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底线和原则
“你们宋人所提出的条件,我们大金无法接受,先前我们提出的条件就是我们的最后底线,除此以外一步不退!”
“我们的底线也是我刚才所说的,我们同样一步不退!”
粘罕和赵榛两个人杠上了,谁都表示坚决不会退步。
营帐中原本就不怎么轻松的气氛更加紧张了,议和使团很怕,被逼急了的粘罕会狗急跳墙。
粘罕也确实有跳墙的打算,不过他并没准备把使团都杀了然后和宋国打一仗。
他想的是,弄死强硬的赵榛!
粘罕认为,宋国使团迟迟不肯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就是这个赵榛在作怪。
只要杀了他,使团必定会屈服。
而且赵榛一死,金国还能用他的人头试探宋国的反应。
宋国如果对此暴跳如雷,甚至不惜一战,这就表明大宋仍有余力,今后大金就要调整对宋国的国策。
但如果宋国对赵榛之死屁也不放一个,那么大金只需要休整几个月就能卷土重来,一鼓作气荡平宋朝!
想到此,粘罕面露杀意。
他偷偷的给身旁的副将哈金森使了一个眼色,这个小动作被金兀术尽收眼底。
就在哈金森暗暗把手放到腰间,准备拔刀的时候,金兀术忽然站了起来:“元帅,我提议今天的和谈先到此,我们双方都休息休息,等下午再谈,如何?”
粘罕刚想说话,斡里衍也跟着说道:“元帅,四太子说的对,我们都累了,还是先歇歇,等到下午再谈。”
见此,粘罕只能十分不满的摆了摆手:“好吧!那就先让宋人回去休息休息,我们下午再谈。”
“你们这群宋人听好了!”粘罕看着宋国使团,杀气腾腾的说道:“你们最好还是回去商量一下,到底要不要接受我们的条件,这是本元帅给你们的最后机会了,好了,滚吧!”
议和使团刚刚出了粘罕的营帐,金兀术就追了出来:“我送各位先生回去休息!”
“多谢四太子了!”赵构拱手称谢。
不久后,议和使团回到了营地,金兀术告辞离开,赵榛主动起身要去送他。
来到营帐外面,赵榛跟金兀术并肩而行,两人走了一段距离后,赵榛看左右都无人注意他们,拱手道:“多谢四太子救命之恩!”
“没什么!”金兀术淡淡的说道:“杀了你们,谈判就进行不下去了,我是为了和谈大局才救你们的。”
“我说的不是这个!”赵榛微笑着看着金兀术,说道:“刚才,你突然站出来中断和谈,是为了救我吧。”
金兀术笑了一笑,没有说话。
“四太子的这份情,赵榛没齿不忘。”
赵榛再一次拱手称谢。
“不用谢!”金兀术示意赵榛放下手,恰好这时候一队巡逻的士兵路过,两人都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等到巡逻的士兵走远以后,金兀术看着赵榛,压低声音说道:“十八王爷,凭借你的胆识,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赵榛并不知道金兀术这番话的意思,疑惑道:“四太子有话但讲无妨。”
金兀术犹豫了一下,说道:“今天我帮了你,我希望以后,王爷在我有难的时候,也能伸手拉我一把。”
说完,不等赵榛回复,金兀术转身离开,似乎是不想被人发现他们两个有什么接触。
这位金国的四太子,奇怪得很呐。
他为什么要跟自己说这番奇怪的话呢?
虽说两人都是皇帝的儿子,但金兀术可是深受金主重用,反观自己属于闲散王爷。
自己有什么能帮得上他呢?
难道说,这位四太子有什么图谋不成?
回到营帐中,赵构正和使团里几个官员开会。
见赵榛进来,所有人立即停止讨论,齐刷刷的看向他。
“十八弟,你回来了?”
赵构盘腿坐在地上,看着进门的赵榛,语气不善。
“九哥,你这是怎么了?”
赵榛坐到赵构身旁,疑惑发生了什么事。
赵构看着赵榛,质问道:“刚才,你和那位四太子说了什么?”
