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 > 第190章 女真问题会困死大明

第190章 女真问题会困死大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建州女真的崛起实际上就是因为明朝国力下降了,明朝国力在消退。

    1435年,朱瞻基下令撤销奴儿干都司,理论上放弃了对辽东铁岭、开原一带以北的广大区域的管理。

    而事实上在更早的时候,明朝对于东北的广大区域的管理就微乎其微。

    自1403年朱棣设置奴儿干都司后,宦官亦失哈曾九次北上巡边。

    并两度修建永宁寺,在黑龙江下游树碑立传,宣示明朝的主权。

    但是,明朝从来没有向东北地区派遣一兵一卒,这里的400多个卫所,是当地的部落酋长撑起来的。

    在明朝国力强盛时,他们自然愿意称臣纳贡,但是在明朝国力衰退时,他们就没理由继续愚忠了。

    1435年奴儿干都司的撤销,事实上是对明朝放弃奴儿干都司情况的确认。

    而放弃奴儿干都司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国力的衰退,无法再对这些地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

    但朱瞻基时期还好,毕竟朱瞻基跟随朱棣数次出征过草原。

    尽管女真人已经基本相信大明国力下降了,但谁也不敢贸然出头。

    朱祁镇事情,期间几年的边关也是相对安稳的,没有大的进犯情况。

    女真人也在猥琐发育,等待时机。

    到了后期,才出现瓦剌大肆南劫掠屠戮边关的情况。

    到了正统十四年,更是兵分三路进攻大明,在土木堡击溃大明数十万大军,活捉朱祁镇。

    这让女真确认大明真的不行了。

    女真人在景泰元年进犯辽东,却被痛打。

    不得已,女真人首领李满柱和董山等人入京谢罪。

    这时候,女真人发现,大明虽然实力下降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如今的大明,他们依旧招惹不起。

    大明国力的下降也与国策有极大的关系。

    明朝建立后,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导致农业成为帝国基石,不能耕种的土地自然不入明朝法眼。

    也就是,明朝前期,对东北这一带的是不重视的。

    而恰好明朝建立后遇到了小冰期,气候逐渐转冷。

    长城以北的卫所入不敷出,被迫纷纷内迁。

    而辽东地区也因为气候的转冷而不得不退守铁岭、开原一带。

    因为再往北气候寒冷粮食无法自给,注定了明朝难以向北开拓。

    也就是粮食也是大明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方因为气候问题,无法产太多粮食,就要靠南方来支援。

    这也是朱祁钰要开发海南及想要拿下南洋诸国的原因。

    有了粮食,大明不仅可以止住国力下降的趋势,还可以让大明变得更加强大。

    而明朝的卫所制度也随着明朝的腐败而名存实亡,这使得明朝边境逐渐废弛。

    所有这一切的转变,女真逐渐壮大的根本原因。

    在女真壮大的过程中,明朝在前期还能进行一系列类似于金国对蒙古的减丁政策那样的军事讨伐行动。

    其中最着名的当属成化犁廷。

    但是,随着明朝的继续衰落。

    到万历时期,卫所制彻底崩坏,明朝不得不采取募兵制,这极易导致将领拥兵自重。

    李成梁就是典型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后金能不能崛起,不是取决于紫禁城内的皇帝,而是取决于大权在握的李成梁。

    所以,卫所制也是要改革的。

    大明今后当实行募兵制,不再保留军户。

    而且,对于武将,也要经常调动,不能让一大将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

    没有影响到辽东的实力,想要彻底解决辽东问题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种情况下,就是天上掉下机会,明朝也抓不住。

    对于辽东之外的四百多个卫所,朱祁钰觉得应该全部撤销。

    这些地方又不是大明真正的国土,还给他们名义干什么。

    册封的当地部落酋长也应该撤销掉。

    过去是为了拉拢这些人,让东北这片地变成大明的附属。

    可历史证明,这一政策在东北这块地方是行不通。

    最好的办法是消灭这些部落,将东北这块地方彻底变成大明的国土。

    然后迁移百姓来这里开垦耕种,培种耐寒作物。

    按照后世的推算,大明的百姓并不止朝廷登基的这么少。

    大明是有足够的百姓可以迁移的。

    除了国力下降,大明对东北的民族管理也是导致建州女真崛起的一个原因。

    明朝的辽东问题,是中原的农耕文明和长城以北的游牧和渔猎文明的问题。

    本质上就是民族问题。

    在辽东的东北方,是女真,而在西北方,则是蒙古。

    所以这不是两个民族的事,而是起码三个民族的事。

    如果加上南边的朝鲜,这就是一桌麻将。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有的放矢的外交政策特别重要。

    历史证明,这桌麻将,明朝一直都没有打好。

    明朝没有意识到蒙古的重要性。

    朱祁钰最初的想法是将漠南蒙古全部纳入大明版图,像后世那样治理。

    但后来想了一下,那样并不现实,社会发展还达不到那样的条件。

    朱祁钰现在要的只是消灭漠南蒙古的有生力量,让漠南蒙古草原安静一段时间。

    也先率领瓦剌统一了漠南草原,将鞑靼赶到了漠北。

    朱祁钰暂时不打算对鞑靼动手,先解决东北的女真才是要紧事。

    大不了到时候再修一道边墙。

    1571年,明朝和鞑靼俺答汗部休战,至此明蒙战争落下序幕,明朝也终于实现了和蒙古的和平。

    天启年间,孙承宗经略辽东。

    他上任后,否定了前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的三方布阵构想以及王在晋的依托山海关固守的构想。

    而是斥巨资打造关锦防线,将贫弱的明朝拖入财政崩溃的深渊。

    在孙承宗抵抗后金的过程中。

    明朝不仅无力对抗后金的入侵,还恶化了与蒙古各部的联系,这使得后金逐渐征服了漠南蒙古。

    到1636年,后金征服漠南蒙古,对明朝正北方向形成强大压制,明朝彻底失去最后的希望。

    一直以来,后金以骑兵为主的八旗,具备了强悍的战斗力和极强的机动性。

    在面对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基本是虐杀。

    在明朝无法和后金野战的情况下,后金强者可以南下,甚至绕道蒙古高原南下。

    弱者可以不断北遁,明朝无法穷追到底。

    当然,女真人并不是让明朝灭亡的全部原因。

    内部的腐败,导致民不聊生,百姓不断造反起义。

    再加上军队的战力不行,朝廷官员不肯出力,导致农民起义军不断推进。

    最终北京城被攻破,朱由检不得不吊死在梅山。

    女真人只不过捡了漏,最终抢了大明的江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