召集众将赶忙就此商议军事。】
【“大帅,末将认为当绕道,直取丹阳,掩护袭击辅公祏的老巢方为上策。”】
【“李勣将军所言极是,主帅末将赞同!”】
【“末将也认为李勣将军所说为上上之策。”】
【李孝恭本就想采纳诸将的意见,自从上次李靖带自己平定萧铣,李孝恭就很尊重李靖的意见。】
【“李靖将军命你以为呢?”】
【“主帅,若攻击丹阳的话,旬月我们久攻不下,就会腹背受敌,化为被动,不如出其不意,攻其城栅,一举破之。”】
【“好,李靖将军不愧是多谋善断,此计甚好。”】
洪武年间。
太子朱标,四皇子朱棣立于城楼看着天际的视频画面,二人都大为动容。
尤其是太子朱标更是一脸崇拜。
这李靖在岭南能够安抚百姓,所到之处,秋毫未犯,这正是上上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合他对未来治国的基本方针。
打仗永远都是打不完的,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地,只要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才是王者之道。
“四弟啊,你看这李靖真是文武全才,他之所以能够得九十六州,民户六十余万众,靠的正是这仁慈之心。”
“咱们父皇固然是宏图大略,不过若我以后治理大明朝一定会效仿这李靖,文能治国,武可安邦。”
“不过武力一定不是最后的解决问题方式,只有双管齐下,恩威兼顾,才是王道。”
听着大哥朱标的话,此刻稍稍年幼的朱棣也很是赞同,对于自己这个大哥,朱棣打小就很是尊敬。
平日里,大哥朱标深受父皇母后的宠爱,但大哥对他们这些弟弟都一视同仁,很是关照,朝堂大臣们对朱标也是满口赞叹,未来下一任大明皇帝,朱标是当仁不让,毫无悬念!
不过与朱标不同的是,朱棣此刻关注的更多是李靖多谋善断,当他看到李靖说出自己的战略方针时,他内心很是触动。
“大哥,这大唐战神李靖确实像你说的文武全才。”
“小弟也很是赞同,未来大明朝在大哥你的治理带领下,一定会走向辉煌,冲锋陷阵的事情就交给我们这些弟弟吧。”
“我们拉钩约定,兄弟齐心,不负父皇尊尊教导,一同让大明王朝更加强盛,传至千秋万世!”
听着四弟朱棣的话,一时间让朱标很是感动,想不到朱棣这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大的志向。
“好,好,好,四弟啊,你说的好,我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说完,二人抬头再次看向了视频画面。
光绪年间。
太和殿内。
光绪帝抬头看着门外天空中盘点战神李靖画面。
“不错,不错,这李靖果真不愧当选金榜战神,攻陷城池军纪严明,爱戴百姓,真是令朕心痒难耐。”
“我大清朝怎么就没出一个这样牛逼的人物啊。”
此时,他很是羡慕唐朝能有像李靖这样的战神存在,羡慕曾经大唐的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邻邦的万国来朝。
想到这里,少顷他长叹一声气,想着自己如今的处境,如今自己治理下的大清国,真是愧对祖先,汗颜啊!。
外族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一再的退让,国家受辱,民族蒙羞,危急之际时太后又独揽专权,自己身为堂堂大清帝王,竟然被架空了?
只能在这大殿之中看视频解闷,真是可笑可悲!
他恨啊,他真的很蛋疼,沉思间,光绪帝想到了一个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此刻的自己处境不正如当年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般无二吗。
他现在终于理解了,当年朱由检的悲愤,为什么遗言是“任贼碎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
惨笑一声无奈中,光绪帝发出了一条视频弹幕。
【清朝光绪帝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老哥,咱们兄弟真是同病相怜,回天乏力,洋人侵略,割地赔款,大清难道要毁在我这一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