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吊死和勒死的三个阶段
三人来到赵府门外,府门巍峨高大,雕梁画栋,宏伟庄严,气派非凡。
相比赵府外的气派,赵府内一片愁云惨淡,赵夫人和仆人们正忙着准备赵大人的丧事。哭声、哀叹声此起彼伏,整个府邸笼罩在悲痛之中。
见龙云司的云卫上门,赵府管家陈叔不敢怠慢,龙云司的恐怖是烙印在每个人的心里的。
陈管家引着他们,来到了书房门前。书房的大门紧闭,上面贴着封条。
“这是老爷上吊自杀的书房,尸体在隔壁的厢房,我们已经按命令将其封锁。”管家低声说道,眼中满是忧虑和无奈。
“多谢了,你下去吧。”杨宁微微点头,示意管家可以离开。
三人走到书房旁边的厢房,门口有两名衙役在守卫。拿出令牌,他们通报了身份后,进入厢房,看到赵大人的尸体静静地躺在一张大红木床上。
我特么的。
这尸体配上这古代的大红床,杨宁感觉到一种中式的恐怖感,格外的渗人,这可能就是刻在基因里的反应。
赵大人的脸色苍白,眼球突起,脖子上还留有明显的勒痕,显然是勒死所导致的。他的表情平静,但眼角却似乎有泪痕,仿佛死前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和绝望。
“味道有点冲。”沙尘哥捂着鼻子说道。
杨宁解释:“正常的,这气味是‘黄白之物’所发出的味道,一般吊死和勒死的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会头脑嗡的发热,出现耳鸣,接着感到眼前有闪光,同时知觉会开始模糊起来,最终失去知觉。”
听杨宁这么说,王博瞬间提起兴趣,追问道:“那第二阶段呢?”
杨宁接着说道:“第二阶段,全身引起痉挛,手部会作划水动作,脚部作走路的动作,然后双手双脚的肌肉开始抽筋后,最后全身挺直抽筋,男性在此时会根部会勃起,还会。”
听到这里,王博疑惑地问:“还会怎么样?”
杨宁贱兮兮道:“就是你昨天在花间楼跟姑娘的最后冲刺的阶段。”
王博瞬间骂骂咧咧:“你大爷”
沙尘哥接着问:“那第三阶段会怎么样?”
杨宁回答:“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已经是假死状态,大小便失禁,眼球突起,呼吸停止。此后,心脏还会跳动半刻钟左右,心脏一旦停止跳动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说到这里,杨宁叹了口气说道:“听起来都很痛苦吧,所以说要珍惜生命。”
以前大学时,尸体都是福尔马林泡过的,气味都是药水的气味,这种刚死亡的尸体,杨宁没怎么接触过,有点不习惯。
沙尘哥和王博听着杨宁的叙述,被惊得目瞪口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你你怎么这么清楚?你试过?”
“你才试过,你全家都试过。”杨宁瞬间气急败坏,“这叫专业,懂不,平时让你们多读书,你们天天去花影街找姑娘。”
随便,杨宁没有管这两货,蹲下身,仔细查看尸体。
他先检查了赵大人的脖颈,勒痕清晰且均匀。接着,他又查看了手腕和指甲,发现右手指甲缝里有些异样。
杨宁沉思了片刻,皱着眉说道。“赵大人应该是被人勒死后,再吊起来的。”
“为什么?”沙尘哥疑惑问。
杨宁解释道:“吊死的勒痕,通常在喉结部位在颈部较高位置,就是下巴下方,呈v字形或u字形。你们看赵大人的勒痕,在颈部较低位置,比如喉部或颈部下方,呈水平或不规则形状。”
说话时,杨宁还比划了v字形或u字形的形状。
沙尘哥和王博凑近一看,果然勒痕的位置在颈部下方。
王博疑惑问道:“单凭这勒痕就能确定?”
杨宁接着说:“他的指甲里有东西,应该是皮屑和血液。我估计是赵大人被人在后面勒住,右手挣扎时,抓伤凶手留下的。”
杨宁提起赵大人的右手,指了指发现指甲里的东西。
“其实还可以看眼球的出血度和尸斑的分布情况。”杨宁继续说道,“走吧,我们去书房看看。”
三人来到封锁的书房门前,杨宁打开封条,推开了沉重的木门。书房内一片昏暗,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光,让他们能够勉强看清房间的布局。
房间中央的横梁,上面还悬挂着一根白绫,底下是一张倒下着的木凳。
“这里应该是他上吊的地方。”杨宁走到横梁下,仔细检查着白绫和横梁上的痕迹。
“他的脚下还摆放着一张倒塌的凳子。”沙尘哥补充道,“看起来像是他踢倒的。”
“大家仔细搜寻这里的,别破坏任何东西。”杨宁道。
三人开始仔细搜查现场。
书房内陈设简单,但每一件家具都显得格外考究。书桌上摊开着几本书,几张纸上还留有未干的墨迹。
杨宁突然注意到书桌旁的一块地板有些松动。
“这里。”杨宁示意其他两人有发现。
沙尘哥用力掀开那块地板,发现下面藏着一个小盒子。杨宁小心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小册和一封信。
“看这个。”
杨宁打开小册,小册子上的内容记录着右督御史刘宏与一刀门交易内容。
密信的内容是一封威胁信,信里并且没有提到威胁的原因。
“右督御史刘宏吗?”杨宁喃喃道。
王博说道:“这人,我认识。”
两人看向王博。
王博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道:“平时让你们多留意大楚的官场,你们就知道去花间楼。”
沙尘哥和杨宁的内心无语:“该死!被他装到了。”
沙尘哥道:“快说。”
王博解释道:“这刘宏以前只是一个准百户,自从参加了西凉扫荡战之后,仕途一路升迁,几年内,就做到右督御史。”
杨宁追问:“还有呢?”
王博道:“没了。”
就这?杨宁和沙尘哥,内心一阵无语
杨宁站起身,把小册子和密信都收在怀里:“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确认,先去找人证,了解更多情况。”
三人离开书房,决定找赵夫人和当晚的婢女进一步询问案发时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