“我们没聊什么!”赵榛当然不会把他们刚才那番话说出来。
就他们两个刚才那番话,要是讲出来,两人都会落一个通敌的嫌疑。
多事之秋,还是不要落人口舌为好。
“你们没聊什么?”
赵构面色凝重,盯着赵榛说道:“九哥看你跟那个四太子,你们走的很近啊。”
“没有的事。”赵榛摇了摇头,说道:“我跟金国四太子能有什么交情?就金人那群鼻孔朝天的家伙,怎么会和我这么一个闲散王爷有交情呢?”
金人的傲气,这两天宋国的代表使团每个人都深有体会。
对赵榛的话,赵构还是相信的。
“总之,你以后要跟那个四太子保持点距离,懂了吗?”
赵构语气严厉的叮嘱,这口气完全就是哥哥在关心弟弟。
“知道了!”赵榛点了点头。
“十八弟,你觉得我们提出的条件,金人能答应吗?”
赵构问出了一个议和使团的众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赵榛沉吟道:“答应是肯定会答应的,但不会全部答应,估计他们只会答应一部分。”
“哦?”赵构眉头一蹙,问道:“这话怎么说?”
“谈判这种东西,就是双方讨价还价,一方提出的价格不满意,另一方还要去修正,如果一点价都不杀就接受,久而久之,就会在谈判时完全丧失话语权。”
谈判就是这个样子,一方提出价格另一方去杀价,也就大宋,经常干出人家提一个离谱条件,自己就急忙接受的。
结果就是闹到现在,大宋周边的小国都不把大宋放眼里。
哪怕隔壁的大白高国(西夏),也会时常逼迫大宋签订几个不平等条约。
20几年前,徽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大宋基本上是压着西夏打,可以说只要大宋再使把力,完全有可能灭掉西夏。
结果,宋军在吃了一个小败仗以后,徽宗就急忙提和,面对西夏的狮子大开口,北宋居然答应了,白白丧失了哲宗以来对西夏取得的战争优势。
“二位王爷,容臣说句实话。”
李棁站起身,鬼鬼祟祟的看了一眼门外,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其实,金人今天提出的条件,我们拿回去,陛下很大概率会答应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冒险和金人讨价还价了。”
金人今天提出的条件,赵桓会答应吗?
答案是肯定的,患上了恐金症的赵桓,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金国退兵。
只要金国愿意退兵,估计就算按照原来的条件,赵桓也会接受。
赵榛知道赵桓的德行,因此才要坚持据理力争。
因为如果他不争,无论金人提出什么条件,赵桓都会一口答应。
赵桓的软弱,将会完全暴露大宋的虚实。
大宋就好比一只纸老虎,虽然内部已经腐朽不堪,但光凭外面这副架子还是很唬人的。
可如果大宋面对金人是缺乏底气,那么大宋这只纸老虎的虚实,将会被金人看得清清楚楚。
历史上女真就是在第一次汴梁之战后洞穿了大宋的虚实,一举灭掉了腐朽的北宋。
“李大人,不管怎么说,我们是议和使团,我们要做的就是据理力争,其余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赵构言语中带着许多无奈。
这大宋,摊上赵桓这种不世明君,真不知道还能撑几天。
而同一时刻,粘罕的营帐中。
关于要不要答应宋人所提出的议和条件,金军各将领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
“我们坚决不能接受宋军的议和条件,如果他们用这种条件,那就只有打了。”
“打?说的轻巧,拿什么打?我们眼下是人困马乏,汴京城墙高大,我们拿什么去打?”
“呦呵,听你的意思是要答应宋人的条件了?你这个软弱的懦夫!”
“你是个没有头脑的莽夫,这种时候和宋人打仗,我们什么也不会得到,倒不如从他们嘴里敲块肉出来吃,能敲一块是一块!”
“不要再说了,你就是个懦夫,卖国贼!”
“你坚持要打,不顾弟兄们的死活,你才是卖国贼!”
坐在帅位上的粘罕,看着吵成一团的手下,忍不住拍了拍桌子:“好了,安静点,你们一个两个的吵得要死!”
