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浮想联翩
5月15日!!
《大公报》和《新晚报》以及《明报》,同时刊登香江大学数学系权威专家方教授的一篇文章。
内容是魔方的几何学对孩童智力开发的帮助,以及智力开发后对孩童正面的影响,并冠以魔方“益智类玩具”的名头。
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引发热议。
不管魔方能否开发孩童的智力,但凡有一丝可能性都值得购买,毕竟才5港币不是吗?
各路专家、学者、教授,纷纷登上电视台做讲座,针对魔方如何开发孩童几何思维与空间结构高谈阔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讲座节目收视率竟然出奇的高,可见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多么注重。
与此同时!!
在无线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即便每条广告费高达1000港币15秒,魔方依然在两个小时内插播两条广告之多。
仅是三天,魔方便售出1万个,按照单个出厂价45港币一举赚取45万港币,泰山工业在香江瞬间名声大噪。
泰山工业闹出的阵仗这么大,自然吸引到不少人的注意,一看便知其中利润惊人,算了笔账后也就没了兴趣。
1万个魔方虽然成本仅有1000港币,广告费却有20万港币之巨,整体来说还是严重亏损的,钱都被传媒公司赚走了。
然而,陈青峰却是毫不在意。
魔方在最鼎盛的时期,能够覆盖全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尽管其中超过四分之三不是消费者,这个庞大的数字也极为骇人。
香江如今的人口已经达到420万,覆盖五分之一就是84万人,哪怕其中仅有四分之三是借亲朋好友的魔方来玩,也能消费21万个魔方。
21万个魔方,就是84万港币的市场容量,怎么算都不会亏的。
所以当无线电视台宣布,联手泰山工业举办“魔方大赛”,胜者将会得到100万港币的奖金,大多数人都以为老板疯了。
只有少数人知晓,陈青峰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主打香江市场实际是在辐射整个东南亚地区。
香江作为亚洲经济的先驱,影响力可以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引领着东南亚地区的潮流和文化发展。
而东南亚人口数量从49年的15亿,已然激增到如今的3亿人口之巨。
虽然东南亚地区较为贫困,尤其南越和寮国刚刚停战,哪儿有什么心思买益智类玩具?
但重视教育的新嘉坡,尤其是内卷同样严重的弯弯,加一起却有着近3000万人口。
按照陈青峰“五分之一又四分之一”的覆盖论,就是可以容纳150万个魔方,600万港币的庞大市场。
当然,其他人却没有陈青峰这样“乐观”,认为玩具终究是玩具哪怕冠以益智类的名头也是一样,东南亚最多仅有50万个容量的市场。
50万个魔方,就是200万港币,除去20万的广告费和100万的大赛奖金仍有得赚。
况且,泰山工业拥有的是国际专利,不仅限于香江和东南亚地区,欧美甚至非洲与拉丁美洲同样是庞大的市场。
若是这些地区,仍以这样的方式扩张,彻底将“益智类玩具”的概念植入,毫无疑问这头“现金奶牛”算是彻底成型。
而银行最喜欢这种优质资产!!
泰山工业的实际资产仅有110万港币,其中95万港币都是工业地皮的价值,还背负着45万港币的高息贷款。
然而,银行给泰山工业的估值却达到1000万港币之巨,显然对魔方的未来充满信心。
…………………
华人行大厦,远东交易所。
李兆福言不由衷的祝贺道:“想不到陈生这么厉害,短短几个月金融实业双开花,这么快就能站稳脚跟!”
金融赚得再多也是浮财,今天能赚得盆满钵满,明天就可能亏得一分钱都剩不下,哪怕不继续投资留在手里,也是坐等钱被货币稀释。
就如同西楚霸王项羽,看似实力雄厚却无再生之力,一战被击溃就再难翻身。
然而实业却是不同,只要一个产品成为现金奶牛,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跟随物价起伏始终都能有收入。
就如同流氓皇帝刘邦,即便一败再败也能卷土重来,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股市收割一笔,只能算是运气使然,一步踏错就有可能回到原点。
而拥有了魔方的泰山工业,陈青峰才算真正站稳脚跟,在香江也有了一席之地。
“承蒙厚爱,都是运气!”
陈青峰不愿提及这个话题,话锋一转道:“各大银行给予泰山工业的估值是1000万港币,能否继续走东亚银行的渠道办理抵押贷款,兑换成200万美元打入花旗银行的账户?”
继续兑换成美元?
这家伙通过金融盈利的2750万港币,其中2500万港币兑换成500万美元,流入花旗银行账户,至今下落不明。
留下200万港币,其中100万港币收购更名为泰山工业,仅仅不到两个月价值翻了十倍的同时,竟然还想继续兑换成美元?
李兆福联想到一种可能,言语试探道:“听说那个草根股神也在买和记的股票,你们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哈哈…”
陈青峰瞬间瞳孔一缩,敷衍道:“哪里,哪里!这笔钱是另作他用,跟和记无关。”
“老弟你这就不厚道了,再怎么说起家的时候李家也帮过你,赚钱的生意可不能便宜那些老外…”李兆福进一步试探道。
百般解释,李兆福都认定陈青峰是在作局,通过外资账户添加杠杆配资抄底和记。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陈青峰通过李佩才家族接触容家,即便容庆河签署了保密协议,并通过容庆河在报纸上打广告,也会留有痕迹供他人联想。
而事实上!!
陈青峰接触容家,确实是为得和记,但却不是李兆福认为的抄底,更不是现在。
然而,对视上李兆福那双隐藏着贪婪的眼睛,陈青峰也只是笑了笑道:“资金兑换成美元是另作他用,具体情况就不方便透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