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罗家最听话的那条狗
天奉的天气渐渐回暖,而云今岁依旧裹得严实。
看着臃肿的自己叹了口气。
明明之前这么臃肿的还是桑承桉,现在变成自己了。
桑承桉扶正云今岁头上有些歪的发冠又给她整理了一下衣服:“想什么呢,愁眉苦脸的。”
“想师父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你师父这么厉害,要相信她。”
“你说的对。”
云今岁调整好表情,继续批着奏折。
拿出一本打开一看,眉毛不自觉的挑了起来。
“怎么了?”桑承桉很少看到云今岁批奏折时会有这个表情。
“辽州的折子。辽端王想要进京,美其名曰说要参加登基大典恭贺新帝登基。”
“怕是来者不善了。”这话桑承桉听着都觉得假,“而且这个时候出发也赶不上登基大典了吧。”
“来了也好,躲在暗处也抓不到他的尾巴。”云今岁倒是不怕他,“一个老秃驴就够对付他了。”
“也就你这么使唤他,他也没有意见了。”
“谁让他有事瞒着我!”
钱公公突然跑进来:“陛下,太上皇宫里来报,说是突然晕倒了。”
云今岁起身前往,云钺宫里跪满了一地的人。
就连罗翠荷也来了。
罗翠荷看到云今岁连忙喊道:“你快来给你父皇看看!他这是怎么了。”
云今岁把了把脉,看向了跪在地上的万太嫔(万采女留宫晋升的位份)。
“他吃了什么?”
万太嫔看了眼罗翠荷,低下了头。
云今岁看着罗翠荷:“你给他吃了什么?”
“本宫是他母亲,又不会害他!”
云今岁翻了个白眼怒吼道:“朕问你吃了什么!”
万太嫔吓得一哆嗦,连忙说道:“今日太皇太后有送来一碗补品,非逼着太上皇喝下。”
“碗拿来!”
反应快的丫鬟连忙起身端了过来:“陛下请过目。”
云今岁闻了闻,便已知晓。
命兰苕拿来自己的针包,一盏茶的功夫,云钺悠悠醒来。
“这是怎么了?”云钺还有些迷糊。
云今岁又扎了一针,让云钺清醒过来。
“你的母亲给你带来了一碗毒药,原本你还能活上几个月,现在的你最多还能活三天。”
“你胡说!”罗翠荷起身反驳,“本宫才不会害钺儿!”
一旁的嬷嬷赶紧求情:“陛下明鉴,这方子是罗家家主给的,太皇太后并不知情啊!”
云钺自嘲的开口:“这么多年了你还是罗家最听话的那条狗啊。”
“不可能,本宫的大哥不会骗本宫的!他说这个方子是可以治好钺儿的!”罗翠荷并不相信云今岁的话,“本宫看你就是个庸医!肯定是你钺儿才变成这样的!”
“今岁。”云钺失望的看着罗翠荷,“罗家除掉吧,不必看在我的面子上留着了。”
“你想啥呢,朕明明是看在肃王的面子上。”
云钺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大哥手里应该有罗家的证据,你记得去找他要。”
“不可以!云钺,罗家也是你的家人!”
“我可不信罗。”
云今岁懒得听罗翠荷发疯,命人将其囚禁在自己宫殿中。
然后通知云蕴,让他带着人去拿下罗家。
得到消息的云蕴也没有说什么,拿上证据带上人就去罗府抓人。
朝中本就服云蕴的人多,他亲自动手不仅没人给他找麻烦,还有人主动给他送消息帮忙,仅仅两天便全部处理好了罗家的事情。
给云今岁羡慕的,大骂那群没有眼光的势利眼。
云钺撑到听完罗家的宣判结果后才咽气。
虽然不喜欢,但云今岁还是给他安排了葬礼,并以葬礼为由推迟了登基大典。
这一推迟,辽端王竟然就能赶上登基大典了呢。
“所以给罗家药方的是辽端王?”桑承桉听完云今岁的分析问道。
“九成九吧。”
“他倒是不怕暴露自己吧。”
“两种可能吧,要不就是完全不把我当回事,要不就是知道我们没有证据故意透露出来膈应我们的。”云今岁擦了擦手上的墨迹。
“看来辽端王对自己还是有点信心的。”
“埋伏隐忍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被人抓到马脚,自然是信心满满。”
云今岁猜到的事情,云蕴自然也猜到了。
于是他吩咐下去:“让我们的人,去辽州给我这位好大哥添添乱,正好他也不在辽州。”
原定的女子考试时间如约而至,在各大府州县都为之忙碌。
各家各户但凡有点子学问的女子无论年龄几许无论是否婚嫁都报名了。
这可是一次翻身的机会,只要抓住了没准自己也能是下一个方千钰!
很多女子信心满满的进入考场,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
果然比起寒窗苦读十几年的男子,自己这点墨水确实不够用啊。
云今岁对这次考核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在读书这方面女子本就落后于男子太多太多了。
只能寄希望于书香门第或是官宦世家的女子能成功几人吧。
但结果却出乎云今岁的预料。
全国拿到参加春试名额的女子竟然超过了百人。
为了让这些男官员男学子们心服口服这次云今岁还特意交代了题目要历年来最难。
考试结束考题公布的时候大部分男子还都在感慨还好不是自己考试时的题目,并放出豪言说:
这种难度的题目没有几个女人能答出来。
结果名单出来吓坏了这群信心满满的男人,这才意识到自己犹如井底之蛙一样可笑。
一时之间,天奉国举国上下读书氛围极其浓厚。
王浩雄见状立刻加速推动女子书院的落成,让全国各地的女子们都能尽快入学。
一些民办的私塾看准时机抢先一步开始广招女学子。虽然穷人家的女儿上不起私塾,但有钱人家的女儿上得起啊!
一些当地富户立马把家中女儿送了进去,今年是来不及,明年还能再试一试!
只不过不服的男子依旧不服,眼见学识无法拿出来做名堂,便拿着女子的职业来大做文章。
江南考区考上的女子里,有来自烟花之地的女子。
虽是良妓,但也是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