众人像是没有听到一样,继续争吵。
粘罕怒了,宋人的使团都够让他生气的,现在居然连手下都不听招呼了。
“都给老子闭嘴!”粘罕不知道从哪抽出了一把刀,然后用刀背狠狠的在桌上拍了两下。
刀背敲击桌子发出的响声,终于让营帐里的众将领安静下来。
待众人安静下来以后,粘罕把目光看向了金兀术,说道:“四太子,你平时的鬼点子最多,你觉得我们要不要答应宋人的条件?”
“我觉得要答应!”
金兀术话音一落,营帐中立马就炸锅了,谁也想不到,平时最喜欢打仗的四太子,居然会主张答应接受宋人的条件。
粘罕也是一脸不可思议:“四太子,我没有听错吧?”
金兀术笑了一笑:“元帅的耳朵非常好。”
“好吧!”粘罕把身子靠到了椅背上,望着金兀术,道:“说一说你的想法。”
“是!”金兀术顿了一顿,然后看着众人说道:“依照目前我们的情况来看,确实已经没有力量再打下去了。我们的粮草很匮乏,最多还能坚持一个月。”
“我们可以杀马取肉!”
马上就有将领提出反对意见。
“我们有多少马可杀?”金兀术瞪了那人一眼,又看向粘罕,说道:“何况,战马都杀光了?我们拿什么和宋人打?马儿对我们女真人,比生命还要珍贵,我们决不能以马为食。”
“没有马,我们不是还有两脚羊吗?”
一个将领,声音阴冷的说道。
他们口中的两脚羊,也就是宋人。
金军攻略北宋时经常出现粮草不足的情况,为了补充粮草,金人只能够选择抢掠。
但抢不到粮食的时候,就只能吃人肉了。
金国建国,也不过短短十年,大部分金人都还比较原始,茹毛饮血者不在少数,吃人对他们来说并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人肉在金人眼中,和牛羊肉区别并不大。
不过,也不是所有金人都能接受吃人肉。
比如金兀术,作为太祖皇帝的儿子,他麾下的军队,一直都有着比较充足的补给。
所以他的部队基本没怎么吃过人肉,他本人对此也是较为反感的。
听到部下说两脚羊,这位四太子居然感到一阵恶心。
不过他也不能当众指责那名将领,毕竟在座的很多都吃过人肉。
“就算有粮食,我们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宋国的城墙,仅仅是外墙就有50里长,想要攻下并不容易。
何况根据我们得到的最新情报,宋国还有30万守军,城内还有数百万百姓,粮草能坚持一年,请问我军目前的状况能和宋人消耗一年吗?”
金兀术话音已落,所有将领都不吭声了。
他们的情况,这些将军们心里都是有数的。
金军从去年开始,一路拔关夺寨,早就已经非常疲惫,很多士兵思乡亲切,早不想打了。
如果他们不顾死活的带领士卒去死磕宋人重兵防守的汴京,搞不好会翻车。
要不是确实打不下去了,金人才不会主动和北宋议和呢。
“四太子。”粘罕懊恼的说道:“难不成我们就只能答应宋人提出的条件?”
金兀术摇摇头:“不能就这样答应。”
“为什么?”
“宋人坚决不答应我们的条件,元帅知道为什么吗?”
粘罕急了:“有话你就直说,老卖什么关子?”
“你看你又急!”
说这话的是斡里衍。
金营里,敢如此和粘罕说话的也只有他了。
而斡里衍敢如此,也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
斡里衍还有一个名字,叫完颜娄室,他曾经生擒过耶律大石,活捉过大辽的天祚皇帝。
从金国开国以来,完颜娄室一直东征西讨,几乎打满了全场。
要不是因为他年事已高(他今年已经47岁了)身体不好,左路军元帅,根本轮不到粘罕。
这里多说一句,左路军的元帅前期实际上并不是粘罕,粘罕在战争初期只是副元帅,本来的元帅就是完颜娄室。
因为战役中期,完颜娄室旧疾发作无法指挥作战,左路军元帅这个职位才由粘罕接任。
完颜娄室在左路军的威望极高,远超粘罕,所以被这位老元帅调侃,粘罕不但不敢还嘴,还要笑眯眯的听着。