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巅峰之战,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看着气氛已经有些走歪了,诸葛亮挥着羽扇,强行保持冲动打人的心态,无奈开口。
“陛下,眼下我们的战略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您难道忘了吗?”
对于这“谦虚谨慎”的关云长,他是头疼不已。
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积攒了下这点压箱底本钱,这就不行了?放不下了?
这丫的就造吧,他表示完全带不动这三兄弟。
“………… 。”
清圣祖年间。
“皇上,你看,这汉人霍去病大破匈奴!”
“啊,霍去病不愧是金榜位列第七的战神,一战之力竟然如此恐怖!”
“哎,张大人,要说悲催的还是这休屠王和浑邪王,遇上霍去病他俩可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不光是这样啊,这浑邪王不讲道德,哼,蛮夷始终是蛮夷,说话不算数。”
“………… 。”
乾清门中,早朝期间。
康熙皇帝同一众大臣看着金榜卷轴中的视频。
看着群臣激动,眉飞色舞的神采,康熙爷此时也是为之动容。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是当年匈奴人多么悲愤的心情才会广为传唱,同时这也是彰显了霍去病的勇猛无敌。
想着自己从小就经历了满洲骑射文化的训练,还受到过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
正是这种多元的教育下,让他康熙可以刚柔相济,站在每个种族立场上想问题,理解多个种族的难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眼前,更让他康熙震撼的还是这年少成名战神霍去病。
率领孤军深入大漠,长驱直入,雷霆手腕的闪电战,不断地收获匈奴高级将领,和皇亲贵族人头,即便他康熙对上,也会大为头疼。
想到此处,康熙深深呼出一口气,朝着一众朝臣说道。
“霍去病所率领的霍军所到之处犹如狂飙卷长空、疾风扫落叶,匈奴兵卒望风披靡,片甲不存!”
“大汉名将冠军侯,不愧是能位列战神榜,朕服气!”
“众位爱卿,尤其是将军们,你们要向霍将军学习,我大清要想繁荣强盛,还需仰仗诸位啊!”
“臣等谨记皇上教诲。”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切回金榜视频中,继续盘点霍去病。】
【漠北之战。】
【经过河西走廊之战后,汉帝国逐渐掌握了战局的主动,不过,匈奴人并没有就此屈服。】
【公元前119年夏季,为巩固河西的战果,汉武帝决定,命大将军卫青和时年二十二岁的霍去病各带一路大军,去漠北草原,找伊稚斜单于决战,彻底解决匈奴之患。】
【发起了汉朝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战——“漠北大战!”目标直击匈奴单于伊稚斜的大本营。】
【霍去病率精挑细选的五万骑兵,以将军李敢等为大校。】
【不料,从匈奴俘虏中得知,匈奴单于已经向东边转移了,于是汉武帝重新调整了作战部署,命令霍去病从代郡出发,去找伊稚斜主力决战,卫青改为从定襄郡出发。】
【卫青军队刚出关不久,就抓住匈奴一俘虏。】
【画面镜头给到了卫青,此时卫青表情严肃,大声喝道。】
【“来人,把这个匈奴俘虏带上来。”】
【少顷匈奴俘虏来到卫青面前,哪里还有半点嚣张气焰,只得老老实实的交代了一切。】
【“汉朝将军,我单于主力部队其实并没有东去,是骗你们的,他的部队就在你们的正前方。”】
【“哦!”】
【听闻匈奴俘虏所说,卫青大感高兴,立马决定兵分两路去找单于伊稚斜主力决战。】
【他命令老将李广和赵食其合兵一处,从东边迂回包抄,自己则是亲自率领主力去正面硬刚伊稚斜。】
【卫青大军行驶了1000余里后,终于发现了伊稚斜单于的主力大军,此时,汉军是千里奔袭而来,已经是疲惫不堪,反观匈奴的将士们则是严阵以待,气势高昂,随时准备发起冲锋。】
【大将军卫青不愧是沙场老将,采用了武刚车围成坚固的军阵,随后命军与匈奴主力军开始展开战斗,双方互有死伤,直至黄昏时分,天气大变,飞沙滚石,卫青抓住这一时机,命令武刚车里的骑兵兵分两路从左右两翼,向着伊稚斜单于的后方包抄而去,匈奴人完全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情况,还无防范,很快匈奴的骑兵就开始溃败,单于伊稚斜带领几百人亲兵慌忙逃遁,匈奴将士眼见主帅遁走,无心恋战,纷纷投降。】
【另一边霍去病从代郡出发后,与右北平郡太守路博德会师,然后合兵向着北边前进,在深入漠北中,霍去病只携带了少量的粮草辎重,急速行军2000余里,刚穿过大漠后,就与匈奴左贤王部的主力遭遇。】
【“杀!”】
【“杀!”】
【霍去病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以闪电般的速度冲来,左贤王抵挡不住,无奈只得带领少量的亲兵溃败而逃,此战霍去病俘虏了单于大臣章渠,斩杀了北车鳍王,又转攻左大将双,缴获了很多敌军军旗,战鼓无数。】
【紧接着,他带领骑兵越过难侯山,渡过弓卢水,又俘虏匈奴屯头王和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然后继续追击左贤王,直到追杀至被匈奴视为圣地的狼居胥山。】
【由于这里是匈奴人每年祭天地圣地,于是霍去病用汉朝地礼仪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然后率军来到了北海,饮马瀚海,至此霍去病达到了华夏武将历史上地巅峰——封狼居胥!兵锋一直逼至北海!】
【此一战,霍去病以数万人地代价,共歼灭匈奴70443人,使得左贤王部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匈奴势力大为衰退,至此漠北之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