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建房习俗
在建造框架期间其实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因为主体要木华瑾自己完成才算成功完成任务。所以像正式开始建传统木房的前一晚,掌墨师就要进行祭鲁班仪式,因为鲁班是木匠祖师嘛,这个仪式很重要的!
沐华瑾在前一晚子时过后先是开始敬肉,煮过的五花肉中插着一双竹筷,香蜡纸烛、升斗、公鸡、豆腐、雨伞、衣帽和金银首饰这些东西都要备齐,其次左手将备好香烛拿起点燃后抖落明火,右手虚扶插入炉具中。
然后沐华瑾就抓起公鸡对着祭桌作了三个揖后,举起鸡道:“此鸡不是非凡鸡,是头顶花冠子身穿五色衣,此鸡拿来有何用,是弟子拿来做立房仪式挂号鸡。”说完将鸡拿到面前,就见她对着公鸡冠子就是一口,将中间咬掉一点后,把流出来的血抹在放在一旁的纸上,又拔下几根毛放上面。
最后就是让人在四周烧那些纸,沐华瑾自己拿着把斧子在蹲在祭桌前绕过来绕过去嘴里嘟嘟囔囔不知道说这啥,其实做这些就是为了测一下第二天开工又没有凶险。
待到祭鲁班仪式结束,天都快亮了。
木华瑾匆匆洗漱完,吃了点东西,便来到建房的地方。
此时,工人们已经陆续到达,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
木华瑾则仔细检查了一遍工具和材料,确保一切都准备就绪。
随着太阳升起,建房工作正式开始。
除了祭鲁班仪式,排扇立房时还有一种锤,叫做发锤。发锤通常由户主或者工匠持有,它象征着新房的开始。当房屋的木结构搭建到一定高度时,持发锤者会站其一旁,用锤子敲击大柱,同时高喊吉利的话语,以祈求房屋顺利建成,家人平安幸福。木华瑾即是主家又是工匠,当仁不让地接过发锤,她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挥动锤子,敲响了柱子。
“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我今日立柱,是大吉大昌。不早也不迟,正是主家立柱时。万丈高楼平地起,正逢紫薇高照日。我宝锤一响,是老少安康。宝锤二响,是大吉大昌。宝锤三响,主家富贵万年长。各位贵人齐出力,是历经万年富贵长。来哦~高升起来!”
她高声喊道,声音清澈而响亮,在山间回荡。下面的工人们纷纷响应,欢呼声此起彼伏。
伴随着发锤的落下,建房工作进入了下一个新的阶段。木华瑾满脸笑容,眼中闪烁着自豪和期待。她知道,这座房子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居所,更是她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的寄托。
有些地方的建房主梁木是需要现砍现加工,有些则是早些年就砍回来准备好的,此外砍梁木时也是有福誓的——又称敬山神。不信你听:
“此梁啊你生在何处啊?你长在何方?是生在昆仑山上是长在旷野山上。是何人赐你生是何人赐你长?日月之光赐你生是露水茫茫赐你长。是枝上结起二龙抢宝,叶上结起双飞朝阳。更看五湖四海是盛放万里豪光,是三千美女赛花戴,是八百教我绣鸳鸯,是王母娘娘开花顶,是文武百官做文章,是鲁班打马云中过,是见得此木长得头天长,是张郎过路也不敢砍,是李郎过路也不敢量,是鲁班弟子神通大,是砍你下来做大梁。福誓一批,百事大吉。”
这福誓充满了对大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梁木生长的环境和其珍贵性,并强调了鲁班弟子的神通广大,以及将其砍伐下来作为栋梁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福誓仪式,人们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和祝福,确保房屋的安全和稳定。这种传统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重视,也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价值观念。
沐华瑾家是有备好的主梁木的,在大力丸的加持下,将主梁木搬运到合适的位置。上梁在每家每户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这天主家会邀请一些亲近的人一起庆贺。
大梁上面要包梁布里面放正月和腊月的黄历,布是用银豪钉在上面的,坠梁布的是两枚铜钱。上梁时的还要绳子要套活扣,不能系死结,树梢那头得先上。
“喜日天睛来上梁,东家修下好华堂。华堂修在龙口上,眉飞色舞喜气洋。上一步一品当朝,上两步龙凤呈祥。上三步三元及第,上四步四季平安。上五步五谷丰登,上六步六时安康。七步七星高照,上八步八方进宝。上九步天长地久,上十步十全十美。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天官赐福福寿绵长。步步登高鸣炮上梁。”
最后再挂上一块鲁班镇宅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